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渠縣三匯鎮(zhèn)第二人民醫(yī)院,四川,渠縣,635208)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法:對我科2008年3月~2008年9月收治的66例COPD緩解期患者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兩組患者經6個月的治療及觀察組的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氣短癥狀改善情況明顯要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護理干預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護理干預;緩解期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074(2009)04-015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2008年3月~2008年9月,我們對66例緩解期COPD患者在內科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取護理干預措施,收到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66例均為我科2008年3月~2008年9月診斷為Ⅱ級中度以上COPD緩解期的男性住院患者,年齡38~76歲,平均(46.7±8.9)歲。病史、體征、X線表現(xiàn)和肺功能檢查均符合2002年COPD診治指南[2]。其中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45例,其它肺部疾病合并肺氣腫21例;有長期大量吸煙史46例。將66例患者均分為兩組,兩組病程、年齡及并發(fā)癥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采取以下護理干預措施。
1.2護理干預方法①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要及時正確引導、安慰患者,鼓勵患者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家庭活動,對患者在康復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予以真誠的鼓勵。②呼吸功能鍛煉:首先向患者講述呼吸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并演示具體方法:鍛煉時取頭低、前傾立位,將左右手分別按放上腹部和前胸部,以便觀察鍛煉時胸腹的呼吸運動情況,放松胸壁和輔助呼吸肌。呼出的氣流以能使距口唇15~20cm 處的蠟燭火焰傾斜而不熄滅為適度。③長期氧療:指導患者在1.5~2.5L /min之間調整氧流量。選擇雙鼻頭吸氧管,使用加溫濕化裝置, 依患者耐受情況逐步延長吸氧時間,直至每日15~18小時使靜息狀態(tài)下PaO2≥60mmHg 或SaO2 升至90%。④營養(yǎng)指導:指導家屬保證患者攝入足夠營養(yǎng)的方法。患者應保持口腔衛(wèi)生, 以刺激食欲?;颊咭松偈扯嗖停】谶M食,細嚼慢咽,以減輕疲勞,減少空氣吸入。
1.3療效判定氣短癥狀分級Ⅰ級:一般勞動時氣短。Ⅱ級:平地步行無氣短,速度較快或登樓、上坡氣短,同行同齡健康人無氣短。Ⅲ級:慢走不及百步有氣短。Ⅳ級:日常生活活動氣短。Ⅴ級:安靜時有氣短。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氣短癥狀改善比較兩組患者經6個月的治療及觀察組的護理干預后,兩組氣短癥狀改善情況,見表1。與對照組比較,P< 0.05。
3討論
COPD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多發(fā)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難,往往引起運動受限,進而產生肌肉萎縮,體質量減輕;由于活動減少,從而與社會脫離,產生孤獨感與壓抑感,不能進行適合他們年齡和經濟地位的社會交往,這些改變相互關聯(lián),形成一種復雜的惡性循環(huán),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傳統(tǒng)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日益認識到,對疾病治療方法的選擇和治療效果的評價也由過去單純的生存率、復發(fā)率等生物學指標逐漸轉向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等多方面的綜合性指標。由于COPD 患者常有肺彈性回縮力降低,并伴有彌漫性小氣道狹窄和胸內壓增高,常導致呼氣時小氣道過早關閉和呼氣流受限??s唇呼吸可防止呼氣時小氣道的陷閉和狹窄,有利于肺內氣體充分排出。頭低和前傾位時能增加膈肌肌力。變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能提高肺泡通氣,降低呼吸功耗,緩解呼吸困難。長期吸氧能糾正低氧血癥和減輕靜息狀態(tài)下的呼吸困難,改善活動后氣短,提高運動耐力,減輕癥狀,改善睡眠,減輕由于慢性缺氧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智力減退、頭痛、嗜睡等精神癥狀。因營養(yǎng)不良可致膈肌收縮能力下降,呼吸肌中能量物質如ATP、磷酸、肌酸和糖原等儲存量下降,影響呼吸肌收縮力和耐力,故營養(yǎng)干預至關重要。通過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經過護理干預后,患者的氣短癥狀改善情況明顯要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于COPD患者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況,做好長期的心理康復護理,制定科學的康復護理訓練方案,鼓勵患者堅持長期的康復訓練,以增強自身抵抗力,達到減少上呼吸道感染,減少急性發(fā)作期,改善呼吸功能,延緩COPD疾病的發(fā)展的目的,并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士枋.心臟病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康復[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20(9):703-704
(收稿日期: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