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衛(wèi)
當劉亞樓準備隨十四兵團南下時,突然接到中央軍委的通知,面見毛澤東主席。于是,剛被任命為十四兵團司令的劉亞樓,奉命組建空軍
1949年8月9日,一輛滿載四野十四兵團指揮機關的軍列行駛在京漢鐵路上。
旅途漫長,破舊的列車一路咣當咣當?shù)仡嶔ぶ?但干部和戰(zhàn)士們卻毫無倦色,興奮異常。因為,他們要當空軍了!
根據(jù)軍委電令,以十四兵團指揮機構和直屬部隊為基礎,成立空軍司令部。在兵團參謀處長何廷一的率領下,2515人由兵團駐地漢口一路北上。
一路上,大家三句話不離“空軍”,互相打聽空軍到底是怎么回事。有那見多識廣的就開始吹牛:空軍就是坐飛機、住高樓、吃大米白面,反正就是享福去了!也有不少人來問何廷一,他坦率地說,自己也不知道。
他更不知道的是,就在此刻,就在他們頭頂?shù)乃{天上,他們的司令員劉亞樓正在赴蘇聯(lián)談判援建中國空軍的路途中。在蘇軍的C-47運輸機上,從沒有坐過飛機的空軍司令吐得翻江倒海。
幾年后,毛澤東一本正經(jīng)地問劉亞樓還暈不暈飛機,他開玩笑地說:“空軍司令暈飛機,海軍司令暈船,這就是本人的干部政策!”
毛澤東親自點將
一個月前的7月11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見劉亞樓,親自點將,要他擔任空軍司令員。
此前在研究組建空軍的會議上,有兩位元帥對這個醞釀中的新兵種很感興趣,都表示愿當空軍司令;林彪給中央發(fā)電,請求讓劉亞樓上前方指揮作戰(zhàn),“如亞樓留中央不來,我們前線指揮甚感困難”;甚至劉亞樓自己也以“學陸軍不懂空軍”為由推辭??但這些都沒有動搖毛澤東的決心。
事后證明,毛澤東的用人眼光的確獨到,劉亞樓確是空軍司令的不二人選。除了看中他集指揮、謀略和行政于一身的全才,毛澤東深知組建空軍離不開蘇聯(lián)“老大哥”幫忙。而劉亞樓曾經(jīng)留學蘇聯(lián)伏龍芝軍事學院,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還在蘇軍干到少校,而且,他還兼任過“東北老航?!钡男iL,和空軍結下了不解之緣。
“東北老航校”1946年成立于吉林通化,原名東北民主聯(lián)軍航空學校,堪稱中國空軍的搖籃。
日本投降前夕,東北空軍部隊云集。由于經(jīng)常遭美國轟炸,日本將不少飛行訓練單位從其國內遷移到中國東北。1945年,日方甚至將陸軍航空士官學校第59期新生約4500人全部調至東北訓練。日本投降時,這些裝備幾乎全部留下了。蘇聯(lián)空軍的裝備比日本先進,飛機型號也不一樣,對這些器材未必全部繳獲運走。中共敏銳地看到這一形勢,立刻從延安調集學過飛行的人員,搶先進入東北,各處搜集航空器材,創(chuàng)立航校。
呂黎平就是從延安被派到“東北老航校”去的。他曾經(jīng)在盛世才舉辦的“新疆航空隊”(該期43名學員是清一色的共產(chǎn)黨員)學過飛行,到“東北老航?!焙髶瘟擞柧毺幪庨L。他因此成為隨劉亞樓赴蘇談判的兩名助手之一。
赴蘇之前,毛澤東再次召見劉亞樓,呂黎平也參加了接見。
7月31日下午4點,劉亞樓一行準時來到中南海。朱德總司令首先接見,勉勵他們要像“老母雞抱蛋”那樣,一窩一窩抱下去,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接著,周恩來副主席交代了去蘇聯(lián)的行程安排。5點半,劉亞樓等人來到毛澤東住處。
毛澤東滿面春風地跟他們一一握手,向秘書交代留飯,然后點燃一支香煙,坐在藤椅上開始漫談。毛談到,過去窮所以沒有向蘇聯(lián)開口,現(xiàn)在請?zhí)K聯(lián)援助我們建立空軍的條件已經(jīng)具備了?!耙驗?有全國性政權,可以做生意,有償還能力?!?/p>
劉亞樓匯報了空軍的建軍方案,指出中央擬請?zhí)K聯(lián)援助的一兩百架飛機數(shù)量太少。理由是,國民黨空軍尚存有200到250架作戰(zhàn)飛機,為了達到1.5:1的數(shù)量優(yōu)勢,我軍需要300到350架作戰(zhàn)飛機。
他們還指出了兩個比例失調。1200名飛行員和500名地勤人員,顯然失當;殲擊機和轟炸機的比例又過小?!懊赖垡致詣e國”,轟炸機占作戰(zhàn)飛機總數(shù)的52%左右,蘇聯(lián)的轟炸機則只占30%多。中國組建空軍,殲擊、轟炸機比列按2:1到3:1比較合適。
毛澤東用很溫和的口氣肯定了他們的方案,并且歸納出兩條建軍方針:第一,以一年為限建立空軍作戰(zhàn)部隊,協(xié)助陸軍渡海作戰(zhàn),解放臺灣。從陸軍選調飛行人員采用速成訓練的方法。第二,要貫徹勤儉建軍、厲行節(jié)約的方針,因為是貸款建空軍,花錢買經(jīng)驗。
劉亞樓不負所托,用流利的俄語跟蘇聯(lián)空軍總司令維爾希寧元帥進行了三輪會談,幾乎完全按照領袖在中南海勾畫的藍圖簽訂了協(xié)議。至于“花錢買經(jīng)驗”究竟要花多少錢,并不在談判之列,協(xié)議中只是約定,按照國際標準價格計算,將來償還。但哪里有國際標準價格呢?只好由蘇聯(lián)單方面定價。1954年接收蘇軍在旅順大連地區(qū)的飛機裝備時,蘇方把機場塔臺的舊桌子都折價了。
一個月變出6所航校的超級魔術
空軍司令部在北京燈市口同福夾道7號辦公。這個地方原是國民黨空軍某大隊的駐地,有兩棟小樓、一排平房。
掌管機關和直屬部隊的參謀處長何廷一,可以說是空軍機關的大總管。對于空軍的家當,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所以,當他聽劉亞樓宣布,要在一個月內創(chuàng)辦6所航校,不禁懷疑自己聽錯了??粗車?大家都在小聲議論著。
空軍的特點,是建軍必須先建校。10月30日,中央軍委正式批準了空軍創(chuàng)辦6所航校的方案。當天下午,劉亞樓就召集了空軍第一次干部會。
劉亞樓站了起來。會議室里的嗡嗡聲停止了。他雙手撐著桌沿,身子前傾,掃視全場后下達了落地有聲的軍令:12月1日必須全部開學!“按規(guī)定時間開學,是英雄;拖延開學日期,是狗熊。你們究竟是英雄還是狗熊,12月1日見分曉!”
被任命為第四航校校長的呂黎平一天都不敢耽擱,懷揣著250億元辦校經(jīng)費(相當于現(xiàn)在的250萬元),第二天就赴沈陽上任了。這筆錢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了。
一個月后,航校從無到有生長出來了。呂黎平向劉亞樓報告開學條件已具備,在簽署電報日期時,11月28日的“八”字剛劃了一撇,還缺一捺,頭已歪倒在桌上睡著了。
籌備期間,呂黎平接到東北軍區(qū)機要處轉來的電報,知悉11月11日,中央軍委電告各軍區(qū)、各野戰(zhàn)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宣告成立。此前,總參謀部就空軍的名稱及級別問題向毛澤東寫了報告,毛澤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和“中國人民空軍司令部”兩個方案中圈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暫時定為兵團一級。
6所航校都在12月1日如期開學。稍后,以“東北老航?!睘榛A的第7航空學校也在牡丹江成立了。
1950年3月,蔣介石宣布恢復“總統(tǒng)”職務,命令國民黨空軍空襲中國沿海城市。而在朝鮮半島上,戰(zhàn)爭的陰云也在聚集。在國際風云變幻的情況下,空軍的發(fā)展計劃一再提速,航校三次擴編。劉亞樓也被聶榮臻封為“超級魔術師”。
在這樣的超常規(guī)發(fā)展之下,中國空軍也創(chuàng)造了很多超常規(guī)之舉。為了解決人多飛機少的矛盾,空軍黨委在征求蘇聯(lián)顧問同意后決定,將飛行學員的航校初級、中級、高級教練機再到部隊改裝戰(zhàn)斗機的四級訓練體制,改為三級訓練體制,免去高級教練階段。
呂黎平見證了航校這種“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航校開辦前半年,中方干部實際上處于見習階段,由蘇聯(lián)顧問、專家負責組織教學。校長做的實際上是后勤部長的工作。
開辦初期,專業(yè)俄語譯員奇缺,不懂行的翻譯在蘇聯(lián)教員講課時,把駕駛桿譯成“一根棍子”,飛機座艙譯成“飛機上的小房子”,飛機橫滾動作譯成“圓桶在空中旋轉”。學員聽得大眼瞪小眼,教員急得敲鞭發(fā)火,翻譯更是汗流浹背。呂黎平組織“諸葛亮會”,利用分配來的40名國民黨航空人員當助教,解決了問題。
第四航校有蘇聯(lián)專家100多人,由校長顧問謝爾格也夫領導。到1950年5月第二次擴編之后,全校人員1547人,其中飛行學員124名,比協(xié)議多了三分之一。蘇聯(lián)專家普遍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tài)。
航校有雅克-18初級教練機和雅克-11中級教練機各14架,還有少量拉-9高級教練機。僧多粥少,顯然不能讓所有學員同時開飛。包括林虎、王海在內來自“東北老航校”的16名學員被編入速成班,首批開飛訓練。由于基礎較好,蘇聯(lián)顧問決定,這16名速成班學員全部越過中級教練機訓練,直上高級教練機。
呂黎平建議,其中有三四個學員技術基礎較弱,最好再飛一段時間中級教練機。但蘇聯(lián)顧問沒有采納。
悲劇發(fā)生了。
1950年4月14日,范輝和一名年輕的蘇聯(lián)教員走下飛機拉-9高級教練機。謝爾格也夫問教員,當日能不能按計劃放范輝單飛。教員遲疑了下,但又不愿在上級面前丟臉,就說“可以吧”。問范輝自己,他老老實實回答說自己心里還沒有底。顧問指著一架架騰空而起的拉-9,大聲說:“他們都行,你為什么不行?不要怕,大膽上飛機單飛吧!”
在大家的注視下,范輝啟動,加油。飛機增速怎么不快呀?大家紛紛議論著。教員說他帶飛時就這個毛病。
眼看飛機超過跑道三分之二的距離了,速度仍未達到離地要求。這下,所有人都急了。就在一片“加滿油門!加滿油門!”的叫喊聲中,飛機撞到跑道盡頭的一條小溝壩,起火爆炸??
這次機毀人亡的一等飛行事故之后,謝爾格也夫受到了蘇聯(lián)空軍總顧問普魯特柯夫少將的批評,收斂了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工作變得謹慎了。
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空軍
中國空軍的發(fā)展,從一開始就明確,黨委是領導核心,不允許強調空軍技術性、專業(yè)性強而另搞一套領導制度。
何廷一談到這樣一件趣事。有人問空軍的一個干部:“陸軍大還是空軍大?”那個干部說:“空軍是老子,陸軍是兒子。”劉亞樓聽說后非常生氣:“胡說八道!不知天高地厚!沒有陸軍哪里來的空軍?陸軍是老子,空軍是兒子。”
劉亞樓把自己的這一思想系統(tǒng)地表述為: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空軍。
這個提法明確提出,是在1950年7月7日。當晚,劉亞樓來到毛家灣林彪的住處。劉亞樓說:“林總,我想提一個關于創(chuàng)建空軍的基本指導思想。我考慮是不是可以這樣提,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基礎上建立空軍。”林彪說:“空軍也是人民解放軍的一部分,怎么叫做在解放軍的基礎上建立空軍呢?”劉亞樓反應很快,馬上說:“那么,改成在陸軍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空軍好不好?”林彪沉吟了一下,然后說:“在陸軍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空軍,很好。就是要在陸軍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空軍,這樣提很好?!?/p>
后來,劉亞樓進一步把這一思想具體闡述為:要從陸軍調機構來,從陸軍調干部來,從陸軍帶作風來,從陸軍帶傳統(tǒng)來。這一建軍方針上報中央后,很快得到了批準。從此,這個方針就正式成為中國空軍的建軍指導方針和原則。
早在1949年8月,空軍籌建之初,中央軍委就向各野戰(zhàn)軍、各軍區(qū)發(fā)出了為航校選調第一期飛行和機務人員的電令,明確規(guī)定:從陸軍中選調政治可靠、身體健康、18到24歲、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連排職干部。以后又多次發(fā)出選調令,為了培養(yǎng)高級飛行指揮人員,還直接從團營級干部中選調了93名學員。
從陸軍一步變成空軍,難免有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
熟悉不同軍隊空軍文化的劉善本,對此感受最深。他在美國學過飛行,在國民黨空軍中當過上尉飛行員,第一個駕機起義,新中國空軍成立后當了第一航校的校長,后來又成為第一支戰(zhàn)斗部隊混四旅的副旅長。
1950年6月19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一周,空軍第一支作戰(zhàn)部隊第四混成旅在南京組建,對外代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太平洋部隊”。
這支部隊是以航校速成班成員為骨干組建的。6所航校的速成班,共畢業(yè)空勤人員137名,其中飛行員78名。
除航校底子之外,混四旅從陸軍成建制劃撥而來。他們來之前,戰(zhàn)友們歡送時都說:“你哪輩子燒了高香,到空軍享福去了。”結果到了空軍才知道,不是坐飛機來了,是站崗、掃跑道、做飯。
空軍的伙食標準也差異很大??哲姾笄诓恳?guī)定:大灶每人每天的菜金800元,空勤灶每人每天39000元。兩者相差幾十倍。空軍分大、中、小、空、地勤灶,有人發(fā)牢騷說:“革命革出了‘五大灶!”
不但基層人員,領導成員也有磨合過程。除劉善本之外,混四旅旅、團兩級領導干部絕大多數(shù)不懂飛行。有不少人不想干空軍,要求回陸軍。甚至旅長聶鳳智也感到指揮空軍很困難,隔行如隔山。
劉善本是候補黨員,不是旅黨委委員,只能列席黨委會。他為了多爭取一個飛行日爭得面紅耳赤。他認為,政治教育不一定要集中整天時間,尤其不要多占好天氣。上海、南京春夏季陰雨天多,要抓緊難得的晴天突擊訓練。其他領導開始反對他的意見,后來逐漸心服口服。
有一次,旅部召開會議時,聶鳳智作報告,他指著主席臺上的劉善本說:他很講禮貌,是正規(guī)軍人儀表的樣板,是精通飛行技術的好飛行員,好指揮員。
1950年10月18日,毛澤東主持高級軍事會議,再次研究出兵援朝問題。剛訪蘇回國的周恩來帶回了斯大林的口信:蘇聯(lián)空軍不準備入朝作戰(zhàn)。
會場一陣沉默后,彭德懷起身,看著劉亞樓,說:“空軍司令員,我等著你的空軍哪!”劉亞樓胸脯一挺:“請彭總放心!”
第二天,混四旅升空,從蘇軍手中接防,正式擔負起保衛(wèi)大上海和東南沿海的防空任務。
這一天,10月19日,正好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大規(guī)??邕^鴨綠江的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