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以關聯(lián)理論為基礎,從詞匯方面來研究語境對話語的影響。話語中的詞匯意義能分為兩種:顯示意義和暗示意義。顯示意義指詞的字面意義,它與說話者的真正意圖相一致。語境通過選擇,限制,消除歧義的途徑來收窄詞的字面意義。暗示意義需要聽著去體會。在語境的幫助下,聽者通過對詞添加臨時意義,社會文化意義,修辭意義來實現(xiàn)對詞義的放寬。語境決定了詞義的收窄和放寬,達到預期語境效果,實現(xiàn)交際的最佳關聯(lián)。
關鍵詞語境顯示意義暗示意義
中圖分類號:H313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語用學是20世紀7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語言學的一個新分支,它研究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語境不僅作用于句法層面而且對詞匯方面影響深遠。語境對詞匯意義的影響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收窄和放寬詞義。20世紀80年代,語言學家Sperber和Wilson在他們的著作《關聯(lián):交際和認知》中提出了關聯(lián)理論。此理論對交流和認知起著重要作用,能幫助恰當?shù)乩斫庠捳Z。此論文將以Sperber和Wilson的關聯(lián)理論為理論基礎,論述語境對話語中詞匯的理解效應。
2 顯示意義和暗示意義
2.1 顯示意義
Sperber和Wilson認為對話語的字面語義理解即為顯示意義。一個詞的顯示意義可以理解為從它的眾多字面意義中挑選出一個恰當?shù)囊馑肌H藗兺ㄟ^對話語上下文語境的理解,運用關聯(lián)理論從詞的字面意義中挑選出適合的顯示意義。語境通過下列三種方法來實現(xiàn)對詞匯顯示意義的收窄:消除歧義,指代參考,制約與選擇詞義。
(1)消除歧義。歧義是語言研究中最困難的課題之一,它是詞匯語義研究的核心。話語中一個詞含有多種意義的現(xiàn)象是非常普遍的,但語境對收窄詞義有很大幫助。多義詞常常導致歧義的產生。例如: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B: He is a hard businessman.
在B的回答中有個詞hard,我們可以理解為“工作努力的”也可理解為“困難的”。僅從對此對話的理解,我們很難領會B的真正意圖。但是如果我們把B得回答擴展為“He is a hard businessman to deal with.”,我們就能很容易明白B 的真正意思。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有些詞有多種意思,但是語境能夠幫助我們選擇或收窄詞的意思。
(2)指代參考。從語義學上我們了解到,指代參考是確定所指的一種簡單方式。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它必須取決于上下文的語境,說話人和聽話人客觀且獨立地解釋其內涵。例如,在下文第一個例句中,如果it 指代的是杰克想要寫的書,那么話語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就可以像這樣:It is going to be a best seller.或The book Jack is going to write is going to be a best seller. 這樣一來,對于指代參考的疑問就不在是為什么一種指代明確一種具體事物了,而是為什么聽話人在聽到一種指代后能進行思維判斷,確定唯一所指對象。也即是說,為什么聽話人能把一種指代發(fā)展為一種特定指代,實現(xiàn)語義的具體所指。
(3)制約和選擇詞義。語言學家Sperber和Wilson認為,大腦通過考慮上下文語境的影響,從一系列的假設中選擇出具體含義,探索最佳關聯(lián)。例如,大會工作人員對與會代表說:“需要特殊安排伙食的少數(shù)民族代表請單獨報名。”根據(jù)我們的常識,除漢族外,我們都稱之為少數(shù)民族。在此,我們需從語境中找出線索尋找關聯(lián)。“需要特殊安排伙食”給了我們推理的機會。我們知道,回族需要特殊安排伙食,這里需要單獨報名的少數(shù)民族是回族。這句話的語境信息幫助我們推理找到最佳關聯(lián)。
2.2 暗示意義
每位交流者都意識到傳遞信息的方式不只一種。在真正的交流中,不是所有的會話都是以一種直接的方式來表達的。因為暗示意義常常超乎詞的字面意思之外,所以它是字面意義的擴展,豐富和延伸。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如何根據(jù)語境擴展詞義獲得詞匯的暗示意義。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語境賦予詞匯臨時意義、社會文化含義、修辭意義等。
(1)詞匯的臨時意義。顯然,詞匯的臨時意義指詞匯的某種意思被用于某種特定場合,而且語境對此詞義的擴展和深化起著關鍵的作用。
Susan: When are you going to get married?
Christine: In the spring.
Susan: Oh lovely. You are expecting the great occasion.
great occasion 這個短語的意思是特別且值得紀念的時刻。然而在這個對話中,get married 給了我們足夠的語境來理解這個短語在此暗指wedding party。如果這個短語放在其他的場合,great occasion 在沒有此語境的支持下就會失去它的這個臨時意義。
(2)詞匯的社會文化含義。社會文化對語言的理解有著深遠影響,不同的社會文化賦予了語言不同的特征。在使用語言的時候,來自于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人顯示了不同的特性。例如,dragon這個詞在中文里是一種理想化的象征符號。古代的中國,龍代表皇帝。它象征權力,吉祥和幸福。這樣一來漢語中就出項了一些相關成語,如望子成龍,龍鳳呈祥等。然而,在英語中 dragon 這個詞是不幸的同義詞。圣經(jīng)中,魔鬼撒旦派了巨龍去對上帝不利。此后,龍這個詞就暗指邪惡的人。在英語里的眾多傳說中,經(jīng)常有英雄打敗了巨龍取得勝利的情節(jié)。所以西方人對龍這一可怕的事物有著和東方人決然不同的概念,這也即是文化涵義的不同之處。詞匯的理解如果不建立在社會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就會導致詞的誤解也就無法成功交流。
(3)詞匯的修辭意義。①暗喻:關聯(lián)理論把暗喻歸類為一種隨意言談。在暗喻和隨意言談中,話語的外在表述形式和說話人的意圖表現(xiàn)不是一樣的,但是它們共享了某些特點但卻不共享所有屬性。正是為了追求交際的最佳關聯(lián),說話人選擇了不能完全代表但卻足夠表達他真正意圖的表述形式。聽話人也能從字面表述中了解到說話人的真正意圖。例如,“這個小家伙是個十足的一休?!憋@然說話人所指的這個小家伙肯定不是一休,但是了解一休的人都知道他聰明伶俐的特征。所以聽話人就能從此暗喻的表達中了解說話人的真正含義:這個小家伙跟一休一樣聰明伶俐。②反語:反語是指詞匯的意思和言語中的字面意思相反的表達。因此,詞匯在言語交流中就有兩種意思:字面義和比喻義。跟暗喻一樣,反語也體現(xiàn)了詞匯間在某種意義上的相似性。如,黛玉便說道:“你家三丫頭倒是乖人。雖然叫她管些事,倒也一步不肯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來了。”(曹雪芹《紅樓夢》)“乖人”這個詞字面意思是表揚探春,但是了解背景的人都知道,林在此諷刺探春為一個世故圓滑的封建主義擁護者。在此語境中聽話人也能領會林的話是貶義而非褒義。在話語交流中,反語使用者也能通過他的說話語調,面部表情和手勢來傳達他的意圖。
3 結論
話語交流是一種生成語言和解釋語言的過程。但是對話語中詞匯意義的理解只能建立在語境因素的基礎上。語境對話語中詞匯的理解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研究語境知識對詞匯教學很有幫助。學習語境也可以提高人們的翻譯能力,更好地研究人機對話系統(tǒng)。隨著語用學的發(fā)展,語境的研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