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江蘇,南京,210029;2.江蘇省中醫(yī)院心內科,江蘇,南京,210029)
【關鍵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再狹窄;丹參
【中圖分類號】 R285.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1074(2009)04-0001-01
丹參為活血化瘀之要藥,廣泛用于各種瘀血證?,F代藥理研究證明,其有效成分為脂溶性的二萜類化合物和水溶性酚酸類化合物,包括丹參酚、丹參素、丹參酮、原兒茶醛等多種化學成分,其中脂溶性的丹參酮類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抗菌和抗炎為主,而水溶性的丹酚類則以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調血脂和細胞保護作用明顯。
1 丹參對血小板功能的抑制作用
丹參水提物,體外體內均可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腎上腺素誘導的人或兔血小板聚集,對凝膠過濾的血小板聚集、5-色羥胺(5-HT)的釋放也有抑制作用。丹參體外給藥亦可抑制大鼠血小板血栓形成時間和纖維蛋白血栓形成時間。丹參金(丹參根提取的一種水溶性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延長凝血時間。
2 改善血液流變學的作用
心肌缺血時血液變得濃、黏凝、聚;具體表現為:血液黏度升高,紅細胞壓積增高,紅細胞聚集性增強,紅細胞變形性減弱或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等。研究認為,血漿纖維蛋白原增多、紅細胞增多、紅細胞呈聚集狀態(tài)、紅細胞膜和血紅蛋白結構異常、紅細胞幾何形狀的異常、血液和血漿黏度增高,都會引起血液流變的障礙;而紅細胞增多都可引起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緩慢、血流阻力增加,再加上血小板數增多,就會發(fā)生血管內血栓形成。丹參酮ⅡA磺酸鈉在試管中可保護由低滲所造成的紅細胞膜變形;掃描電鏡觀察丹參酮ⅡA磺酸鈉在部分體外循環(huán)中對犬紅細胞形態(tài)的影響,可見多數紅細胞仍保持正常形態(tài),少數表面圓滑性變差,因此認為丹參酮ⅡA磺酸鈉治療心肌梗塞的機制之一,可能是增強紅細胞的柔順性,改變其血液流變學性能。
3 對血管內皮細胞(VEC)和白細胞的影響
血管內皮細胞既能抗血栓形成,又能止血,還可表達促凝活性,從而保持凝血系統的動態(tài)平衡。實驗證明,丹參能刺激正常內皮細胞(EC)和高脂兔血清損傷的EC分泌PGI2,且能促進培養(yǎng)的牛主動脈EC分泌纖溶酶原激活物(PA),抑制EC分泌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PAI)活性,人工合成的丹參素和有效成分764-3也具有同樣的作用。
4 丹參對缺血時心肌酶的影響
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是存在于心肌細胞中的蛋白酶,測定血清中LDH、CK的濃度可以直接判斷心肌缺血損傷的程度。丹參可對抗大鼠注射垂體后葉素(Pit)所致的T波高聳、ST段上升,顯著抑制LDH、CK的釋放;還能顯著降低冠脈結扎致缺血再灌注90分鐘后血清中的LDH、CK水平,顯著減少心肌梗死面積,說明丹參預處理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
5 丹參對缺血時細胞凋亡的影響
bcl-2/bax是決定細胞凋亡抑制作用強弱的重要基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IRI)中起著重要作用。bcl-2基因是對細胞凋亡有明顯抑制作用的新型癌基因。bax基因與凋亡調控直接相關,其蛋白水平的增加可拮抗bcl-2的作用,促進細胞凋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時bax、bcl-2表達均加劇。實驗發(fā)現,心肌缺血再灌注后,隨著細胞凋亡數量的增加,bcl-2 OD值下降,bax OD值增加。丹參注射液干預后, bcl-2、bax蛋白表達發(fā)生相反的變化。丹參注射液可明顯減少心肌細胞凋亡的發(fā)生,并顯著抑制凋亡加速基因bax的表達,提示丹參在IRI過程中對心肌細胞凋亡的保護方面有一定價值。
綜上所述,丹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缺血心肌氧供/需失衡狀態(tài)、改善血液流變學性質、影響VEC的抗凝溶栓功能、降低心肌酶釋放、減輕鈣超載、抑制白細胞激活、減少細胞凋亡等諸方面的藥理作用,對心肌缺血的治療來說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藥物,在臨床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71~3]。莫測,劉志勝等通過觀察丹參片組與消心痛組兩組心絞痛等主要癥狀緩解與改善的起效時間、心電圖、血脂、血液流變性等指標,表明丹參對控制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癥狀理想,對改善心臟功能效果肯定,對血清脂質調節(jié)干預作用確切,同時對冠心病患者心電圖、心肌缺血總負荷和血液流變性異常的逆轉作用明顯,而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堪稱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的優(yōu)選良藥之一。同時大量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丹參在心血管病中應用較多,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其成分丹參素對內源性膽固醇合成有抑制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環(huán),此外還有減輕組織損傷、促進病變組織修復及再生作用。目前已證實已有多種中藥(如川芎、赤芍、丹參等)及方劑(如通冠膠囊、血府逐瘀湯等)可作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再狹窄的多個病理環(huán)節(jié),臨床研究業(yè)已取得一定進展。結合PCI術后再狹窄發(fā)病機制及丹參在臨床大量的藥理作用,丹參片與常規(guī)西藥合用,對防治PCI術后再狹窄應有較好效果。然而丹參片應用于PCI術后患者尚未有大量臨床試驗,其對其防治ISR的療效尚待進一步確定。
參考文獻
[1] 馬文歡,丁之江.雷氏丹參片治療冠心病心肌痛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成藥,2005,27(8):920-922.
[2] 孫衛(wèi)華. 雷氏丹參片治療胸痹的臨床報告[J].中成藥,2005,27(10):附17-附18.
[3] 何 燕,王顯,林鐘香,等.舒心飲聯合方案對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后再狹窄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 2002, 43(9):701~703.
(收稿日期:200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