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網絡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迅速發(fā)展。我們于2008年5月對江蘇省揚州市200名高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到中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具備了網絡學習的基本能力,大部分學生家里具備開展網絡學習的硬件條件。同時,我們在訪談中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的家長已經購買了某些網校的點卡,如北京四中、101網校等的上網卡,學生開始使用遠程的教學資源進行網絡學習。這些現(xiàn)象都說明,網絡學習作為課堂學習的補充形式已逐漸為中學生、教師和家長所接受,成為中學生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但是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盡管中學生對網絡學習的熱情很高,仍有許多學生反映自己在進行網絡學習時困難多、效率低。網絡學習是一種以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活動做出科學的計劃、合理的安排,并根據(jù)學習的具體情況選擇和采用一些學習策略等。因此,從元認知的角度,探討中學生網絡學習困難的成因及轉化策略,使中學生能適應網絡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從元認知角度分析網絡學習困難的成因
元認知是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具體地說,元認知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元認知知識是有關認知的知識。元認知體驗是指伴隨著認知活動的情感體驗。元認知監(jiān)控是主體在進行認知活動的全過程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作為意識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自覺的監(jiān)控和調節(jié),以達到預定的目標。其中,元認知監(jiān)控是元認知的核心成分,它是學習成功的關鍵。我們對江蘇省揚州市中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中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時元認知整體水平表現(xiàn)低,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四方面。
1.不能很好地計劃或定位自己的學習
網絡學習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學生享有空前的自主權。它沒有強制學生貫徹某學習日程。這就需要學生依據(jù)自身的認知水平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并根據(jù)學習進程將目標分解成子目標繼而為之努力。中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時往往在網絡中迷航,不清楚當前學習位置,不能很好地使學習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因此學習的進度和效率得不到保證。
2.不能自覺地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網絡學習中由于師生分離,大部分課程都要依靠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因而恰當?shù)膶W習方法和策略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學生網絡學習時大都僅僅是看課件,不善于利用各種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不能積極主動地尋找更多有關的信息,不能與同伴和教師進行網上討論交流,致使知識零亂地堆積在腦海里,學習效率低下。
3.缺乏對學習的有效監(jiān)控
元認知監(jiān)控、調節(jié)是決定各種認知活動效率的主要因素。監(jiān)控其實很大程度就是一種暗示信息,即讓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比如,“這樣學習是否節(jié)省時間”、“下一步該學習什么內容”等。根據(jù)從監(jiān)控中所獲得的信息,學生就可以對學習過程予以改善和調節(jié)。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不能取得和分析反饋信息,不能及時調節(jié)自己的認知過程,學習的盲目性、沖動性較大。
4.缺乏對學習的評價、反思
“反思”是對自身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和檢驗的過程。反思不僅僅是對學習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是深究學習活動中所涉及的知識、方法、思路、策略等。絕大多數(shù)中學生在進行網絡學習時缺乏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的習慣。
二、網絡學習中訓練學生元認知能力的策略
我們應該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元認知能力——即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網上學習,這是提高網絡學習質量最為重要的途徑。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元認知訓練,可以提高他們的元認知水平。在網絡學習中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具體策略如下。
1.進行元認知理論介紹
要在網絡學習中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必須讓學生對元認知理論有所了解??梢栽诰W頁設計中開辟專欄介紹元認知理論和元認知的訓練方法,讓學生深刻認識培養(yǎng)元認知能力的重要性。同時,還要介紹常用的學習策略,使學生知道各種策略的特點、使用方法以及適用范圍。另外,還必須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為做到這一點,需要配以考查學生特點的各種測驗,如一般能力測驗、特殊能力測驗、認知風格測驗等,讓學生通過測驗對自身心理特點有較明確的認識。
2.幫助學生建立課程學習計劃和目標
網絡教學平臺應該從方便學生自主學習的角度設計,能夠讓學生自己制定學習目標、擬定學習計劃以及自己確定學習進度等。因此,有必要設計一個模塊對網絡課程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使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方法有一個基本了解,清楚該學什么及如何學。
3.加強網絡學習過程中的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jiān)控
元認知體驗是指主體在從事認知活動時所產生的認知體驗和情感體驗。它是推動學習者進行元認知監(jiān)控的力量,可以有效地強化、補充、修改和刪除原有的元認知知識。
元認知監(jiān)控是元認知的核心,它一方面集中表現(xiàn)在借助元認知體驗,運用元認知知識對認知活動不斷進行積極、自覺的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另一方面又使學習者產生更豐富的元認知體驗,獲得更多的元認知知識。
首先,知識點要進行導航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要求設計者設計不同的學習內容與課程標準。確定知識點之后,還應根據(jù)知識點間的邏輯關系確定其先行、后繼關系,即哪個知識點的學習應在前,哪個是以前一個知識點的學習為基礎的。這能避免學習者迷航于龐大的課程單元中,有助于學習者清楚自己的學習位置,獲得良好的元認知體驗。
其次,在問題設計中要設置智能標記,提示學生在此處進行一些自我提問和自我解釋的活動。這樣,有利于學生積極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活動,并能促使其采用一定的學習策略。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良好元認知體驗產生的過程。
再次,由于學習起點和學習風格的不同,網絡學習系統(tǒng)應提供不同的學習策略供學生選擇。學習起點低的學生可以跟隨網絡中的課程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學習;學習起點高的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學習。系統(tǒng)全面的學習必須強行要求學生通過每一個知識的測試,并依據(jù)每個知識的測試結果來進行動態(tài)記分并給予反饋,對學生的成功進行鼓勵,對失敗進行及時補救。對于自己選擇學習,網絡學習平臺應允許學生從知識點的樹形目錄中進行選擇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從任何級別的索引中選擇學習內容。這兩種學習策略可交替進行,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自我選擇意識,又增強了元認知體驗,提高了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完成后的評價、反思
網絡學習評價方式的設計,是發(fā)展和提高學生元認知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設計理念應該是過程性評價。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及時反省和及時糾正。
對于網絡教學平臺而言,應能自動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目標及其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給出進程分和質量分。進程分是學生掌握知識點(通過了系統(tǒng)提供的知識點的測試)的個數(shù);質量分是系統(tǒng)根據(jù)學生前面的學習情況給出的評估,它用來提示學生學習進度是否合理、學習目標是否恰當。學生據(jù)此可了解和評價自己當前的學習情況,及時回顧和反思先前的學習,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獲得元認知體驗。
對于教師而言,必須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的管理支持功能,如記錄用戶注冊信息、出勤統(tǒng)計、學習記錄、學習進度、學習路徑及使用資源庫的情況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通過學生作業(yè)、在線答疑、師生討論等形式與學生進行交互,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反饋,使學生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進度和學習方法,促進其元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玉峰,潘冬花.從元認知的角度分析高中數(shù)困生的成因及其轉化[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06(1).
[2]陳衛(wèi)東.試論網絡教育中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05(4).
[3]胡佳怡.智能化網絡教學中元認知及其培養(yǎng)[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04(3).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