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
有一次,我問青年教師:你是否知道教學樓里有多少廁所?每層樓有多少坑位?有位男教師脫口就報了出來:每層樓有男廁兩個,共有便坑18個,便池2個。問這個問題,是想到這層樓共有11個班,男生約380人,課間男廁所會比較擁擠。據(jù)說女生如廁更不方便。
學校畢竟是學校,不可能把廁所設置得像家里一樣方便。但學校無小事,能否考慮到學生的具體難處,能否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則體現(xiàn)著教育者的修養(yǎng)。中國的中小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很長(每周學習時間之長可能已居世界第一),因此對生活在學校的學生而言,廁所就顯得很重要。
一般學校,早晨7點鐘就上早讀,有些同學匆匆用餐,來不及如廁;路途遠的同學路上需要四五十分鐘,剛進教室鈴聲就響了,如果這時候他想去洗手間,會很矛盾,萬一教師過于嚴格,他會有很大的精神壓力。他的選擇常常是忍著,40分鐘或45分鐘一節(jié)課,他一定很難受,下課鈴聲響起后教師再拖上一兩分鐘,待喊過“老師再見”,趕到廁所,便坑那里很可能已經(jīng)有兩三位同學在排隊了!課間休息只剩三五分鐘,沒準他只能再忍一節(jié)課了,而可怕的是,下一次課間可能依舊擁擠!學生上課憋不住,向教師提出去洗手間,教師應當同意,而且不必問原因,更不能諷刺挖苦。我的經(jīng)驗,學生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當眾提出這個請求的。
有些教師對待學生態(tài)度比較生硬,他會覺得這位學生妨礙了他上課,會認為學生沒有利用好課間10分鐘,他甚至會認為學生習慣不好,總之,即便他“恩準”,也非要讓學生付出點尊嚴作代價。我上小學四年級時,正逢所謂“三年困難時期”,班上有位留級的同學,廣東人,身材高大,坐在最后一排。有次上數(shù)學課,她舉手要去廁所。
數(shù)學教師叫她站著,問:“為什么就你事多?你昨天吃了什么好東西?”問了三五遍,女生委屈得哭了。雖然有少數(shù)學生嬉笑,但大部分同學很安靜,大家同情她。趁她去廁所時,數(shù)學老師告訴大家:“她爸爸是廚師,家里吃得好,大概爸爸帶剩菜給她吃,油水多,所以拉肚子了?!焙髞砟俏慌诎嗌辖?jīng)常被同學挖苦,過得很不好。多年以后,有非人告訴我那位數(shù)學教師退休后的情況,我就想起了她的庸俗。她可能根本沒想到她的學生會記得這件事。
她的無聊和庸俗,曾給一位女孩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僅僅是因為這個女孩在她的課上要上一回廁所。再往前看,在小學低年級,在幼兒園,孩子們排便更是一件比較大的事,教師不可漠然視之。據(jù)我的經(jīng)驗,很多孩子的心理恐懼都是在寄宿制幼兒園時形成的。
特別是到了晚上,老師怕孩子尿床,也為了讓孩子不起夜,強迫他們?nèi)胨耙欢ㄒ綆ヒ淮?,這就人為地造成部分孩子心理緊張,不能安睡,而且這種強迫癥有可能伴隨他好多年??吹綄W生平時上課不敢多喝水,就感到中國學生特別可憐。懂行的教師都應當知道,對孩子們的健康來說,水,是多么重要!中國學生的體育鍛煉本來就比較少,健康不達標的比例很高,少喝水或無法喝水更是雪上加霜。
學校必須有紀律教育,學校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只是這一切應當以人為本。比如,學校不要過多地追求建筑的“高、大、洋”,而是要切實把廁所建好、管好,方便學生,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教師上課不要拖堂,低年級的教師能經(jīng)常提醒學生及時如廁,課上允許學生在特殊情況下自行從教室后門去“方便”而不必報告……我們很多教師一直是這樣做的,并沒有出現(xiàn)不好的結(jié)果。我們應當相信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