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華 劉華山
摘要:本文結合沿海某軟基地區(qū)高速公路箱涵施工中發(fā)生的一些質量病害,進行探討,分析其成因,提出了處理對策,以減輕病害對路基產生的危害。
關鍵詞:軟土地基;沉降縫拉裂;錯臺;對策;沉降縫處理
一、前言
箱涵是公路的主要結構物之一,在各種結構物中其數(shù)量最多。在軟土地基上修建箱涵,其質量病害除了施工原因產生外,還有就是受軟土地基影響較大,在建設過程中及通車以后往往會產生不均勻沉降、墻身產生裂紋、沉降縫拉裂、錯臺、滲水漏土等病害,而且有些是很難避免的,給運營期間的公路維護與保養(yǎng)工作帶來較大的麻煩。本文結合沿海某軟基地區(qū)高速公路箱涵施工中發(fā)生的一些質量病害,進行探討,分析其成因,提出了處理對策,以減輕病害對路基產生的危害。
二、病害產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對策
軟土地基箱涵質量病害一般表現(xiàn)為不均勻沉降、墻身產生裂紋、沉降縫拉裂、錯臺、漏水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軟土地基沉降量過大、箱涵沉降縫分段長度過長、基礎施工不規(guī)范、臺背回填施工不規(guī)范等原因。
(一)軟土地基沉降過大
一般在軟基地區(qū),小型結構物地基均經過軟基處理,諸如采用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等,但是軟土的固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固結。而高速公路建設周期較短,一般軟基處理結束后就會開始進行涵洞施工,隨著施工的進行,荷載不斷增加,沉降在所難免。不均勻沉降就會導致涵洞一系列病害的發(fā)生,也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根據設計文件,某沿海地區(qū)高速公路箱涵地基水泥攪拌樁處理后,總沉降量達61~75cm,其中預壓期末沉降量11~15cm,工后沉降量7.37~8.69cm,施工過程沉降量達42.6~51.3cm,沉降量非常大,對箱涵質量的威脅也大。
對策:在有可能的情況下,采用沉降量較小的其它軟基處理方式處理地基,施工箱涵前先對地基進行超載預壓,讓地基沉降提前趨于穩(wěn)定,然后再進行下一步施工。
(二)沉降縫分段長度過長
在某沿海地區(qū),我們先后承擔了兩條高速公路兩個標段的施工任務,其中X高速公路設計所有涵洞僅設置一道沉降縫,沿涵洞的中心位置;Y高速公路設計是所有涵洞每7~9m設置一道沉降縫。設計單位考慮方便施工因素較多,比如出廠鋼筋的9m定尺長度。沉降縫過長,在軟土地區(qū),由于不均勻沉降,很容易產生箱涵墻身裂紋。
其實,為了防止涵洞地基發(fā)生不均勻沉陷時基礎、涵身產生裂縫而漏水,《公路磚石及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J022)規(guī)定涵長每4~6m設置沉降縫,縫內用瀝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彈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
因此,應在設計規(guī)范的基礎上,通過理論計算與實物驗算分析,確定箱涵沉降縫的合適設置間距,降低地基沉降引起涵身縱向應力,從而避免涵身出現(xiàn)豎向不規(guī)則裂紋。
(三)箱涵基礎施工不規(guī)范
1、基坑開挖時,局部超挖,且超挖后處理不當,造成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是引起箱涵沉降縫拉裂和墻身出現(xiàn)裂紋的原因之一。
對策:通過標高測量、土層承載力測試工作準確確定涵底施工標高。開挖到基礎底面標高附近時,保留一定厚度的土層(一般為30cm)作為涵底地基土的保護土層,待基礎施工準備就緒后,開始基礎施工或換填施工前突擊挖除剩余部分。對于超挖部分,應采用混凝土、砂礫、低級配碎石等材料回填,并振搗密實。
2、基礎受水浸泡,也容易造成地基承載力降低,引發(fā)一些病害。
箱涵的功能是排水,連接橫穿路基的溝渠。其基礎位于溝渠底部,大部分有長期淤積的淤泥,在軟土地基地區(qū)更是如此,還有大量地下水滲入。因而基礎墊層回填一定要及時到位,基坑驗收完畢后立即進行回填,并且填料和密實度要符合設計及驗收標準要求?;踊靥顣r,還應注意對涵洞兩側低洼地帶進行處理,防止積水后滲泡基底。曾有涵洞,由于一側積水滲泡基底,致使基礎不均勻下沉,造成主體的縱向開裂。
對策:在基坑四周修建截水溝,避免地表水排入基坑、沖塌坑壁。基坑開挖時對坑底適當超寬開挖,并在坑底四周挖排水溝,在低處設集水井,用潛水泵集中排水。發(fā)生基底遇水泡軟的情況時,基礎施工前適當挖除地基的軟化表層。
箱涵完工后,要及時清理,使縱橫向排水通暢,避免箱涵受水浸泡,常年流水的,應特別處理涵底鋪砌與沉降縫,使水不能滲入到基礎周邊的地基土中。
(四)臺背回填不規(guī)范
臺背回填施工中不嚴格按施工技術規(guī)范操作,是造成箱涵沉降縫錯臺的主要原因,在軟土地基地區(qū)對稱回填顯得更為重要。本身地基軟弱,再加上重型壓路機的碾壓,如果不是對稱填筑,很容易造成沉降縫處錯臺情況發(fā)生,而且想讓其復位還非常困難,施工中這種情況為數(shù)不少,要引起特別注意。
對策:臺背填土嚴格按施工規(guī)范操作,執(zhí)行施工工藝和設備要求。①臺背原地面以下部分回填,采用小型機具配合人工認真夯實;②原地面以上部分臺背回填宜盡量擴大施工場地,以便臺背與路基相接部填方一同作業(yè),充分發(fā)揮大型壓實機械的作用,使臺背回填得以充分壓實。涵身兩側2-3m寬范圍填土可采用橫向碾壓法,以使壓路機盡量靠近涵身碾壓,但不能振動,同時要特別注意對稱回填,避免涵身部分節(jié)段單側受力偏壓,造成沉降縫處發(fā)生錯臺現(xiàn)象。對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點,用小型機具配合人工夯實;③臺背回填應嚴格控制分層厚度(松鋪厚度和壓實后厚度),可在涵身上每10-15cm用紅油漆劃一道填土分層厚度控制線;小型機具配合人工夯實的分層松鋪厚度控制在12cm以內,壓路機碾壓的分層松鋪厚度控制在15-20cm。④臺背回填壓實度標準比同層次路基提高2個百分點,加強檢測,以保證回填質量。
(五)對于已經拉裂沉降縫的處理
對于沉降縫已經拉裂漏土和已經受到滲水影響的涵洞必須進行處理,以保證路基安全和正常營運的需要。
在X高速公路上,相繼發(fā)生一些軟基病害,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聯(lián)合對涵洞等小型結構物進行了全面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箱涵沉降縫拉裂寬度達到10cm,如下圖現(xiàn)場實拍照片,裂縫漏土,路基受水侵蝕,已嚴重威脅臺背穩(wěn)定,危及路基安全,需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我們采取處理措施是:①封堵涵洞進出水口,排除箱涵內積水,②立模板在開裂沉降縫處填塞鋼筋混凝土封堵裂縫,其間仍然按沉降縫設置油浸木板。
(六)對沉降縫進行特殊處理,減少沉降縫開裂后滲水漏土對路基的影響
在軟土地基上修建箱涵,無論地基如何處理,沉降不可避免,或大或小,沉降縫拉裂情況也會隨之發(fā)生,有鑒于此,我們在箱涵施工時可以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和對策。
具體對策是:為了減少沉降縫拉裂后產生的臺背漏土、涵洞滲水等侵害路基穩(wěn)定和安全的情況發(fā)生,我們可以在箱涵施工時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在Y高速公路上我們的做法是:①如圖1所示,在箱涵沉降縫處頂板上,除了常規(guī)兩油一氈施工外,在其上增加一層3mm厚鋼板,并在沉降縫的一側固定。鋼板鋪設前須噴刷一層防銹漆或采取其它的防腐措施,一般在涵頂土方填筑前鋪設。
②如圖2所示,在箱涵涵身沉降縫的外側槽口增加一道兩油一氈和一層0.5mm厚的鍍鋅鐵皮,緊貼著槽口混凝土壁,均呈U型,鍍鋅鐵皮在沉降縫的一側用水泥釘或其它方法固定,具體施工方法見圖示。沉降縫中木板使用加防腐摻料的瀝青浸制,填縫料應具有彈性和不透水性,并填塞緊密,一般采用加有防腐摻料的瀝青麻絮,上下兩層兩油一氈和中間一層鍍鋅鐵皮施工要連續(xù),保證粘結緊密。
三、結語
軟土地基上的箱涵施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建設過程中及通車以后容易產生不均勻沉降、墻身產生裂紋、沉降縫拉裂、錯臺、漏土滲水等病害,危及路基安全,給運營期間的公路維護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而在箱涵的設計、施工中若能做到前述幾點,可以提高箱涵的工程質量,大大減少軟基地區(qū)箱涵的一些病害,減輕通車后的維護工作量。
參考文獻:
[1]交通部公路司,公路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6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8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磚石及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