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閱讀經典名著,必定會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名著閱讀曾一度進入一個由學生和教師共同編織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師生熱衷于編“導讀”、讀“導讀”,致使初中名著閱讀走向了“偽”閱讀的迷途,名著閱讀考查題的變革,喚醒了名著回歸真正閱讀。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材名著閱讀閱讀題考查
一
自新一輪課改開始,初中語文教材內就增設了一項內容:名著推薦閱讀,其目的是引導學生閱讀人類文化的優(yōu)秀文本——文學名著,以弘揚主流文化,讓學生在閱讀中與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人物展開對話,促進批判性思考,獲得審美體驗,培養(yǎng)人文素質,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與之相應,語文試卷中也開始出現(xiàn)了各種與名著閱讀相關考查題。對于這一變革,語文教師曾為之叫好,認為現(xiàn)行語文終于開始把學生課外閱讀提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閱讀經典名著,必定會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產生深遠的影響。但一兩年下來,我們期盼的名著閱讀卻沒有沿著我們期盼的方向發(fā)展,而是走入了一個由學生和教師共同編織的“怪圈”:
1.學生:不讀名著,照考名著閱讀題。
請看以下名著考查題:
例1:讀完名著《西游記》,同學們一致認為,完成西天取經的任務,他們師徒四人缺了誰都不成。請仿照對唐僧和沙和尚的評價,將對孫悟空和豬八戒的評價補充完整。
唐僧,雖然軟弱無能手無縛雞之力,但他品行端正有堅定的信念;
孫悟空,雖然___________,但他___________;
豬八戒,雖然___________,但他___________;
沙和尚,雖然沒有什么大本事,但他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后勤。
例2:學完《歌詞三首》,老師布置作業(yè)“推薦一則你喜歡的歌詞”,一學生推薦了根據(jù)某部古典文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中的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請結合歌詞回答問題:
歌詞: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又出發(fā)……
(1)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詞使你想起了作品中的哪些人物?請選擇其中一個說說他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水滸傳》中有許多家喻戶曉的人物和故事,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吳用智取生辰綱”等。請模仿這兩個例子,另外寫一個水滸中的人物及與他有關的故事。
以上名著閱讀考查題選自常州市近年來各年級期中或期末質量檢測卷,由以上題目不難看出,其考查內容僅僅涉及名著的作者、主要人物及其性格、基本情節(jié)、主題思想等粗框架的東西,而這些內容即使不讀名著,也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和掌握。
2.教師:整理歸納,為不讀名著者支招。
在教學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總有一些學生不認真地去閱讀名著,而是走馬觀花,甚至根本不看,而在以閉卷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的主要手段的情況下,師生在摸透名著考查題路子的基礎上,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對于師生來說,能逮住分數(shù)就是最現(xiàn)實的。于是教師為了照顧那些沒有讀名著的學生,讓他們在名著閱讀題上不丟分,就幫助整理歸納美其名曰“名著導讀”的講義,分別從主要內容、人物形象、典型情節(jié)、閱讀感受等幾方面闡述,只要一張8K正反面的講義就能囊括初中階段六部必讀名著的考試要點,學生只要把這張濃縮版的講義背熟了,就可以應付自如。筆者在功利性目的的驅使下,也曾廣泛收集占有資料,并編成“名著導讀”,如筆者把《水滸傳》備考要點整理如下: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
主要內容:《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它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xiàn)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傳奇。
閱讀感受:①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惟妙惟肖;②本書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鏈式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③語言上,小說采用古白話,所以本書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jié)和性格特征:
魯智深(花和尚)拳打鎮(zhèn)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
類似以上的“名著導讀”,足以應付原先的名著考查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在名著閱讀上真正花了精力和時間的學生,一看到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出如此高的“效率”,自然認為“有利可圖”,于是放棄了閱讀原著,而改讀“名著導讀”;各種“名著導讀”類書籍也應運而生,充斥市場,迷惑著師生。在應付考試、穩(wěn)拿分數(shù)的功利性目的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師生熱衷于編“導讀”、讀“導讀”,致使初中名著閱讀走向了“偽”閱讀的迷途,名著推薦閱讀的本真目的難以實現(xiàn)。
二
對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考查,是為了引導和督促學生真正閱讀名著,親近文學大師,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養(yǎng)。要想改變師生“偽”閱讀的現(xiàn)狀,避免師生猜題、押題,只有改變名著閱讀的考查方式。令人欣慰的是,語文界的有識之士很快認識到了這一點,首先從名著考查題上作了改革,由原先的純知識的淺層次的考查,向關注名著細節(jié)、學生閱讀體驗和感受等多角度的深層次考查發(fā)展過渡。這樣,名著閱讀也經歷了由“假考”到“真考”的完善過程。
1.閱讀時間的安排和保證。
“課內外結合,以課堂帶動課外,以課外為主”,這是我們在閱讀時間上的基本思路。為了保證全體學生都有一定的閱讀時間,我們可以采用集中閱讀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課上閱讀時間的保證能帶動學生在課下的閱讀。
2.閱讀效果的檢測。
為了促進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保證閱讀效果,同時體現(xiàn)教師的指導作用,我們可以涉及一些開卷檢測的方式,檢測題可涵蓋作品的各個方面,涉及作品的細節(jié),并根據(jù)測試題的難易程度設置不同的分值,從5分到20分不等,學生可根據(jù)知識實際的讀書情況和理解能力,選擇100分題來答,所得分數(shù)記入平時成績。
3.閱讀氛圍的營造。
良好的閱讀氛圍包括物質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首先是書籍來源的保證,目前主要是學生自備書籍,課間、飯后,學生能夠做到自帶書籍,安靜默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全年級、全班參與的讀書活動,可有效促進心理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同時,很多家長尚未認識到名著閱讀對培養(yǎng)青少年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認為除課本以外的書都是雜書,不但不支持孩子閱讀,反而橫加阻攔,因此我們要注重與家長溝通,力求使家長成為良好閱讀氛圍的促成因素。
4.閱讀交流方式的設計。
要努力實現(xiàn)多向、多層次的交流,如: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生生之間的交流。可采用的方式很多,摘抄、寫讀書心得、知識競答、開卷測查、課堂討論等,層次高一些的還有撰寫評論、專題講座、網上交流等形式。
在異彩紛呈的現(xiàn)代文化潮流中,學校語文教育應當堅持一種對經典文化、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尊重和倡導,以幫助學生在復雜的文化潮流中找到適當?shù)木裰c。而名著閱讀的考查方式對學生真正閱讀名著起到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可以說,現(xiàn)行的名著考查題回歸了真正的閱讀,能積極引導學生從頭至尾細讀名著。愿名著能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滋養(yǎng)生命的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