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一珉
識字課型可以分為集中識字類和分散識字類。其中,集中識字類又可以分為韻文識字課型,轉盤識字課型,形近偏旁識字課型等。識字課型還可以分為識字復習課型,識字活動課型,單元識字課型等。本文著重探討“韻文識字類課型”的研究。
一、“韻文識字類課型”的價值追求
蘇教版教材十分重視多識字、快識字,創(chuàng)造性地編寫了“韻文識字”教材,即將原本不相關的漢字置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巧妙地將抽象的文字與具體的意義緊密相連。編織成圖文并茂的韻文,表現(xiàn)出很強的形象美、音韻美、意蘊美。以此研究的韻文識字課型,意圖達成三方面的價值追求:一是在教學中多角度地把漢字的知識結構與學生識字的方法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xiàn)“教結構——用結構”的長程課堂教學結構,形成韻文識字常規(guī):二是充分挖掘教材一專多能的育人價值,突出識字寫字的首要功能,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享受審美情趣,為學生進入閱讀打好基礎;三是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誦讀和書寫中培養(yǎng)識字能力,體驗漢字的音美、形美、情美,感受漢字魅力,生發(fā)主動識字的愿望。
二、“韻文識字類課型”的教學內容
韻文識字課型集中體現(xiàn)在低年級,教材內容可以統(tǒng)籌為一個鮮明的主題,譬如二年級上學期有四篇韻文教材。主題分別是“金秋水鄉(xiāng)”、“國慶大典”、“冬天”、“可愛的祖國”。
此類課型分四個學期體現(xiàn)學生識字的能級水平,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綜合提升識字教學的價值。一年級上學期學生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掌握自學一個字音、形、義的過程,介紹漢字的起源、演變等知識,產(chǎn)生喜愛漢字的情感。一下級學生讀生字能做到“一口呼”,掌握多種識字方法,學會同桌學習生字,在字源追蹤和漢字書寫中學好偏旁,加深感受漢字文化。二上級學生能自學一串生字,簡化識字過程,學會音序查字法,初步掌握字義工具,在誦讀課文和觀察聯(lián)想中理解字義,培養(yǎng)語感,受到美的熏陶。二下級學生能突出重點有選擇識記難認的字,簡化識字過程,學習部首查字法,在誦讀和聯(lián)想中感受生活的美好,逐步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激發(fā)學生對漢字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三、“韻文識字類課型”的過程結構
韻文識字課型的一般流程是:
(一)定向積累,主題交流。定向積累是積累知識,調動情感的課堂熱身活動。往往是與教材有關的“詞語百寶箱”的積累,對對子等。主題交流是為了了解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和障礙點,進行開放性的教學。
(二)創(chuàng)設情景,語境識字。在開放性的教學活動中,結合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利用多媒體課件,捕捉利用識字資源,在動態(tài)生成中學習生字。如教學“貝”字時,先呈現(xiàn)色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的貝殼,再展示“貝”的象形字,從字源中了解“貝”字的形和義的聯(lián)系,讓學生從小就心懷一顆“中國漢字”的種子。
(三)誦讀詞串,想象入境。教學時要重視詞語之間的停頓和整個詞串的節(jié)奏,在人情人境的誦讀中,產(chǎn)生“聲像同步”,在識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和諧發(fā)展。
(四)聯(lián)想識字,分類交流。韻文中的生字都出現(xiàn)在具體的語境中,教師自然地引導學生邊想象邊識記,“你有什么好的記字方法”會激發(fā)學生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在交流生字時,也要形成識字鏈,從“單個交流”走向“分類交流”,可按漢字結構、造字法洞音字、同偏旁、趣味識字等分類交流,也可按學生以前會的和新學會的等方式交流,其他學生借鑒并補充更好的識字方法。采用這種方法,當遺忘某個字時,學生可通過聯(lián)想語境重現(xiàn)生字,保證漢字鞏固率。
(五)當堂反饋,拓展延伸。生字要當堂書寫,當堂默寫,了解個體和群體的情況,捕捉生成資源進行再次利用,并讓學生總結學習心得,以達到鞏固的目標。拓展延伸可照課文“編創(chuàng)詞串”,在課外找相關的資料,制作“識字卡”等。
四、“韻文識字類課型”教學的注意事項
韻文識字教材往往是一個大主題帶有12個內涵豐富的詞語和一連串生字,這些都帶給教師無限的創(chuàng)造空間,那是不是每一個生成點都可成為教學內容呢?顯然,我們在實施課型時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精選教學內容,這種課型的重點是“識字”,要清晰地認準漢字,不要把識字課上成識詞課;要明確年段目標,不要把識字、觀察、思維、說話的時間平均分配,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錯過識字的最佳時機;不要把識字與寫字分家,要識寫結合,以識促寫;也不要把識字與游戲混為一談,課堂熱熱鬧鬧,課后收獲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