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適應大學英語課程新教學目標的需要,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啟動,并于2008年12月開始機考試點。本文在介紹機考特點的同時,就如何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并有效地應對機考帶來的新變化從師生兩個角度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機考教師學生
一、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經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睘檫m應這一教學目標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于2005年啟動。改革過程中,先后對考試題型、計分方式和成績報道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整,不斷地提高測試的信度和效度,到2007年已完成新舊題型的轉換。
隨著網絡與教學結合的程度日益緊密,2008年1月,教育部出臺《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提出大學本科教育將進行重要調整,包括英語四、六級考試等將在網上進行。教育部稱,將逐步實現(xiàn)大學英語和網絡教育全國統(tǒng)考課程的網上考試,創(chuàng)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考試平臺。2008年12月全國有50所高校的近5000名學生首次嘗試了“四、六級機考”。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準確評估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目標,2009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改革在180所高校進行試點。
二、機考介紹
2008年12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首次采用和托福一樣的上機考試的形式,全國50所高校的近5000名學生參加了這次機考。上機考試與傳統(tǒng)的紙筆考試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與傳統(tǒng)筆試相比,四、六級機試的最明顯差別就是考試的媒介由紙質試卷變成了電腦。
2.除了考試媒介的改變,機考的最大變革就是題型的設計和題材的選擇。聽力部分的比重達到了70%,其中包括25%的聽力理解和45%的綜合聽力,綜合聽力又包含單項選擇、聽寫、跟讀、結構與寫作五大題型。對考生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已經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下表(表一)是機考的具體題型及分值安排。
3.考試時間的變化。傳統(tǒng)的紙筆考試是從上午9點至11點20分,而機考時間為上午9點至11點,比原來少了20分鐘。時間之所以縮短是因為機考完全在計算機上考試,沒有收發(fā)試卷的停頓過程。
三、如何應對機考的變化
大學英語四、六級實行機考,是單科考試迎來的最大的一次改革。以后的四、六級機考和新托??荚嚂貏e接近。它能更加客觀、科學和公正地考查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實際運用能力。當然這也對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此情況,筆者分別從師生兩個角度就如何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并有效地應對機考帶來的新變化給出了建議。
1.從表一中的題型設置,我們可以看出,機考要以學生的聽和讀全面帶動說和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重視聽力環(huán)節(jié),將教學的中心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方面,并以此達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聽力學習目標,加深對聽力理解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精聽和泛聽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精聽促進學生注意力集中,令其捕捉到細節(jié)信息,同時對泛聽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學生通過泛聽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識,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語音語調。其次從考試大綱中得知機考的聽力音頻和視頻來自包括國外媒介的BBC,VOA,CNN,New York times,Discovery Channel,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NPR(National Public Radio),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等,以及國內媒介的CCTV-9,CRI(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等,聽力材料的發(fā)音既包括英音又包括美音,因此在選擇聽力材料時,教師一定要兼顧。最后在口語練習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發(fā)言,令其對說英語不再膽怯;在口語選材方面,選取與學生息息相關的題材,通過角色扮演、舞臺劇、演講、辯論賽等生動的形式,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
從學生層面講,除了按照教師的教學安排完成課堂及課后任務外,自己要大量增加聽說訓練,每周兩次的英語課堂練習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可以通過多看英語頻道和視頻,多收聽英語廣播從而熟悉地道的英語語境,掌握大量高頻聽力詞匯和背景文化知識。在聽力過程中,學生要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邊聽邊寫可以迅速提高聽力理解的反應速度,并達到練習單詞拼寫、書面表達的目的。在訓練“說”的時候,學生一定要敢于發(fā)言,不要害怕犯錯。另外學生還可以在班級中尋找學習搭檔或建立學習小組,以同學間互相督促的方式鼓勵小組成員更多的輸出語言。
2.從考試形式上看,由于考試的媒介已由我們熟悉的紙質試卷變?yōu)榱穗娔X操作,這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教師可以在視聽說課堂中,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適應網絡上練習聽力,網絡上答題的模式。
對學生而言,通過視聽說教材的訓練,在網絡上聽聽力、答題都已不成問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計算機預留給學生答題的時間很短,因此學生要能夠用鍵盤熟練地輸入英語單詞;而且所有的題目都已經預設了答題時間,如果在答題時間內沒有答出,電腦將自動進入下一題,學生不能回頭再答卷,因此合理安排時間就顯得更加至關重要了。另外對于機考中的短文理解,學生要加強屏幕閱讀的訓練。新視野大學英語網絡版就給學生提供了網上練習閱讀的機會。
因此,面對這次大規(guī)模的大學英語課程和考試改革,師生都要與時俱進,在課程安排、材料選擇,熟悉電腦操作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使英語教學做到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充分體現(xiàn)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結語
為了順應大學英語新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改革已是大勢所趨。從改革的出發(fā)點與題型都不難看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學生切實提高自身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力與口語方面。這就要求學生在備戰(zhàn)四、六級機考時,不能過于指望答題技巧和考試套路,把準備四、六級考試的重心從應試技巧和規(guī)律的掌握轉移到英語實力的全面提升上來,從形式到實質上提前為即將到來的機考做好充裕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2006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3]新時代交互英語——視聽說(全新版)編寫組.新時代交互英語視聽說(網絡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8.
[4]鄭樹堂等.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譯(第二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