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嶺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浙江,溫嶺,317500)
【摘要】隨著影像學的飛速發(fā)展,其在臨床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愈來愈緊密,從X線到CT,CT到MR,對臨床的疾病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據(jù),提高疾病的陽性檢出率,對疾病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普通CT到螺旋CT再到雙排及多排,甚至多層CT的發(fā)展,對疾病的微小病變發(fā)現(xiàn)越來的準確,本文主要介紹的是CT對在臨床中的應用。
【關鍵詞】CT;食管癌;膽囊癌;臟器損傷;優(yōu)越性;螺旋CT
【中圖分類號】R4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074(2009)04-0050-01
1CT的定義
電子計算機X射線體層掃描攝影又稱CT,CT是英文詞Computerized Tomography的字母縮寫,根據(jù)不同物質對射線的衰減特性不同制成的。
2CT的臨床應用
2.1CT機檢查臨床應用的適應癥①顱腦疾病(其中腦血管病未引起腦組織改變的以X射線血管造影為佳,已引起腦組織改變的以CT為佳,②腹部腫瘤或腫塊,③臟器包囊,④制定放射治療計劃。
2.2CT對實質器官挫裂傷的診斷目前隨著CT各項性能的不斷優(yōu)化和快速、準確、無創(chuàng)的優(yōu)點,CT檢查成為腹部外傷的首選檢查手段,由于其良好的空間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在顯示實質器官的挫裂傷、包膜下血腫、器官周圍出血等方面診斷價值更高[1]。了解臟器損傷的程度可為臨床選擇治療手段提供有用的參考,特別是對臨床手術提供可靠的依據(jù),對實質器官的損傷的程度、臟器血供情況、腹腔積血量進行描述,上述診斷有助臨床醫(yī)生預測患者血流動力學情況,決定保守或手術治療方案。
2.3CT掃描對食管癌的診斷食管癌患者術前CT掃描檢查表現(xiàn)為:①病變周圍區(qū)域淋巴結或遠處淋巴結腫大、轉移及其他臟器轉移。②腫物向腔內或腔外突出,推擠或壓迫鄰近器官移位或變形,可造成周圍組織、器官的粘連或侵犯。③病變部位食管壁局限性或全周性增厚和(或)伴有局部管腔不規(guī)則狹窄,病變上方食管可擴張;與傳統(tǒng)的食管X線鋇劑造影比較,食管癌CT掃描的價值在于能清晰地顯示腫瘤與鄰近組織、器官的關系。為腫瘤分期、設計治療方案、判斷手術切除的可能性與手術難度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幫助。鋇餐造影和胃鏡可明確病變的解剖部位、性質、大小、形態(tài)和范圍,但較難估計食管癌是否侵犯周圍重要臟器,有無遠處轉移。而CT可以彌補此方面的不足,且可對食管癌分期,判斷腫瘤的可切除性和預測腫瘤的預后。CT的主要優(yōu)點是尚能顯示食管癌以外組織結構情況,從而可以發(fā)現(xiàn)腫瘤外侵情況及淋巴結是否腫大,有無遠處轉移,特別是螺旋CT應用以來,大大提高了食管癌分期的準確率。
2.4膽囊癌的CT診斷
2.4.1腔內型腔內型腫瘤突入膽囊內,癌瘤小者血供不豐富,增強不明顯,難與良性腫瘤、膽固醇結石區(qū)別,如迅速增大則提示惡變。較大腫瘤血供豐富,早期增強明顯,并持續(xù)較長時間,有助于與良性病變鑒別。其多為乳頭狀腫塊,巨大者可填滿膽囊,腫塊基底壁可增厚,鄰近膽囊壁正?;蛟龊?。
2.4.2壁厚型壁厚型分彌漫型和局限性膽囊壁不規(guī)則結節(jié)狀增厚是其特征性表現(xiàn);均勻性增厚少見。彌漫型表現(xiàn)為膽囊增大,壁厚薄不均,壁上有向腔內突出實質;局限性之變化只在膽囊壁的局部。增強表現(xiàn)為壁明顯強化,表面不規(guī)則。良好膽囊充盈和薄層動態(tài)掃描能提高膽囊壁的顯示及病灶的強化,有助診斷。此類膽囊癌需與膽囊炎引起的膽囊壁增厚鑒別,后者膽囊壁為均勻增厚,且增強不如前者明顯。急性膽囊炎其外周可見類圓形水腫帶,即“暈圈征”,具有特征性。
2.4.1腫塊型腫塊型以膽囊床或肝門部腫塊為主要表現(xiàn)膽囊壁不規(guī)則增厚,邊界不清。當癌累及整個膽囊致內腔消失,可直接浸潤膽囊床,看不到膽囊影,僅在該區(qū)見一邊界不清低密度區(qū),內部有小的更低密度區(qū),如與肝境界分不清,則說明已浸潤肝臟,其不易與肝癌鑒別。腫塊常為實質性,有早期增強且強化明顯,持續(xù)時間長,易與膽囊旁的肝占位混淆。鑒別診斷:①肝癌增強呈一過性表現(xiàn),在肝動脈期達高峰,隨后下降。肝癌侵犯門脈常見癌栓。膽囊癌增強持續(xù)時間長,強化更明顯,門脈侵犯少見;②如腫塊大而分不清來源時,發(fā)現(xiàn)腫塊內有結石則可提示腫瘤來源于膽囊;③看肝內膽管擴張程度,膽囊癌比肝癌更易引起肝內膽管擴張。
3CT在疾病診治中的優(yōu)越性
CT在顱腦疾病診治中的體現(xiàn):①顱腦外傷病人僅僅拍頭顱正側位中及腦血管造影,了解有無骨折及血管移位,其它則要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甚至腦疝出現(xiàn)才考慮腦損傷,盡管采取手術,但已喪失早期治療機會。②減少臨床誤診:腦出血與腦梗塞,常因臨床癥狀相似,有時無法區(qū)別,給治療帶來困難。CT能很容易解決這一問題。腦出血顯示高密度或混雜密度,腦梗塞顯示為低密度,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力證據(jù)。③提高診斷的準確性:腦腫瘤的診斷主要依靠腦血管造影。診斷率低,具有一定危險。而CT應用不僅能區(qū)別有無腫瘤占位,而且可以確定腫瘤的類型。④應用CT掃描后使一些疑難罕見病癥得到了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大大提高了醫(yī)療診斷治療水平。
螺旋CT的優(yōu)勢在臨床中的體現(xiàn):①提高缺血性卒中診斷準確性,②低劑量普查早期肺癌,③早期診斷心臟病,④提高缺血性卒中診斷準確性等。
參考文獻
[1]李果珍..臨床CT診斷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收稿日期:20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