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輪復習的內(nèi)容,突出化學主干知識
(一)三大理論。
1.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理論。化合價、化學鍵、晶體、原子結(jié)構(gòu)、元素周期律。
2.化學反應、化學平衡及其移動理論。
3.電解質(zhì)水溶液理論。離子反應、強弱電解質(zhì)、水的電離、電解電鍍、原電池、鹽類水解、膠體。
(二)兩大規(guī)律。
1.氧化還原規(guī)律。電子轉(zhuǎn)移、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zhì)、常見的氧化劑和常見的還原劑、有機化學中的氧化還原。
2.離子反應規(guī)律。離子反應和離子共存。
(三)常見元素及其對應的重要化合物。
氯、氫、氧、硫、氮、碳、磷、硅、鈉、鎂、鋁、鐵。
(四)有機化學基礎(chǔ)。
1.同分異構(gòu)體、結(jié)構(gòu)簡式、同系物。
2.各類烴的主要性質(zhì)及主要反應類型。
3.烴的衍生物中的官能團及主要反應類型。(合成試題中有兩個官能團應注意防干擾和保護官能團的問題)
(五)化學計算。
以物質(zhì)的量為中心的基本計算,沒有過難的試題。
(六)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是小型實驗,略帶有探究性的實驗。
二、誨二輪復習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教師要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效益。
在備考中,教師的教法對學生成績和能力的提高有著很重要的影響。第二輪復習的特點是以專題為主,同時進行相應的專題練習。所以這一階段的復習對學生基礎(chǔ)知識鞏固和進一步提高成績至關(guān)重要。專題多、滿堂灌、作業(yè)轟炸,是以往高考復習中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學生整天疲于應付大量的作業(yè),沒有時間進行整理、反思和錯題反芻,造成復習效益低下,不少學生成績提高幅度小,或是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目前的高考試題逐漸向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的方向發(fā)展,大量的新材料、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知識出現(xiàn)在相關(guān)試題中,考核學生的閱讀、分析、判斷、概括、運用、創(chuàng)新等能力,死記硬背的知識考核正逐漸被靈活多樣的能力考核所取代。所以,教師在復習過程中,應研讀2009年考試說明,明確考什么,怎么考,并制訂二輪復習計劃研究高考方向特點,關(guān)注高考的新變化,制定最佳的復習策略。
1.突出主干知識和重點,抓大放小。
教師選擇適當?shù)膶n},引導學生對知識體系進行自主構(gòu)建,突出重點內(nèi)容,設置適量問題。這是對專題知識部分的基本要求。切忌專題選擇過多,設置問題過多,課上完不成課下大量布置作業(yè)。
2.注重對相關(guān)問題的整合,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益。
專題復習時要做一定量的習題進行鞏固練習,這是常規(guī)的復習內(nèi)容。要想提高課堂效益,使學生的成績在這一個階段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師必須對所選的習題進行再選擇、整合。教師選題,忌難題過多,起點過高。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以下特點:題型不生,起點不高,設問不偏,難度不大。復習集中在幾個難題、難度上,講練耗時過多,會步入低效率、重負擔、低質(zhì)量的惡性循環(huán)中,學生不但基礎(chǔ)沒落實,而且能力也沒有提升,浪費寶貴的時間。所以,在復習中教師應改變讓學生多練習難題有利于提高解題能力的觀點,也不必為了讓學生接觸更多的題型而練習一些偏題。在這一階段復習時的做法是,重視對材料的選取和設問的有目的性設置。不用現(xiàn)成的習題和套題,而是根據(jù)復習重點將相關(guān)的習題中的材料進行取舍,或是選擇新材料,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一些問題進行不同角度的重新設置。同時,在進行練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或合作變式,讓學生轉(zhuǎn)換角色,站在出題者的角度進行問題的設置,使學生對知識、材料、問題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更好的統(tǒng)籌,對知識和問題有更深入的掌握和理解。這樣的整合練習,能大大提高課堂效益,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成績的提高就是勢所必然的。
3.每周進行一次限時訓練,一般是星期天或星期三的晚自習。
8道選擇題,4道第二卷試題。第二卷試題中每個試題中可以設置幾個有一定梯度的小問題,時間45分鐘。45分鐘時間不一定夠用,但不能增加,此用意在于:(1)提高解題速度;(2)提高學生的閱讀、審題能力;(3)及時糾正學生學習化學用語不規(guī)范、化學用語出現(xiàn)錯別字等問題;(4)學生通過研究評分標準,使得自己的答案組織得盡可能正確又簡潔;(5)讓學生學會合理舍棄,同時調(diào)整考試心態(tài),提高考試技巧。
4.第二輪復習題和試卷的講評切忌缺乏重點、缺乏針對性。
在二輪復習期間,習題講評占了課堂教學相當多的份額。在習題講評課中,一些教師整堂課中都是根據(jù)學生的作業(yè)順序一題一題地分析講解,學生似乎弄懂了每一道題,但課后不知道掌握了什么,題目稍有變動就不知如何分析。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整堂課缺乏重點和針對性。習題講評的重點問題要舍得花時間,非重點知識敢于舍,集中精力解決學生困惑的問題、疑難的問題。對于重要而學生得分率低的題目,教師要精心設計講評思路,并通過一題多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通過開展外延、分析歸納等將零碎的知識加以升華,要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通過練習的分析、講解,教師最終要引導學生歸納知識要點,以及解此類題的一般思路。
5.重視學生的錯題。
進入二輪復習后,重視學生的錯題和采取相應措施及時解決,也是提高學生成績的一個有效途徑。
一些學生每次考試都會犯與平時相同的錯誤,影響了成績,很懊悔。其實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往往是有規(guī)律的,而且由于一些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這些錯誤常常重復出現(xiàn),一直帶到考場上。這是影響學生提高成績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對錯題進行思考分析總結(jié)和同學探討的機會,同時,集中對錯題進行有選擇的測試,以加深學生對錯誤的印象,這樣就可以減少再次出現(xiàn)錯誤的概率,從而提高成績。
(二)學生要學會復習。
復習密度大,作業(yè)多,難度不一,壓力大,擔憂多……這是高三學生普遍面臨的問題。進入二輪復習,時間緊,任務重,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使自己的成績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學生就要學會如何復習。
1.學會取舍,明確各主干知識的強弱,合理安排復習的輕重。
牢牢抓住自己的優(yōu)勢主干知識,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這是樹立信心的重要保證。對弱勢知識點要以基礎(chǔ)為重,做習題以中低檔題為主,放棄難題,不要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用而低效的內(nèi)容上。
2.高度重視錯題,及時反芻,增強有效性。
二輪復習中要做許多習題,進行多次各種類型的考試。這是暴露總結(jié)自己錯誤的最好機會,所以學生要以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考試,避免對考試常常出現(xiàn)的逆反心理。對于錯題,學生要作好整理統(tǒng)計,定期進行反芻,從而對這些錯誤加深印象,減少再次出現(xiàn)錯誤的概率。這是迅速提高成績的一個有效途徑。
3.重視過程,看淡成績。
許多學生都對自己的成績和排名很重視,并常常和高考掛鉤,會聯(lián)想到自己的成敗,情緒經(jīng)常會因為成績的起落而變化,干擾正常復習,從而影響成績的提高。所以,要想擺脫這種不良情緒,要眼光放長遠,行動重現(xiàn)實,有效的辦法就是看重自己努力的過程,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重視錯題的反芻……在這樣的積累中,為自己積攢實力,定會取得較好的成績。
4.閱讀課本。
做完每一道題后,學生要想一想這個練習題跟課本上的哪些知識有關(guān)。只要明確了課本與練習題的關(guān)系,學生遇到的問題時就可從課本上查找依據(jù),既能強化思維,又能明確地認識試題“源頭”,無論是簡單題還是難題的“根”都離不開課本,而且都能從課本上找出依據(jù),同時能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