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會
[關鍵詞]物理 物理實驗 知識點
有一句話道出了各科的特點:“物理難,化學繁,數(shù)學習題做不完”,許多學生反映物理難學,不好理解,面對著一道道的物理題,就像是霧中看花一樣,總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感,其實,我覺得難不難在于你對該科學習技巧的摸索和掌握,對如何學好物理,我說說自己的感受,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學會對物理概念的反復分析、琢磨
能不能學好物理,關鍵是對物理概念要反復分析、琢磨。例如“摩擦力”這個概念,書中是這樣下定義的:“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經(jīng)過分析,我們可首先找出概念中的關鍵字句,“互相接觸”、“相對運動”、“接觸面上”“阻礙相對運動”然后琢磨、體會這些字句的含義?!盎ハ嘟佑|”說出了摩擦力產(chǎn)生的首要條件,并由此可聯(lián)想到它與重力、磁力等的不同,但是不是互相接觸的物體就一定有摩擦力呢?顯然不是,一個“當”字揭示出了“摩擦力”的產(chǎn)生必然是伴隨著“相對運動”,那么什么是“相對運動”呢?“相對”二字應該是指這“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由此意識到判斷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產(chǎn)生摩擦力的依據(jù)應該是看這兩個物體是否發(fā)生了“相對運動”而不是看這兩個物體是否發(fā)生了“運動”,“接觸面上”告訴了我們摩擦力產(chǎn)生的位置,而“阻礙相對運動”則說明了“摩擦力”的作用和方向,它的作用是阻礙“相對運動”而不是“阻礙運動”,那么它的方向就應該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而不是與“運動”的方向相反,并由此可恍然悟到摩擦力并不總是阻力。經(jīng)過這樣的反復分析、琢磨,我們對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位置、作用、方向自然就會清楚、透徹,哪里還會有似是而非之感呢。
二、學會對物理實驗的層層剖析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縱觀課本上的實驗內(nèi)容,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課后小實驗、小制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個,由此可見物理與實驗的不可分割性,這么多的實驗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其實無論什么樣的實驗,無外乎都有這么幾部分組成,實驗的目的、原理是什么?需要哪些器材?分幾步進行?每一步要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如何滿足?要觀察什么?記錄什么?如何分析觀察到的現(xiàn)象?整理記錄到的數(shù)據(jù)?最后得到的結(jié)論是什么?
三、學會對類似知識點的歸納、總結(jié)
我們常說,學習的過程就是把書由薄變厚,再由厚變薄的過程。我們前面所說的正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把書由薄變厚,但把書由薄變厚并不是我們的目的,太厚了,就會超負荷,承載不起。大千世界,紛繁復雜,但在哲學家看來,無非是物質(zhì)或精神;而在生物學家看來,無非是動物或植物。可見,只要我們學會發(fā)現(xiàn)其共性,找出其本質(zhì),便都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學習也正如此,我們?nèi)魧W會了對類似知識點的歸納,總結(jié),那么繁雜的物理內(nèi)容便化成了簡單的幾個部分,學習起來自然就會輕輕松松、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