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臘阿娜
云南省老作家張昆華剛剛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散文集,我們把它稱之為上海飛來《云南的云》。這是作者繼香港出版《云雀為誰歌唱》之后的又一本散發(fā)著春天氣息的新著。
封面是張昆華含笑仰望藍天隨風飄揚的云南的云;還有出版社關于本書作者的兩句宣傳詞:“詩歌、散文、小說都寫得好,有不少作品榮獲全國性大獎、譯成多種外文、入選多種經(jīng)典,被譽為文學‘三頭鳥;美感、情感、質感各具特色,有30多部著作映象七彩云南、香格里拉、茶馬古道,被喻為藝術‘三眼井……”從中能概知這本散文集的文學的和藝術的特色了。
這就吸引人翻開書頁讀下去。讀著讀著,一種久違了的閱讀興趣,會從眼前心底和字里行間油然而起,仿佛在感悟這一篇篇散文的同時,也就觸摸著云南的一朵朵“云”了。可以說這是散文的“云”或“云”的散文。
第一是“云”的人文特征。無論是寫瀘沽湖畔的摩梭風情,或是寫紅河岸邊的彝族秘史;無論是寫西盟山阿佤人的木鼓傳奇,或是寫瀾滄拉祜族、哀牢苦聰人的社會生態(tài);還有寫滇西悲壯的抗日戰(zhàn)爭以及昆明新城建設中的文物古跡保護,都閃耀著云南多種民族和多元文化的溢光流彩。再有遠古的恐龍化石,近代的林則徐的詩筆真跡,現(xiàn)當代的聶耳、巴金、冰心、光未然、馮牧等等與云南的云結下的不解之緣,都成為一朵朵散文的云,組成了云南的文學形象,使我們感受到云南的人文之美。
第二是“云”的自然靈性。云是自然的天使。由于云南地理位置的獨特,地質結構的復雜,地表江河的縱橫,地谷湖泊的眾多,地貌植物的繁茂,就注定云南的云豐富多彩的天性,就賦予云南的云層出不窮的神奇,就顯示云南的云美輪美奐的景觀。寫云南的散文就必然要體現(xiàn)云南的云的靈性。云南的云比任何地方的云都有形態(tài),都有精神,都有魅力。張昆華的散文就把摩梭女人比作瀘沽湖的云;就把彝族納樓土司衙署的文化比作紅河的云;就把木鼓故鄉(xiāng)的云海上的山峰比作阿佤祖母的奶頭;就把哀牢山中的云比作翱翔的雄鷹……這種自然的云變成靈性的云,就塑造得美上更美。
第三是“云”的文體創(chuàng)新。散文是文學體裁中的一種文體。但就散文這一文體而言,其中又有許多不同的文體。張昆華曾經(jīng)說過:“散文是人生長河的浪花,是美感情感的流動?!边@無疑是他長期以來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并堅持創(chuàng)作實踐的散文觀。一方面,散文的題材內容是“人生長河的浪花”;另一方面,散文的美學內涵與美學張力是“美感情感的流動”。《云南的云》正是這兩方面結合而誕生的美文。由于張昆華是既寫詩歌,也寫散文,同時又寫小說的文學“三頭鳥”,就使得他的散文既追求詩的意境,也借鑒小說的人物描寫;既注重詩的語言韻律,也把握小說的故事節(jié)奏;把詩和小說的某些元素與散文寬容的文體相融和,從而讀來順暢如流水,讀后易記能復述,而成為一種抒情與敘事和諧的散文文體。
“用美文表現(xiàn)云南的美”,這是海南大學教授李鴻然評論張昆華散文的一句話?!对颇系脑啤吩俅斡∽C了評論家的論斷。云南的美催生著更多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