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講解是體育教師傳授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學手段,同時也是使學生建立正確技術概念的基本途徑。所以,教師講解示范的水平與能力如何,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同樣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講解示范,收到的效果是絕對不同的。下面談點粗淺體會。
一、講解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法、直觀法等對學生進行指導,語言法與直觀法是互相滲透使用的。語言法又主要以講解實施,講解是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語言向?qū)W生明確教學任務、動作名稱、方法、要領和要求等,以指導學生掌握動作的基本技術、技能和進行練習的一種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準確、完整地了解所學技術動作的全過程。
1. 講解要首先抓住教材關鍵,突出重點、難點
教師在講解時要根據(jù)不同項目內(nèi)容和要求,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動作的關鍵所在。對于技術動作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部分,也就是把握了教與學的關鍵。力求講得透徹,例如,做體操支撐跳躍時,學生往往推手很慢,要求學生迅速有力地推離器械,可把器械比喻成一塊燙手的鐵板,手碰后必須立即推離,從而建立快速有力的推手動作概念,提高了練習效果。
2. 講解要準確精練、生動形象
講解要準確是指講解的內(nèi)容必須正確,具有科學性。用最精練的語言(術語)、最短的時間,把技術動作的概念、要領,直觀形象地講明白,把各種活動辦法有層次地講清楚,使學生一聽就懂,便于理解、記憶。如在彎道跑的教學中“身體傾向內(nèi),擺臂右大左,靠過內(nèi)沿跑,腳趾均偏左”。同時,在教學時采用“三體會”教學方法,即先讓學生從直道跑進入彎道跑,從中體會彎道跑與直道跑的身體有何變化。學生通過兩次練習后,有大部分的學生能體會到身體由于向心力的作用向內(nèi)傾、擺臂右大于左、兩腳的著地部位左腳用前腳掌的外側、右腳用前腳掌的內(nèi)側,是為了維持身體平衡,這樣學生就很快掌握了彎道跑的技術。
3. 講解形式要多樣化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nèi)容進行講解,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講解,對于比較簡單動作的,可用直觀法講解,對于復習的技術動作應用分段法講解??杉兄v解、也可分散講解。講解時不但要講解正確的要領,也要講解易犯的錯誤動作,同時分析造成錯誤動作的原因,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理解正確技術的概念。例如,在籃球傳接球的教學中,首先要講解傳球和接球的技術動作,其次,要講解傳球易犯的錯誤動作——肘關節(jié)外展,這種正確和錯誤動作的對比講解,能加深學生對正確技術動作的理解和印象。
二、示范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示范是教師把整個技術動作完整地向?qū)W生示范一遍,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了解動作的結構、順序、形象以及要領和方法,從而更好地進行模仿,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教師的示范是最形象生動的,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手段。
1. 示范目的要明確
示范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某種動作的形象,它告訴學生這種技能的結構是什么樣子的。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示范。例如,在“單桿后擺下”這個動作的教學時,教師應重點突出示范后擺、制動、推杠等動作要領,并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教師示范時后擺制動、推離器械的動作,這有利于學生直觀效仿,便于加深對動作的理解。
2. 示范的位置、方向要正確
示范的目的是要給學生作范例,這就得讓全體學生都聽得見、看得到。因此,教師的示范不僅要規(guī)范,還要特別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要根據(jù)學生隊形、動作性質(zhì),以及安全的要求來選擇最佳位置進行示范及帶領學生練習。如在武術教學中,教授基本動作時,采用橫隊隊形,教師就應站在橫隊的等邊三角頂點方位示范,如果是復習套路,采用橫隊集體練習,教師就應站在隊伍的左前方帶領學生練習。如果教師示范的位置和方向選擇不當,會影響部分學生因看不清完整、正確的動作連貫性而產(chǎn)生錯覺,形成錯誤的技術概念,就失去示范的作用,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3. 示范的形式要多樣化
示范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作重點完整示范、分解示范以及正常速度和放慢速度的示范。如對新教材,教師就應先用正常速度示范一次完整的技術動作,使學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完整技術結構,然后再根據(jù)該次課內(nèi)容用慢速度分解示范,使學生了解動作的要領、要求等,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例如,在初學武術“少年拳”第一套的教學中,應先用正常速度把整套動作示范一次給學生看,使學生初步了解少年拳第一套的技術動作結構,再根據(jù)該次課的任務,進行分解示范教學。另外,也可用直觀教具進行示范,如錄像、圖解等,以彌補示范不足和增加講解的實效性。還有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存在問題的具體情況,讓掌握技術動作較好的同學進行示范練習,然后教師加以分析,必要時教師可模仿學生的錯誤動作加以對比,這樣,正確的技術動作會在學生的腦海中產(chǎn)生更深刻的印象,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示范與講解應結合運用
在體育課堂上,教師的示范是學生感知動作外部形象的基礎,而講解則是讓學生了解動作內(nèi)在規(guī)律的重要工具,兩者結合運用能夠縮短學生對技術動作的認識過程。例如,在學習側手翻時,教師的示范,使學生感知了動作的外部結構,側手翻的動作就像一個大圓形平面板直線向前轉動。然后,通過講解,提出手腳依次落地要成一條線,翻轉時空中的動作要成一個平面,這樣學生就能模仿教師的動作,并領會“地上一條線,空中一個面”。由于把示范與講解結合起來運用,學生就容易領會整個動作規(guī)格的要求,從而減少了那些不必要的教學程序,大大縮短了學生對側手翻技術動作的認識過程。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把講解與示范結合起來運用,才能讓學生對技術動作建立完整、正確的概念,形成正確的表象,提高練習效果。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重復示范,并指出動作的重點、難點,或先講解后示范,也可邊講解邊示范。總之,在體育課堂上,講解和示范必須密切配合、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始終貫徹“精講多練”原則,使學生的直觀感覺與思維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會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
(如皋市吳窯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