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吳江市黎里中心衛(wèi)生院,江蘇,吳江,215212)
【摘要】目的:觀察益氣活血祛痰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分析其作用機制。方法: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64例患者隨機平分為2組,對照組32例單純采用西藥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益氣活血祛痰法中藥治療。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7.5%和75.0%(P<0.05);治療組的血液流變指標變化程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益氣活血祛痰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缺血缺氧心肌的供血供氧,從而提高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益氣活血祛痰法;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074(2009)04-0144-01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共納入每周發(fā)作1次以上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64例,診斷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提出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2例。治療組:男17例, 女15例, 年齡35~75歲, 平均52.3歲,病程2個月~10年,其中合并高血壓8例, 糖尿病1例, 肺心病1例;對照組:男16例, 女22例, 年齡37~73歲, 平均53.5歲, 病程3個月~9年,其中合并高血壓8例, 糖尿病1例, 肺心病2例。兩組一般資料情況對比無顯著性(P>0.05)。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服用消心痛10 mg,3次/d,腸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d,倍他樂克12.5~50mg,2次/d,口服。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益氣活血祛痰法治療,其中藥組成:丹參30g,三七10g,赤芍10g,當歸10g,澤瀉10g,豬苓5g,天竺黃5g,瓜蔞5g,膽南星5g,大黃10g。水煎服,日1劑。每次125ml,分早、晚2次服。所有患者治療過程中均采用低鹽低脂飲食。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者,需常規(guī)降壓、降脂、控制血糖;心絞痛發(fā)作時,含服速效硝酸甘油,并記錄用量變化。兩組均以30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療程結束后統(tǒng)計療效。
1.3心絞痛療效評定標準采用2002年新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 所規(guī)定的標準.顯效為心絞痛等主要癥狀消失,心電圖恢復至正常心電圖或達到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圍心電圖) ;有效為主要癥狀減輕,心電圖改善達到有效標準;無效為主要癥狀無改善,心電圖基本與治療前相同;加重為主要癥狀與心電圖較觀察前加重。
1.4統(tǒng)計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用SPSS15.0程序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若是正態(tài)分布,用方差分析,組間、組內比較;若是非正態(tài)分布,用秩和檢驗。以P<0.05作為具有顯著性差異的標準。
2結果
2.1臨床療效治療結束后,治療組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情況見表1 。治療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血液流變指標兩組血液流變指標檢測值比較見表2。治療組的血液流變指標變化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本文采用具有益氣活血祛痰功效的“益氣活血祛痰方”來治療此病。由丹參,三七,赤芍,當歸,澤瀉,豬苓,天竺黃,瓜蔞,膽南星,大黃等組成。其中丹參涼血活血化瘀,除煩安神止痛;三七散瘀止血,有“止血不留瘀”特點;赤芍,當歸,生地,丹皮清熱活血涼血;澤瀉,豬苓利水;天竺黃,膽南星清熱化痰;瓜蔞,葛根化痰清熱,定驚通便;大黃攻積導滯,下瘀血,推陳致新,使邪有出路。諸藥合用,使瘀血去,痰熱清,腑實通。本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冠心丹益氣活血祛痰方明顯提高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達87.5%,在血液流變指標改變方面也均明顯優(yōu)于用西藥治療的對照組。同時未見明顯的毒副作用,患者順應性好。但中醫(yī)辨證分型客觀指標的實用性、可靠性還有待于檢驗和驗證。從臨床角度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試驗,中醫(yī)證型缺乏客觀性指標,特效、速效藥物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應規(guī)范冠心病辨證,建立標準的或基本的證型體系,使各種臨床與實驗研究結果之間可進行有效比較,取得科學結果,以造福人類健康事業(yè)。
(收稿日期:200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