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 措
瑞典將中文加入高中語言選修課
瑞典聯(lián)合政府中的自由黨將在11月黨內委員會議上提議進行語言課程改革。
自由黨就語言課程的改革提出兩項建議,第一,建議將英語列為小學必修課程。第二,建議將中文加入瑞典高中語言選修科目。目前,選修科目包括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教育部部長兼自由黨主席說,目前歐洲語言仍是學校所提供的主要語言選修科目,但瑞典若要在21世紀維持國際水平,應將其他語言納入學校教育課程以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中文是相當重要的語言,中國未來將成為瑞典重要的經濟貿易伙伴。因此,自由黨主張將中文納入高中語言選修項目。
瑞典教育部部長說,若通過將中文納入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建議,下一步就要調整師范教育內容以配合高中中文課程的師資培養(yǎng)需求。這項教育改革過程將非常漫長,從通過建議到每所高中都能提供學生中文課程需要10年~15年時間。
(瑞典《瑞典日報》2009年10月18日)
英國職業(yè)規(guī)劃從娃娃抓起
英國政府于10月26日推出一項職業(yè)指導計劃,向英國小學生提供職業(yè)信息,并讓他們體驗大學校園生活和企業(yè)工作環(huán)境。這項計劃旨在使小學生盡早找到各自興趣所在,擴大他們的視野,激發(fā)普通家庭孩子的上進心。
英國薩頓基金會的一項調查顯示,2008年,15歲~16歲青少年接受過正式職業(yè)規(guī)劃培訓的只有55%,而這個數字在1997年高達85%。
英國兒童、學校和家庭部大臣埃德·鮑爾斯稱,職業(yè)規(guī)劃需要進行根本性改變,也就是需要提前職業(yè)教育開始的時間,從上小學的娃娃抓起。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鮑爾斯的話,“我們知道,相對于在7歲~9歲就接受相關教育的孩子而言,14歲開始思考這些問題已太晚。”
一些學生由于家境貧寒,往往覺得上大學或從事某項職業(yè)遙不可及。該計劃也意在讓這些孩子知道可以達到何種目標,從而為他們上高中選科目打下基礎,并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
英國兒童、學校和家庭部表示,職業(yè)指導計劃將在7個地區(qū)的38所學校進行試點,目的是鼓勵學生在小學期間就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目標。
(法國路透社 2009年10月26日)
巴拉圭將義務教育由9年延長至12年
巴拉圭教育部長里亞特在10月5日的內閣會議中建議由政府提出憲法修正案,將現行的9年義務教育制度延長至12年,計劃于2011年開始實施。但由于各部門意見不統(tǒng)一,因此會議并未就該項提案做出結論。
為強調12年義務教育的合理性,巴拉圭教育部在會上提出了若干數據作為佐證,例如,目前巴拉圭15歲~17歲青少年的中學就讀率只有41%,其中僅65%完成中學教育。教育部估計,如果公立高中免費入學措施獲得實現,包含注冊、制服、書包、文具、課本、實驗室耗材及課外活動等必要花費,城市地區(qū)及鄉(xiāng)村地區(qū)的學生每年可分別節(jié)省70萬巴幣(140萬美元)和38萬巴幣(76萬美元)。
(巴拉圭《最新消息報》2009年10月5日)
哈佛大學將中文藏書制成電子版
10月9日,來自哈佛燕京圖書館和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代表簽署了協(xié)議,將哈佛大學5.1萬多本中文藏書制成電子圖書。所有這些珍貴書籍都存放在哈佛燕京圖書館。
哈佛技術人員一直在設計新設備,為將在2010年1月開始的這個項目做準備,此項目將持續(xù)6年。
(美國《美聯(lián)社》2009年10月9日)
英國高等教育“助長”地區(qū)發(fā)展失衡
一項最新調查表明,越來越多在英國貧困地區(qū)長大的大學畢業(yè)生,畢業(yè)后涌向倫敦謀求發(fā)展,而沒有選擇造福鄉(xiāng)里。
調查發(fā)現,2005年~2008年,來自貧困地區(qū)已取得大學學位、且處于工作年齡的人口比例正在下降,與富裕地區(qū)的情況截然相反。
不僅如此,來自貧困地區(qū)的大學畢業(yè)生中只有少數人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工作,這進一步導致英國部分地區(qū)極度缺乏高素質人才。
英國大學與學院協(xié)會的調查顯示,得益于政府近年來的擴招政策,2005年~2008年,每個國會選區(qū)具有大學學歷的青壯年比例從26.6%上升到29%。
里士滿地區(qū)擁有高學歷的青壯年人口比例,在過去3年中增長了12%,增至63.61%,而伯明翰地區(qū)卻只增加了9.91%。
英國大學與學院協(xié)會負責人薩利·亨特說,教育對人口遷移、解決貧困和拓展人生發(fā)展機遇起著關鍵作用。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容易成為健康、富有和活躍的公民。調查顯示,教育差距正在因為人們的地理位置差異而變得越來越大。
(英國廣播公司 2009年10月21日)
美國擇校制突破學區(qū)限制
在學區(qū)制下,家長無法隨意為其子弟選擇就讀學校,美國許多公立學校也有恃無恐,使得教學質量堪憂,還成為美國公立學校教學效果長期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面對如此窘境,美國一些州政府提供學校選擇計劃,突破學區(qū)制的框架,讓家長有機會替孩子選擇合適學校。
華盛頓的哥倫比亞特區(qū)實行“機會獎學金計劃”,為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教育券,讓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華盛頓的私立學校就讀。家庭收入低于聯(lián)邦貧窮線185%的學生,即家庭年收入低于39 220美元的四口之家,每名學生每年最高可得7 500美元。以2008-2009年度為例,華盛頓地區(qū)共有1 715名學生獲得這項補助,并轉學至49所私立學校。這些學生家庭的平均收入為22 736美元,低于聯(lián)邦政府規(guī)定的標準。
中西部的威斯康星州和俄亥俄州也有類似計劃。威斯康星州的密爾瓦基市采取了“密爾瓦基家長選擇計劃”。該計劃早在1990-1991年度開始,提供學生選擇轉讀該市私立學校的補助金。
俄亥俄州政府實行“教育選擇獎學金實驗計劃”,允許在公立學校就讀且長期表現不佳的孩子轉學到私立特許學校。獎學金以消費券形式發(fā)放,每年數目不多,在符合資格的10萬名學生中,只有1.4萬個名額,金額從4 250美元~5 000美元不等。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市設有“獎學金與家教計劃”,該州從幼兒園至8年級階段家庭困難的新生均可參加。
(美國聯(lián)邦教育部網站 2009年9月4日)
越南將公布設立大學院校核準權限修訂案
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于10月3日公布設立大學院校核準權限修訂案。副總理兼教育和培訓部部長阮善仁提議,設立大學院校的權限應分為三個步驟。第一,由國家總理在各大學的網絡規(guī)劃基礎上批準成立大學的主張;第二,由教育培訓部部長決定各個大學校院的設立;第三,核準各大學的培訓活動。
越南兒青文教委員會對于把所有權限都交由教育和培訓部部長將使更多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大學院校紛紛成立的嚴重情況,表示擔憂。
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陳世旺表示,如果已有高等大學網絡規(guī)劃設立的條件,教育和培訓部部長可以做出決定,不一定要由總理批準。因此,為便于責任歸屬,應由部長決定大學的成立,并核準其教育培訓活動。
越南經濟委員會荷文賢稱,應先衡量大學之間的分類,再決定大學成立的權限。對此問題,阮善仁部長與兒青文教委員會姚仲詩主張,如果政府要特別投資大學院校,就應根據規(guī)程的三個步驟實行。
(越南《青年日報》2009年10月3日)
2010年日本將廢除教師執(zhí)照更新考試制度
日本教師執(zhí)照更新考試制度是3年前自民黨安倍晉三擔任日本首相時制定的,規(guī)定全國所有幼兒園至高中老師的各級學校教師執(zhí)照必須每10年更新一次,并且必須在更新時參加教師執(zhí)照更新考試,考試成績通過才發(fā)給新執(zhí)照。該制度自2009年春季開始實施,其目的是強化教師素質,提升教學質量,淘汰不稱職的教師。
民主黨于2009年9月執(zhí)政后,要求各省重新將舊政權推動的各項計劃與業(yè)務分類。因此文部科學省于10月13日開會做出決定,從2010年春季開始廢除教師執(zhí)照更新考試制度,過去凡未參加教師執(zhí)照更新考試的教師所持執(zhí)照仍然有效。相關法令將于2009年11月提交國會通過后實施。
(日本《朝日新聞》2009年10月13日)
2010年日本將停止全國性學力測驗
改為抽樣測驗
日本文部科學省大臣川端達夫10月9日宣布, 2010年小學6年級和中學3年級的全國學生學習狀況調查——全國性學力測驗將被停止,改為抽樣測驗。
川端達夫認為,全國性學力測驗容易造成學校之間的激烈競爭,所以改為抽樣測驗。雖然全國性測驗令日本全國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但是每次測驗須花費60億日元,抽樣測驗同樣可以達到預期效果。想要了解學生學習程度,應該多考幾科,因此,預計2010年不只語文和數學會采取抽樣測驗,其他學科及其他年級的學生也都會成為抽樣測驗的對象。
(日本《朝日新聞》2009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