姚振國
原本取道寧波,然后乘海輪去普陀山,可到紹興時,臺風(fēng)沙美即已從菲律賓啟程,先于我們抵達浙江,于是只得臨時改道,在寧波乘中巴去溪口,看一看老蔣的故居。不想到了溪口,卻被熱情的導(dǎo)游小姐和一擁而上的出租車司機包圍了。“雪竇山去吧?”“蔣介石的別墅,妙高臺,去不去?”“蔣母墓,蔣母墓!”就這樣鬼使神差,被拉上了雪竇山。
一路上導(dǎo)游說雪竇山多幽谷飛瀑、峰巒秀潤之景,又說地理學(xué)家張其昀亦盛贊其“兼有天臺山雄偉,雁蕩山奇秀,天日山蒼潤”,素有“四明第一山”之稱,同時極力推薦雪竇寺是雪竇山的精華所在,于是一下車我們就走向雪竇寺。盡管臺風(fēng)正猛,天空云如走馬,當我們步入寺門,卻仍然感受到佛國的靜謐和肅穆。一只當門而立的巨大香爐,冥冥之中給人以圣地在即的感覺,尤其香爐上宋真宗趙恒所賜的“雪竇資圣禪寺”六個大字,更顯雪竇寺歷史的悠久。事實上早在南宋之時,雪竇寺確已名聞天下,成為“天下禪宗十剎”之一了。
雪竇寺創(chuàng)建于晉代。創(chuàng)建者是幾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尼姑。后數(shù)次歷經(jīng)興廢,或毀于戰(zhàn)亂,或頹于僧風(fēng),最徹底的是泯于文革,1988年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建議把雪竇寺建成別具一格的彌勒道場。因為彌勒佛的原型布袋和尚就出生于奉化。1990年,彌勒佛殿如期建成,一時間信徒云集。香客甚眾,尤其那幅“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對聯(lián),更是傾倒了八方旅人。雪竇寺能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的四大名寺齊名,也許正是出于這種佛緣。面對坦胸露乳、笑容可掬的彌勒,我們的靈魂似乎得到超度,于是雙手合十,一表對彌勒的虔敬,二求神佛的護佑。
沿大殿邊道向后,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兩棵高大蕆蕤的楠木,盡管枝柯被狂風(fēng)吹得辣辣作響,但仍不失其剛勁挺拔之態(tài)。這里是30年代中國旅行社的舊址。西安事變后,張學(xué)良將軍就被幽禁在這里。那時蔣介石對張學(xué)良的活動作出規(guī)定:東不出鎮(zhèn)???,西不過曹娥江,到溪口有人跟蹤,去外地出動憲兵。試想,一位橫刀勒馬,馳騁疆場,叱咤風(fēng)云的大將軍,被禁閉在這方寸之地,真如籠中之鳥了。為了排遣心頭郁悶,寄托壯志情懷,將軍在此種植紫玉蘭、法國梧桐的同時,栽下四株楠木。歷經(jīng)風(fēng)雨滄桑,最終兩棵存活,當?shù)厝斯Ь吹胤Q其為“將軍楠”。見樹如見人。張學(xué)良將軍當年那種氣宇軒昂、大義凜然的神態(tài)仿佛就在眼前。
渡風(fēng)渡雨,告別雪竇寺,沿著路標,拾級而上,便到得妙高臺。妙高臺,因峰頂有坪如臺,故稱妙高臺。妙高臺前面是懸崖峭壁,三面凌空,下臨深淵。登雪竇絕頂俯視,只見平臺不見峰。從山下仰望,只見山峰不見臺。確是雪竇山勝景中的一絕。據(jù)說,蔣氏8歲就“始上雪竇山見妙高峰愛之”,得勢之后,便于此大興土木,建成別墅?,F(xiàn)今的建筑即為當時的模樣。解放戰(zhàn)爭的最后兩年,蔣介石就在此指揮他的軍隊,可以想象,當時的妙高臺充溢著何等緊張的氣氛。我們很坦然地走了進去。里面的陳設(shè)如舊,也很簡單,畢竟不是什么古跡,激不起人們多少感觸和興趣,只是在心底發(fā)問,幾十年的硝煙戰(zhàn)火,何以這兒的風(fēng)景依舊?我們登上妙高臺時,臺風(fēng)剛過,到處依舊一片潮濕,游人極少,很有些冷落,只有幾位臺灣同胞站在臺上遠眺,眉宇間凝聚著一種迷茫的神情。而我們則抱著覽勝的心理,站在臺上向下俯瞰,渺遠處,依稀可見剡溪蜿蜒如帶,田疇美如云靄。
沿著曲徑從妙高臺向下行走四五百米,只見一掛瀑布自高崖飛瀉而下。崖壁上三個巨大的紅字告訴我們,這里就是“千丈巖”。雖說有些夸張,但也有186米的落差。我們站在瀑布的頂端向下探著,仿佛站立在摩天大樓的邊緣,真有點目眩。峽谷底部的森林,猶如一溜草地,一兩只鷹緊貼著那森林的樹梢,平穩(wěn)地飛行,像是從高山放下去的黑紙風(fēng)箏。由于臺風(fēng)挾持暴雨匯流,這瀑布飛流直下,凌空怒瀉,至半山腰與一突出巨石相撞,被折成兩截。上截如玉龍騰空,下截如珠簾垂地,景象各異,蔚為壯觀,為整個雪竇山增添了浩然正氣。
這雪竇山,還有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叫商量岡。傳說從前有三位仙人,相會岡上,商量尋找建造寺宇處所,結(jié)果三仙人在東、西、北三個方位均找到理想寺址。且分別建成雪竇寺、杖錫寺、顴頂寺,于是后人稱此處為商量岡。大凡靈山秀水都有一個美麗的稱謂,且賦有一段精彩的典故,讓你沉醉,讓你遐想,讓你追索。游覽者也從不懷疑這些仙人指路式的編撰,只要能意會,能給予賞心悅目就行。商量岡也確有仙人再現(xiàn)的天象。據(jù)說岡形狀如奶子的山頂上,常年云霧繚繞,陣風(fēng)過處云海滾滾,涌向山谷,適逢天氣晴朗,佇立山巔,則可望到都市建筑群,猶如海市蜃樓映現(xiàn)在遙遠的茫茫天海。盡管我們到時臺風(fēng)剛過,但商量岡風(fēng)景依舊,游人們愉快地在此照相留影。在草坪上溜達,在濃陰下蕩秋千,悠然品嘗著仙人在此的超脫意境。
游雪竇山,應(yīng)感謝那位熱情的導(dǎo)游小姐和一擁而上的出租車司機,更感謝臺風(fēng)沙美,把我送到了溪口。因為到得雪竇山,倒也沒有被拐騙的感覺,這里風(fēng)景絕佳,名勝甚多,既體驗到這兒人文景觀中滲透著的禪味,又在這浙西名山中看到老蔣的另一個側(c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