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杰
【關鍵詞】 胎兒;窘迫;臍帶
窘迫系因胎兒在宮內缺氧伴有不同程度酸中毒,胎兒在宮內處于危急狀態(tài)一種臨床現象。本文對本院2005年住院分娩資料中,胎兒宮內窘迫168例進行了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院2005年1月至12月分娩1 851例,剖宮產分娩1 073例,陰道分娩778例,其中按臨床指標診斷與胎兒宮內窘迫168例,發(fā)生率為9.08%。168例窘迫兒產婦來自于城市和鄉(xiāng)村,鄉(xiāng)村產婦占78%。窘迫因素有住院臨產和院外臨產(急診入院),二組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見表1,兩組差異顯著,χ2=30.18,P<0.01。
上表所示,90%胎兒胎心率的改變,出生時無窒息發(fā)生。合并羊水Ⅰ~Ⅲ,15%新生兒娩出時有窒息。如果羊水糞染或胎心音弱而不規(guī)則,三種指標同時存在時,胎兒出生時發(fā)生窒息明顯提高,近乎40%的胎兒出生時都有不同程度的窒息發(fā)生。
2 討論
本文從病因分析顯示危害胎兒窘迫的最大因素與宮腔感染,其次胎膜早破,宮縮異常,胎位異常,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過期妊娠。孕產婦86%來自鄉(xiāng)村,貧困邊遠鄉(xiāng)區(qū)尤為突出。本資料中1例產婦在家臨產2 d并抽搐4次,羊水糞染,胎頭已著冠急癥入院,新生兒娩出率3分,經搶救無效死亡。從病因分析看,加強產前檢查,教會產婦自我監(jiān)護,尤應重視農村及基層人員指導和技術培訓,健全基層保健網,使高危孕產婦得到孕期檢查,難產得以糾正,危急妊產婦能轉診,是降低高危產婦發(fā)病率和高危兒死亡率的關鍵措施,以免貽誤搶救時機。
168例窘迫胎兒中臍帶因素36例,占21.43%。
筆者認為,新的技術設備還不完善,在缺少胎兒監(jiān)護條件下,仍以傳統(tǒng)監(jiān)護法來判斷宮內窘迫。聽診法,簡單而易行,不論高危和低危孕產婦都適用,產婦易接受,聽診時每次至少1分鐘,必要時包括1~2個宮縮周期。對高危產婦,第一產程,每15 min一次,第二產程5 min一次,注意節(jié)律和強弱,結合羊水顏色,就要有充實的臨床經驗,提高預見性及時采取適當措施。本資料中3例臍帶真結,產程中經積極處理,加強產程中監(jiān)護,產程進展快,新生兒娩出時都沒有發(fā)生窒息。
本資料胎兒臍帶纏繞,脫垂發(fā)生率為21.43%,由于臍帶纏繞、脫垂、過短均可使臍帶受壓,微循環(huán)受阻或胎兒頸靜脈受壓,使胎兒腦細胞缺血缺氧,造成胎兒宮內窘迫或新生兒窒息,甚至死胎,死產。
因臍帶纏繞還可造成臍帶過短,致相對性頭盆不樂,胎頭施轉受限,使繼發(fā)宮縮乏力,枕位異常,產程延長,造成難產。本資料中3例因臍帶脫垂、纏繞,臨產后就診過晚,失去產科搶救機會。另1例,第一胎孕40周,單足混合臍帶先露,及時手術分娩,新生兒娩出時無窒息,挽救新生兒生命。
臍帶纏繞,在產前診斷一般臨床檢查很難做出診斷,能住院臨產,在現代科學儀器B超可以給產科醫(yī)生提供較可靠的診斷依據,彌補臨床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