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則孜·買提庫爾班
摘 要:公路工程施工的現場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現場管理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進度和效益。文中針對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關鍵性問題進分析探討。
關鍵詞:現場管理 工程質量 安全 控制
一、充分準備合理配置施工資源
合理配置施工資源是保證施工現場動態(tài)投入生產要素達到最佳組合,完成階段施工任務,獲取較大經濟效益的關鍵。在施工過程中,人力、材料和機械需求量不斷變化,在配置施工資源時應力求均衡。要根據進度計劃編制人力、材料、機械進場計劃;根據材料供應與使用情況決定材料儲備量,根據主導機械配置確定與之能力相適應的附屬機械,根據天氣情況和實際進度對資源進場計劃進行調整。做到人、機、料、法、環(huán)協(xié)調統(tǒng)一。
實踐證明,違背客觀規(guī)律,不計成本而大量增加投人,盲目趕工和投入不足致使進度緩慢的非均衡開展工程,都將導致施工資源的極大浪費和工程的嚴重虧損。
二、認真做好試驗段、防洪排水和施工保通
開工后,施工單位對自然條件、施工工藝、質量控制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通過試驗段施工,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質量控制要點、主要技術參數、施工進度、機械組合以及施工過程的協(xié)調情況,故它是施工現場管理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試驗段施工之前要編制施工計劃,明確施工方法、技術要求、試驗檢測內容以及達到的質量標準。施工中發(fā)現問題應及時調整,做好記錄、分析、總結,為大面積施工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施工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和應急措施,否則,工程進度、質量、效益就無法得到保證。在自然災害尤以水害最為嚴重,是影響工程質量和進度的主要因素。施工中若對防洪排水工作措施不力,將造成工期拖延,費用增加,故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施工前,要結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圖中的排水設計,制訂防洪排水方案,做到永久性排水設施與臨時性排水設施相結合。
(二)路基路面施工要選擇合適的位置和方式,始終保持縱橫坡度和碾壓的平整度,使雨水能迅速排走。對排水困難或地質不良地段,應盡量避開雨季施工。
(三)合理安排橋梁施工次序,橋梁預制場應建在洪水位以上,汛期施工時,機械、材料、設備用過后盡快撤離現場減少災害損失。
(四)下雨期間要經常上路巡查,及時疏通水溝,減少路基積水。要了解天氣變化情況,采取應對措施,減小雨水對施工的不利影響。
(五)施工現場交通關系到施工能否正常進行。無論是新建還是改建工程,如果便道、便橋、邊施工邊通車的路段不能通行,機械、材料、人員就無法進場開展工作,同時還會打亂施工秩序,造成經濟損失和質量問題。現場交通要注意:(1)便道、便橋的通行能力和承載標準要與施工規(guī)模及機械通過量相匹配。要加強養(yǎng)護,使便道、便橋始終處于完好狀態(tài)。(2)地方道路作便道時,要與道路所有者簽訂使用維護協(xié)議,對承載能力低的橋涵進行加固。(3)邊施工邊通車的路段以及與現有道路的交叉路段要設立安全標志,且由路政管理人員指揮交通,避免交通事故,減少堵車現象。
三、要始終以工程質量、安全為中心
工程質量、安全是公路建設永恒的主題。貫徹國家有關工程質量、安全的方針,提高全員質量、安全意識,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是施工現場管理的重點。
(一)加強現場質量管理,要以治理質量通病為突破口。
(1)認真處理路基與橋涵接頭,防止橋頭、涵頂跳車。橋涵臺背填土在公路運營過程中會沉降變形,而橋臺的剛度較大,橋臺豎向變形很小,因此極易造成橋頭跳車,路面損壞。為解決上述問題,首先應設置橋頭搭板,提高橋頭行車舒適度,同時對臺背填土和基底進行處理,運行多年的路基其臺背填土部分已基本密實,自身沉降量很小,提高基底的承載力是解決橋頭跳車的關鍵,其施工方法有水泥灌漿及粉噴樁處理等。
(2)嚴格控制路線的線型與標高。隨著公路修建等級的不斷提商,施工中對路線線型與標高的要求也越來越嚴。縱橫坡不適、平整度差等直接影響公路的外觀質且和使用品質,影響公路的舒適程度。故這些問題要從路基開始層層檢查驗收,達不到要求的要及時返工,謹防積重難返。
(3)確保結構物的內在和外觀質量。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線形構造物,既要滿足行車要求,又要與周圍的景觀相協(xié)調,滿足使用者的視覺要求。為此,要達到內在質量與外觀質量的統(tǒng)一,嚴格控制關鍵材料、關鍵工序、關鍵工藝,切實做到工藝精細、線條分明、線形順適、層次清晰。
(二)工程施工必須保證安全。在施工中既不能發(fā)生工程、機械和人員安全事故,也不能對沿路的各種管線、房屋、行人造成損害。加強安全生產,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制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讓安全意識和措施落實到每個操作工序中,避免違規(guī)操作,野蠻施工。
(2)對容易產生安全事故的部位重點保護,設立明顯的警告標志,制訂事故處理預案,配置消防設施,加強檢查督促,消除事故隱患。
(3)投保工程和人身保險,化減自然災害及其他事故對工程造成的損失。
四、加強施工進度控制
進度計劃是控制工程進度的依據,施工組織中的月、旬作業(yè)計劃以及材料、機械使用計劃都要服從進度計劃的要求。進度計劃反映工程從準備到竣工的全過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項工程及工序之間的銜接關系,是現場管理者統(tǒng)籌全局,合理調配施工資源,正確指導生產活動的基礎。能否按照計劃實施,既體現施工單位的合同意識,也體現施工單位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管理水平。當工程進度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而與計劃偏差較大時,現場管理者要結合實際,對進度計劃進行調整。
五、規(guī)范竣工資料整理,加強工程保護
現場管理者在認真規(guī)范內部管理的同時,要加強對竣工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采取相應措施加強工程保護和養(yǎng)護,確保順利交付使用。
(一)收集整理竣工驗收資料是工程項目交工驗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竣工資料是對項目進行審計驗收、運營管理以及維護改造的重要依據。
(二)為使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施工單位要加強工程的保護和養(yǎng)護,對工程外觀進行整修。◆
參考文獻:
[1]聶志林,公路工程現場施工管理的幾點體會[J]中國科技信息,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