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亮
【摘 要】《金瓶梅》的作者絕對不可能是王世貞,而是王世貞的仇家。王世貞在文壇上有兩大著名仇人,一個是謝榛,一個是徐渭。徐渭作《金瓶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關(guān)鍵詞】金瓶梅王世貞謝榛徐渭
從《金瓶梅》誕生到現(xiàn)在四百多年,學者基本都知道書里面影射了嚴嵩,因此很多人相信《金瓶梅》的作者是嚴嵩的仇家——王世貞,這是順理成章的。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鄭振鐸、吳晗等否定王世貞為《金瓶梅》的作者,戳破了一些戲劇性的傳說,其實并沒有動搖“王世貞說”的根基。如今我從《金瓶梅》文本出發(fā),決心對“王世貞說”直搗中堅,從根本上推翻它。
《金瓶梅》誕生之初,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五《詞曲》“金瓶梅”條中提出了一條重要結(jié)論:“(《金瓶梅》)指斥時事,如蔡京父子則指分宜,林靈素則指陶仲文,朱面則指陸炳,其他各有所屬云?!边@個結(jié)論普遍認為是可靠的。既然如此,《金瓶梅》同時用宋徽宗影射明世宗(嘉靖皇帝),這一點沈德符心知肚明不敢說?!捌渌饔兴鶎僭啤?,這就很值得后人去考證了。我雖然才疏學淺,但也發(fā)現(xiàn)了《金瓶梅》影射了嘉靖年間的贈兵部尚書王忬和宣大總督楊順。
我們先來看看《金瓶梅》是怎樣影射“王尚書”和“楊提督”的。第十七回寫到西門慶正在和李瓶兒通奸,仆人玳安來報信,說大事不好,女兒女婿都從東京逃回家了,西門慶只好回家。親家陳洪寫了一封信,報告大事不妙,信中說:“茲因北虜犯邊搶過雄州地界,兵部王尚書不發(fā)人馬,失誤軍機,連累朝中楊老爺俱被科道官參劾太重。圣旨惱怒,拿下南牢監(jiān)禁,會同三法司審問?!睆倪@里可以看到,王尚書和楊提督都下了監(jiān)獄。西門慶立即打探消息,從邸報上看到了宇文虛中的舉報信“王黼貪庸無賴,行此俳優(yōu)。蒙京汲引,薦居政府。未幾,謬掌本兵。惟事慕位茍安,終無一籌可展。乃者,張達殘于太原,為之張皇失散。今虜之犯內(nèi)地,則又挈妻子南下,為自全之計。其誤國之罪,可勝誅戮?楊戩本以紈褲膏粱,叨承祖蔭,憑籍寵靈,典司兵柄,濫膺閫外。大奸似忠。怯懦無比?!?,還有抄寫的圣旨,上面寫道:“蔡京姑留輔政。王黼、楊戩便拿送三法司,會問明白來說。欽此欽遵!”最后是處理意見“續(xù)該三法司會問過,并黨惡人犯王黼、楊戩本兵不職,縱虜深入,荼毒生民,損兵折將,失陷內(nèi)地,律應(yīng)處斬?!蓖跎袝?、楊提督都判了死刑。接著第十八回《來保上東京干事陳經(jīng)濟花園管工》“單表來保來旺二人上東京打點,朝登紫陌,暮踐紅塵,饑餐湯飲,帶月披星。有日到東京進了萬壽城門,投旅店安歇。到次日街前打聽,只聽見過路人風里言風里語,多交頭接耳,街談巷議。都說兵部王尚書昨日會問明白,圣旨下來,秋后處決。”徽宗皇帝已經(jīng)下了命令,兵部王尚書非死不可了。從后面第六十六回中翟謙信中提到“楊老爹前月二十九日卒于獄”來看,楊提督還活了幾年,死于牢中。
要是認真讀一讀《宋史》和《明史》,就知道這里絕對不是在諷刺宋朝的奸臣王黼和楊戩。
我們來看看《宋史·列傳第二百二十九· 佞幸》,王黼擔任過戶部尚書,主要以貪污搜刮而有名,卻從來沒有擔任過兵部尚書,也沒有指揮過什么戰(zhàn)役,靖康元年(1126年)被開封府尹聶山派出的武士暗殺于鄉(xiāng)村,而不是被徽宗皇帝斬首于東京,欽宗皇帝剛剛上臺,還諱言此事。再來看看《宋史·列傳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三》,楊戩是一個宦官,歷任各鎮(zhèn)節(jié)度使,官至太傅,善于搜刮,也沒有指揮過什么戰(zhàn)役,宣和三年(1121年)善終,“贈太師、吳國公”,而絕對不是狼狽的死在獄中。
我們再來看看《明史·列傳第九十二·王忬》,王忬進士出身,嘉靖年間任右僉都御史、浙江巡撫、右副都御史、大同巡撫、兵部右侍郎、薊遼總督等職務(wù),參加了抗擊蒙古、倭寇的一系列戰(zhàn)役,敗多勝少,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因為灤河失守,觸怒了嘉靖帝,嚴嵩不救,第二年冬天被斬首于北京。十年后平反,贈兵部尚書。明代賀復(fù)征《文章辨體匯選》中有馮琦的《王世貞父右都御史贈兵部尚書王忬誥命》。
楊順《明史》無傳,但材料不少,是嘉靖年間臭名昭著的嚴嵩死黨。從《明史·世宗二》、《明史·列傳第七十四·許論》《明史·列傳第九十七·沈錬》《明史·列傳第九十八·吳時來》《明史·列傳第一百八·舒化》《明史·列傳第二百十五·外國八·韃靼》等可以看出,楊順也是進士出身,投靠嚴嵩,官運亨通,任兵部左侍郎、右僉都御史、宣大總督等職務(wù),懦弱無能,貪婪狠毒,殺民冒功,殘害忠良,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因為軍事失敗觸怒嘉靖帝,被逮捕,由于嚴嵩保護,被判處流放。十年后被重新逮捕,判處死刑,死在牢中。
所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金瓶梅》明明白白影射明朝嘉靖年間的贈兵部尚書王忬和宣大總督楊順了。沈德符為什么不明說呢?大概因為王忬已經(jīng)平了反,王忬的兒子王世貞又是當時文壇的領(lǐng)袖,不能亂說啊。但是我們可以說《金瓶梅》的作者絕對不是王世貞了。如果是王世貞親手作《金瓶梅》,不論古今,恐怕都要被人罵成“喪心病狂”了。王世貞也確實是一個孝子,父親坐牢時拼命挽救,父親被殺后深受打擊。在換了皇帝后,王世貞兄弟立即為父親申冤平反。正是因為王世貞在明朝中期文壇顯赫的地位,一般文人都不會揭露這個巨大的傷疤,反而是掩飾事實。比較有名的是李攀龍的《挽王中丞》:“司馬臺前列柏高,風云猶自夾旌旄。屬鏤不是君王意,莫做胥山萬里濤?!彼淹鯊蟊瘸晌樽玉?,極其忠誠,極其冤屈。只有王世貞的仇家才往王世貞的心靈傷疤上撒鹽,直通通記錄“兵部王尚書”的悲慘下場,比如《金瓶梅》的作者。那么,這位仇家是誰呢?
王世貞在文壇上有兩大著名仇人,一個是謝榛,一個是徐渭,分別見《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三》和《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六·文苑四》。
謝榛暫且不論,下面我們看看《徐渭集》中徐渭對王世貞的攻擊。
《徐渭集》143頁《廿八日雪》(時棉被被盜)中寫道“昨見帙中大可詫,古人絕交寧不罷?謝榛既與為友朋,何事詩中顯相罵?乃知朱轂華裾子,魚肉布衣無顧忌。即令此輩忤謝榛,謝榛敢罵此輩未?回思世事發(fā)指冠,令我不酒亦不寒。”徐渭痛快淋漓的揭露了王世貞、李攀龍等人富貴易友的丑陋行為。這里徐渭認為:謝榛年紀大了,還是布衣身份,不敢直接回擊王世貞、李攀龍等人的侮辱,你不罵我替你罵。
徐渭對王世貞的厭惡是全方位的?!缎煳技?55頁有《九馬圉人圖,二圉醉瀕墮》(王元美為太仆卿時刻《穆王八駿圖》,形如蝘蜓),嘲笑王世貞畫的馬瘦得和壁虎差不多。
嚴嵩和楊順也是徐渭的仇人,徐渭的姐夫沈錬就是慘死在他們手里,這一段歷史十分有名,我就不多說了。徐渭恨他們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徐渭作《金瓶梅》影射嚴嵩、楊順、王忬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結(jié)論:《金瓶梅》的作者絕對不可能是王世貞,而是王世貞的仇家。王世貞在文壇上有兩大著名仇人,一個是謝榛,一個是徐渭。徐渭作《金瓶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參考文獻:
[1]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中華書局,1959.
[2]新校點本金瓶梅詞話.戴鴻森校點.香港中國圖書刊行社,1986.
[3]徐渭集.中華書局,1983.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