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實施合作式作文教學,打造教學的科研平臺”是我們對學校教育科學規(guī)劃開展的研究課題。我們以教育心理學、現(xiàn)代教學論等理論為依據(jù),開展扎實的研究,取得了終結(jié)性的成果。在合作式作文教學實驗中,我們形成了以優(yōu)化“教學互動”為特征的四大教學策略,即積極參與策略、情感交融策略、人際合作策略、教學相輔策略。
關鍵詞: 合作式作文教學 提出 依據(jù) 措施
“實施合作式作文教學,打造教學的科研平臺”是我們對學校教育科學規(guī)劃開展的研究課題。我們以教育心理學、現(xiàn)代教學論等理論為依據(jù),開展扎實的研究,取得了終結(jié)性的成果。
一、課題的提出
作文教學歷來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長期以來,對學生進行作文寫作訓練都是按照“教師布置—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改”這三步進行的。寫作過程不允許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借鑒。長久以來,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高,選材陳舊,內(nèi)容更是沒有新意。
20世紀末,“新概念作文”擂響了“新思維、新表達、真體驗”的戰(zhàn)鼓,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模式產(chǎn)生了沖擊。它宣示要“探索一條還語文教學以應有的人文性和審美性之路,讓充滿崇高的理想情操、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語文學科,真正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基礎學科”。由此看來,以寫作教學為突破口改革整個語文教育,不失為一條出路。
二、教改的依據(jù)
作文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學生自創(chuàng)既是寫作要求和學習方法,又是寫作技能。寫作能力是當今乃至今后社會必需的能力之一。學生只有在學校養(yǎng)成自創(chuàng)能力,走上社會才能自創(chuàng),才會自創(chuàng)。葉圣陶說:“教師的任務惟在啟發(fā)導引,使學生逐步增長知識,展卷而自能通解,執(zhí)筆而自能合度?!边@句話指出了教師引導學生作文的大目標,即“執(zhí)筆而自能合度”。
合作式作文教學就是以若干人為一個寫作小組,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的一種教學方法。一般的教學程序是“教師布置作文—學生獨立擬訂作寫提綱—小組討論寫作提綱—審定寫作提綱—學生獨立完成作文—小組合編作文—師生評改作文—小組交流總結(jié)”。
合作教學是一種與權(quán)力主義、強迫命令的教學觀念相對立的全新的教學觀。它的顯著特點是:從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個性出發(f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條件,將學生在游戲中固有的自由選擇感和全心投入的態(tài)度遷移至教學過程中去,從而在師生真誠的合作中實現(xiàn)目的手段、教學與教育、教學與發(fā)展的深度一致。
三、實驗的措施
在合作式作文教學實驗中,我們形成了具有優(yōu)化“教學互動”特征的四大教學策略:積極參與策略、情感交融策略、人際合作策略、教學相輔策略。
1.積極參與策略
“互動”必須“參與”,只有“參與”才能“互動”。“參與、互動”成為實現(xiàn)初中學生主體性操作的有效落腳點。
(1)全員參與。可以抓住兩個方面:一是抓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個體學習,讓每個學生都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根據(jù)明確的目標導向,按自己的水平進行自我學習,使個體學習形成全員參與的局面。二是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教師以集體中一員的身份與學生廣泛接觸,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從而形成一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人人參與互動的生動局面。
(2)差異參與。沒有差異參與,就沒有全員參與。要做到:參與的要求有彈性;參與的方式有不同;參與的評價要因人而異。這樣,才能調(diào)動不同類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2.情感交融策略
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學習的動力源之一。
(1)師生互愛。愛是師生關系的核心,愛是學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師生互愛是師生間溝通的橋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課堂氣氛的好壞和師生間是否相互肯定和關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間彼此的好感程度。教師除了有良好的愿望、樂觀向上、具備耐心和能力之外,還要采取一些有助于更好地與學生交往的措施,縮短與學生的身心距離。
(2)教學民主。教學民主,除了一般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并采納、接受學生的正確意見之外,還要采取“觀點開放”和“教學對話”兩種策略。
觀點開放:除原則性很強的是非問題外,對有些不同觀點,教師應持開放態(tài)度,不要輕易否定學生討論性的不同解釋和觀點,對有些問題教師一時不能做出肯定或完整的回答時,應對學生說:“我也不十分了解,待我查詢一下。”
教學對話:教學對話,是具有“平等權(quán)利”的對話,學生不需要繞道通過教師進行對話,而應直接從人到人、從提問到回答。這樣更有利于形成教學民主的氛圍。
3.人際合作策略
合作的人際交往關系,是教學互動的又一必要條件。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個體與群體的合作,是教學環(huán)境交互決定的重要變量。
(1)語言合作。課堂中的人際互動和大部分信息傳遞是通過語言進行的。在具體的對話過程中,師生應有以下合作:發(fā)言者不但要善于說,而且要善于聽,給對方以發(fā)言的機會,而后在正確理解對方意思的基礎上,針對對方的表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2)群體合作。目前中學課堂教學活動,基本上是再生互動。生生之間、群體之間的互動較少,這不利于學生的主體性和集體教育力量的發(fā)揮。因此,加強生生之間、群體之間教學的“小組學習”活動,有利于擴大參與面,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4.教學相輔策略
教法與學法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教法與學法取得一致,相互適應時,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敖虒W相輔”的教學方法可分為兩類:
(1)師生共同活動:“提問—回答”法。教師可酌情采取驗證、檢查、復習提問和擴散性自由提問。教師提問時要注意:提問需明確、耐心,給學生以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問的內(nèi)容不宜太多、時間不宜過長;教師不應打斷或干擾學生回答問題。
(2)以學生活動為主:“組織—討論”法。運用討論教學時,教師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把握問題的核心所在;向?qū)W生提供討論過程中需要的信息;在討論中積極引導、提出建議。
通過實施合作式作文教學,學生真正成為了寫作的主人,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僅會寫、善寫,素質(zhì)也得到了全面發(fā)展。教師的教學觀念得到更新,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如何將“合作式作文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育”有效地銜接在一起,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將是我們今后重點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