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根據(jù)問題教學的概念及相關理論,并結合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從問題的提出、問題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問題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三個方面著重探討了在體育教學中問題教學運用的內容與方法。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問題教學 運用
一、問題的提出
在體育新課程改革中,不同的教學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新的教育理念認為,所謂教學,不僅是師生共同探討和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且是師生交流思想與觀點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傳授知識的過程。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那么教師的“教”就獲得了成功。可是在目前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情況,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同樣存在這一現(xiàn)象,教學中缺少師生在同一層面上的互動與交流,學生主體的參與意識關注不足。問題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在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問題的設引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要求弟子“每事問”,為什么在現(xiàn)代教育的今天我們反而缺乏了這種問題意識了呢?體育教師有必要對此進行相關的理論研究,并在實踐教學中加以嘗試運用。
二、問題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教學前期學生問題信息的收集與整理
在體育教學的前期,學生可能會根據(jù)自身業(yè)已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或多或少產(chǎn)生一些問題或想法,這反映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已開始萌發(fā)。體育教師決不能忽視對此類問題信息的收集。體育教師若能注意到此類問題,并進行相應的收集與整理,結合教學實際,合理安排此類問題在教學中出現(xiàn),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為這些問題都是與學生自己的問題“興趣點”息息相關的。學生的問題信息通過與體育課程標準內容的結合,實現(xiàn)了師生共同參與構建教學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問題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中學生的主體性。
2.課前問題的設引
在體育課正式教學之前,教師圍繞本課的教學主題設計1—2個問題(當然這個問題可能是在問題信息收集時得到的),“拋引”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與同學、教師的合作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答案。如教師在收集學生的問題信息時發(fā)現(xiàn),有不少學生對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跳投很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在學習該項技術動作時教師可設引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邁克爾·喬丹在行進間急停跳投時能做到垂直起降?二是根據(jù)自己的動作感覺去概括該技術動作的要點。第一個問題的目的在于用明星的技術動作引起或提醒學生在學習中拿自己的動作與其比較,在比較過程中學生就會產(chǎn)生其他相關的一系列問題,比如急停步的方法、速度與制動控制等,從而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某一技術動作時,最好是把自己親身體驗的感覺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加深對動作的理解與記憶。
3.課中問題的創(chuàng)設與激發(fā)
(1)教師作為指導者,在與學生的問題交流互動中,不要把問題的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應指導學生如何去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體育的操作性知識——運動技術的學習與其他文化課的認知性知識最大的不同在于操作性知識需要“身體”加“頭腦”,即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通過身體練習的本體感覺加上智慧頭腦的領悟能力才能達到知識掌握的目的。因此只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不能學會某項動作技術,還必須通過自身的身體練習。在身體練習中學生會碰到許多在觀察和聽講時沒有碰到的問題,教師在與學生的對話互動中不要直接告訴他原因,而要以問引問,幫助他們先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
(2)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情況、不同階段合理創(chuàng)設不同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如在進行籃球戰(zhàn)術學練時,除了安排固定的集體配合之外,教師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組成3對3或5對5對抗,假定雙方比分相同,而比賽時間僅剩下10秒或更少時,要求學生在僅剩的時間內完成一次戰(zhàn)術進攻或防守。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因為有問題情境的條件限制,就會更容易發(fā)現(xiàn)在解決問題時所產(chǎn)生的新問題,師生間對問題再及時地交流、指導、互動,對解決問題就大有幫助,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4.課后問題的總結與交流
在課后的師生總結中,教師主要針對本節(jié)課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進行總結,讓學生來回答、歸納或自我總結。第一,有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二,在解決所設問題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新的問題:第三,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有沒有解決;第四,最后還有什么沒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可給予表揚和肯定,并及時對問題信息進行反饋,啟發(fā)學生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其它不同的方法,留待課外或下次課中加以解決。
三、問題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方面
教師在收集與整理學生的問題信息時要注意到學生問題信息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應與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結合,充分體現(xiàn)教學內容安排的完整與統(tǒng)一,這一點可向學生作詳細說明。在教學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不能用同一標準,同一模式去衡量學生,規(guī)范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活動。教師在與學生的對話互動時,要尊重并認真思考學生的問題,決不能含糊搪塞學生或讓問題止于自己。在問題教學的實施中,學生的問題可能是多種多樣的,這就對教師的知識儲備、應變能力和課堂的調控藝術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以更好地適應體育教學中的問題教學。
2.學生方面
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要局限于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中,要大膽發(fā)表或用行動展示自己的對問題的理解;在與教師的對話互動時不要為了提問而提問,不要錯誤地把提問當作一種形式或任務;提出的問題要先有自己深入的思考,不要一疑就問,可以先向同學咨詢、討論,嘗試解決問題,這樣可以避免提出的問題膚淺或流于表面化。
四、結語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是符合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問題教學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首位,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問題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精神、參與意識;問題教學的交流、對話、互動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氣氛,很好地促進了教學相長;問題教學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學會了發(fā)現(xiàn)問題,提高了分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問題解決教學的研究課題組,關于“問題教學”[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0.4.
[2]馬昌法.實踐課程改革實施“問題教學”[I].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04.4.
[3]翁金雄.問題教學法的實踐與認識[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