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只是處在經常有效的水平上,并未達到總是有較高的效率,即中學教師的教學在效率的提高上存在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中學教師最為關心的,也是需要加以重點研究的。本文對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作了探討。
關鍵詞: 高中數學課堂 教學效率 策略
在高中數學教育實踐中,“死記硬背”、“應試教育”、“高耗低效”和“壓抑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等問題往往得不到有效解決,這也使得數學成為高中學習負擔最重的一門課程。如何減輕師生負擔,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是每位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清晰明了的講授策略
課堂講授是教師運用言語和非言語向學生傳播知識技能技巧的一種方法,也是中學教師經常表現出的一種教學行為。對教師來說,清晰明了的講授是其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清晰明了講授的策略包括:
1.減少講授中的模糊和混亂
與清晰明了相對的是教師講授時的模糊和混亂,模糊和混亂的教學妨礙了學生的學習,對教學效果產生了負面影響。例如,在講“分式的約分”時,教師常說:“約去上面和下面的公因式?!闭_的敘述應是:“約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庇秩缭谧C“幾何題”時,有時為了說話方便,常以簡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語句,結果是遺漏了命題的前提條件。又如說“等邊對等角,大邊對大角”,忽略了“在同一三角形中”的前提條件,以致學生證題時產生錯誤。因此,教師要減少甚至避免用模糊和混亂的語言教學,努力做到教學的清晰明了性。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一方面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2.保證語言的啟發(fā)性
它要求詞匯豐富、生動形象、節(jié)奏恰當、富于情感。中學不同年級的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有差異,教師的講解和敘述要能激發(fā)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就必須具備豐富和生動形象的語匯。平淡、呆板的語言容易使學生疲勞,富于情感的講述卻有利于突出重點,使學生在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
3.運用有助于清晰明了的多種方法
教師通過使用范例、說明、提示、示范等解釋教學內容和形象化、具體化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清晰明了;通過聲調變化、停頓,以及精心設計板書等強調重點;通過提問、獲取學生的反饋,以及全面解答學生的疑問,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情況。
二、實施有效的課堂提問策略
精心設計提問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如在講高三復習課《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可在上課前精心設計6個問題: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怎么判斷?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怎么判斷?圓上一點到直線的最短距離如何計算?如何求過圓內一點最大(?。┑南议L?圓的弦長、半徑和圓心到直線的距離三者關系怎樣?當圓與圓相交時公共弦方程如何求?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學生思路開闊了,思維的火花閃現了,調動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去探究該情境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并積極地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發(fā)現問題,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建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策略
課堂環(huán)境不僅影響教學的進行,而且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所以,為了進行高效教學,教師應該掌握和運用創(chuàng)建課堂環(huán)境的策略。創(chuàng)建課堂環(huán)境就是創(chuàng)建適宜的、促進教學的課堂環(huán)境。
1.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顯示自己的能力
課堂教學若能通過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能完成所要求的學習任務和取得成功,那么學生就會產生勝任感、自我實現感和成就感,并體驗到成功的自豪和喜悅,這樣的課堂就會常常被學生認為是令他們愉悅的課堂,并且能專注于學習任務和取得成功,也更不可能出現分心行為和問題行為。
2.讓學生因得到積極強化而愉悅
欣賞和鼓勵是積極強化的重要方式,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表示欣賞和鼓勵,會使學生感覺滿足和自豪。在欣賞和鼓勵學生時,教師必須準確地描述所欣賞和鼓勵的行為。也就是說,欣賞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時,一般要告知學生教師鼓勵和欣賞學生的什么行為、教師對行為有什么看法、行為有哪些積極效應。只有這樣,欣賞和鼓勵才會使學生感到是真實的、準確的、值得的;也只有這樣的欣賞和鼓勵,對他們的強化效應才更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贊美、表揚。這樣,會使學生形成勝任感,有能力感、滿足感,從而產生滿足、愉悅的心理。
3.讓學生因取得成功而愉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立挑戰(zhàn)性但不使學生喪失勇氣的教學目標,使他們能取得學習的成功。教師設定的教學要求要讓70%-80%的學生都能夠達到,布置的教學任務也要讓與此同等比例的學生能夠完成。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成功,以適當方式獎勵或肯定。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心智和技能特點,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從而覺得數學并不很難,這是非常重要的。
四、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
恰當的課程和好的教學非常必要,但并不能充分保證學生學好,實現教學目標。如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努力不夠,他們就學不到任何東西,而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以及努力的程度高低取決于他們是否被激發(fā)動機??梢?,激發(fā)動機在課堂學習中是多么重要。
1.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師要向學生提出適當難度的教學要求,通過提出問題、設置懸念等引發(fā)學生的認知失衡,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和消除不平衡的內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讓學生體驗成功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1)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能通過自己的行動引起想要的結果,能夠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應該通過采取一些措施如讓學生回答問題、完成課堂小練習、扮演小生等看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能力,通過向他們傳遞能夠成功的信念和讓他們有成功的經歷去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動機。成就動機強烈的個體,會更加努力去追求成就,因而也更可能取得成就。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動機,向學生說明取得成就的價值,告訴學生為什么要追求成功,使學生欣賞成功,渴望成功。
(3)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需要缺失產生滿足需要的動機,動機促使個體表現出一定的行為。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哪些需要是強烈的需要。由于追求成就屬于自我實現需要,因此,教師應通過讓學生取得成就來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藝.教育技術教程.山東大學出版,2002.
[2]陳繼忠.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思考.山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