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凱 田衛(wèi)卿 李慶偉 李素霞 牛洪霞
【摘要】 目的 探討銀杏達莫治療突發(fā)性耳聾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試驗組53例(79耳),對照組50例(77耳),每例在治療前和治療后2 d進行純音測聽,以后每3 d測1次。 結果 治療后試驗組平均聽閾為(40.04±20.23)dB/hl,對照組平均聽閾為(55.07±20.23)dB/hl,兩組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銀杏達莫加地塞米松、高壓氧等綜合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療效肯定,無明顯毒副作用,為臨床治療突發(fā)性耳聾較理想藥物。
【關鍵詞】 突發(fā)性耳聾;銀杏達莫;地塞米松;高壓氧;純音電測聽
突發(fā)性耳聾(suddendeafness,SD)是一種病因復雜至今不甚完全明了的感音神經性聾,極短時間(數(shù)分鐘至72 h)即可達高峰,發(fā)病率很高。發(fā)病率隨現(xiàn)在工作、學習壓力大而增加。近年來銀杏葉制劑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末梢循環(huán)障礙等臨床應用增多。銀杏葉所含有效成分為銀杏葉黃酮甙與萜內酯(包括銀杏苦內酯A、B和C)。可特異性地拮抗引起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活化因子,防止血小板聚集與血栓形成,并且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擴張血管,抗缺血損傷,增強免疫功能。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對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凡因突然聽力減退或聽力減退伴耳鳴,甚至眩暈、耳悶脹等癥狀而初診者,進行病史采集和一般臨床檢查,神經科、內科和眼科檢查、腦血流圖、純音電測聽、聲導抗、前庭功能(如冷熱試驗等)及影像學(如頭顱及內耳道CT、磁共振成像等)檢查,排除蝸窗破裂及中樞神經病變,按照1997年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制定的“突發(fā)性聾診斷依據(jù)和療效分級”診斷為SD,并將未經治療者納入研究。發(fā)病后開始接受治療的時間10~15 d,平均12 d。本研究共103例(156耳)。男69例(103耳),女34例(53耳),平均16~79歲。隨機試驗組53例(79耳),對照組50例(77耳),每例在治療前和治療后2 d進行純音測聽,以后每3 d測1次。1.2 治療過程 采用上海新先鋒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銀杏達莫注射液,本品為復方制劑,每5 ml(支)銀杏總黃酮4.5~5.5 mg、雙嘧達莫1.8~2.2 mg。試驗組:20 ml銀杏達莫加入5%葡萄糖250 ml靜脈緩滴;第1天地塞米松20 mg靜脈推注,每隔3 d遞減5 mg,直至5 mg維持;能量合劑靜脈滴注;維生素B1 100 mg、B12500 ug肌內注射;高壓氧艙治療50 min;葛根素0.4加葡萄糖水250 mg,15 d為1個療程。對照組:未用銀杏達莫。其余治療同試驗組是15 d 為1個療程。
2 結果
聽力恢復及療效評判標準則完全參照中華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制定的“突發(fā)性聾診斷依據(jù)和療效分級”。
治療后試驗組平均聽閾為(40.04±20.23)dB/hl,對照組平均聽閾為(55.07±20.23)dB/hl,兩組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未見任何不良反應。
3 討論
突發(fā)性耳聾的確切病因不完全肯定,可能是微循環(huán)障礙小的血栓形成,導致螺旋神經節(jié)、耳蝸內神經元及聽毛細胞的供電障礙,導致神經萎縮、變性,引起感音功能減退。
人體正常情況下會產生自由基,也存在自由基清除酶(SOD),其產生和清除保持著動態(tài)平衡,不會發(fā)生組織的損傷。但在突發(fā)性聾時,機體的這種產生和清除自由基的平衡遭到破壞,在腦缺血及其血管再灌注等病理情況下,SOD活性下降,抗氧化物減少,自由基生成過多,大量增加的自由基攻擊生物膜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形成脂質過氧化物及其代謝產物如丙二醛(MDA)等,過多的MDA除對機體可直接損傷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外,還可導致人體內血管活性物質的比例失調,從而使毛細血管強烈收縮、血黏滯度增加,血流減慢,進而導致內耳細胞的供血與供氧不足,產生突聾。銀杏葉制劑有擴張腦血管及末梢循環(huán)血管,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改善缺血產生的癥狀。
雙嘧達莫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濃度(50 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釋放,作用機制可能為:①抑制血小板、上皮細胞和紅細胞攝取腺苷,治療濃度(0.5~1.9 ug/ml)時該抑制作用成劑量依賴性。局部腺苷濃度增高,作用于血小板的A2受體,刺激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血小板內環(huán)磷酸腺式(cAMP)增多。通過這一途徑,血小板活經因子(PaF)、膠原和二磷酸腺苷(ADP)等刺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②抑制各種組織中的磷酸二酯酶(PDE)。治療濃度抑制環(huán)磷酸鳥苷磷酸二酯酶(cAMP- PDE),對cAMP- PDE的抑制作用弱,因而強化內皮舒張因子(EDRF)引起的cAMP濃度增高;③抑制血栓烷素A2(TXA2)形成,TXA2是血小板活性的強力激動劑;④增強內源性PGI2的作用。
通過本組研究發(fā)現(xiàn),銀杏達莫加地塞米松、高壓氧等綜合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療效肯定,無明顯毒副作用,為臨床治療突發(fā)性耳聾較理想藥物。
參 考 文 獻
[1] 中華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突發(fā)性聾診斷依據(jù)和療效分級,1997.
[2] 陳孝治,肖平田,王鐘林.新篇實用藥物手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