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才 郇林森 劉啟發(fā) 姜 飛
摘要針對東??h設施蔬菜生產實際,提出東??h日光溫室建造的技術意見,包括日光溫室建筑設計原則、日光溫室建造設計方案、日光溫室基本參數(shù)設計及安裝、修建輔助設備等。
關鍵詞日光溫室;建造技術;江蘇東海
中圖分類號S62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4-0090-01
東??h地處南北半球交接處,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光照充足,有效積溫達1 230℃,氣候溫和,非常適宜發(fā)展日光溫室、大棚等設施蔬菜生產。近幾年,隨著全縣高效農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設施蔬菜作為東??h高效農業(yè)的主要組成部分,種植面積達2.67萬公頃,為實現(xiàn)農民增收作出了一定貢獻。為了進一步提高東??h設施蔬菜生產水平,加大新設施、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力度,提高生產規(guī)模和檔次,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生產效益,全面促進設施蔬菜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就日光溫室的建造提出以下技術意見。
1日光溫室建筑設計原則
溫室總體尺寸:溫室由長度、跨度、高度組成一定的空間。后墻高度和后坡仰角應根據(jù)操作空間要求和氣候條件確定。為便于操作,溫室長度不宜大于100m,面積以小于667m2為宜。
2日光溫室建造要素
(1)方位角。建造溫室時,要求坐北朝南,東西走向,正向布局,盡可能延長日照時間。在具體實施時,為了充分利用上午的光照時間,方位角南偏東5°即可。
(2)高度(矢高)。實踐證明,矢高一般在3.5m左右較好。
(3)跨度。矢高3.5m左右的日光溫室,合理跨度一般8.5~9.0m(外跨)。
(4)長度。日光溫室兩側山墻在溫室內造成的遮陽陰影面積,在溫室內屬弱光照區(qū),即低產區(qū)。溫室越長,兩側山墻內造成的遮陽陰影對作物造成的損失越?。粶厥以蕉?,造成的損失越大。一般日光溫室的建造長度控制在50~80m之間為宜。
(5)厚度。指日光溫室墻體的厚度和后屋面的厚度。①墻體厚度:通過試驗和多年生產實踐證明,東??h日光溫室墻體厚度一般在0.5m以上,即可達到降低熱傳導、提高溫室保溫性能的要求。如用大磚建造,中間必須有填充物,同時保證墻體厚度在0.6m以上。②后屋面厚度:為了提高日光溫室后屋面載熱、保溫和耐用效果,后屋面一般選用內、外2層水泥預制板,中間用稻草、麥草或其他作物秸稈作保溫隔熱層。
(6)角度。指后屋面的仰角和前屋面的太陽光入射角。①后屋面仰角:日光溫室后屋面和后墻體的交角為90°+45°或50°,也就是說形成了135~140°的交角,后屋面對后墻體幾乎不能造成陰影面。冬至前后,后屋面和后墻體同樣可有太陽光照射,容易提高后屋面和后墻體的溫度,提高溫室性能。②前屋面太陽光入射角:從作物光合強度及最佳光合作用時段看,早上即日出至正午是光合作用最活躍的時候,這段時間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和理想的溫度環(huán)境。根據(jù)生產實踐,東??h日光溫最佳采光時段,合理采光屋面角應為22~23°。
(7)建筑材料。日光溫室建設所用的材料本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其材料規(guī)格的選用直接影響著建筑造價的高低。①墻體:高標準日光溫室一般選用磚墻(實心磚或水泥大磚)。②后屋面:在骨架上一般選用內、外2層水泥預制板,中間用稻草、麥草或其他作物秸稈作保溫隔熱層。③前屋面:骨架有3種形式,一是竹木骨架;二是水泥骨架;三是鍍鋅管或鋼筋架,該骨架材料有上沿管材和下沿管材,骨架內高40cm到底角均勻收縮至25cm,與后屋面作一個整體,骨架間用Φ10~12的鋼筋人字型焊接。東西向架設鋼絲,間距50cm。
(8)透明覆蓋材料。前屋面用透明材料覆蓋,越冬茬栽培一般選用多功能聚氯乙稀長壽無滴膜,適用于黃瓜、番茄、辣椒等作物栽培使用。目前冬春季節(jié)推廣使用的醋酸乙稀三層共擠多功能復合膜,兼具防滴、防霧、防老化作用,值得大力推廣。
(9)保溫覆蓋材料。夜間在前屋面透明覆蓋材料上再覆蓋1層保溫材料,降低熱損失。一般選用稻草草簾,規(guī)格為長12m、寬1~1.2m,用7道底繩編制,編制要緊密,厚度不低于5cm。外面再加蓋1層塑料防雨膜。也可購買保溫被覆蓋,但成本較高。
3日光溫室基本參數(shù)設計
(1)矢高。矢高3.5m
(2)跨度??缍龋ㄍ饪纾?.5~9.0m。
(3)前屋面。傾角:上沿12~14°、中部22~23°、前坡26~30°、前坡角35~40°;鋼架結構和水泥骨架,每1m 1道,或每3m 1道,中間加2道竹竿。金屬骨架按圖紙繪制的前屋面傾角弧度制作。東西向鋼絲間距50cm,應拉緊。
(4)后屋面。仰角:135~140°;后屋面形式:采取短后坡式,坡長1.4~1.8m,垂直投影1m;后屋面厚度:后屋面中部草層厚度為20~30cm,外加2層水泥預制板(內外各1個)。
(5)墻。高度:2.5m;后墻厚度:0.5m以上;后墻建造可用磚塊:1cm內粉+24cm磚+24cm磚+1cm外粉;如用水泥大磚,中間要有填充物,同時保證墻體厚度在0.6m以上。
(6)山墻。高度:最高點3.5m,前坡和溫室前棚面弧度一致;山墻建造可用磚塊:1cm內粉+24cm磚+24cm磚+24cm磚+1cm外粉。
(7)后沿。設1排立柱或不設立柱,平面開間3m,立柱間距3m。
(8)間隔距離。集中連片建造的溫室,為防止相互遮蔭,前后棟間隔距離應不小于溫室高度的1.6倍至后屋面投影寬度(5m)。
4安裝、修建輔助設備
主要包括:①灌溉系統(tǒng);②作業(yè)間(耳房);③卷簾機;④反光幕;⑤蓄水池;⑥防寒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