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婷
上海銀行發(fā)行的“慧財人民幣點滴成金”,預期年收益率僅為1.08%,低于銀行七天通知存款利率,同期銀行產品收益普降。
2008年12月19日至12月25日這一周里,上低發(fā)行水平情形仍然沒有改變。
根據普益財富不完全統(tǒng)計,16家商業(yè)銀行共發(fā)行了73款理財產品,而前一周的數量為55款。73款理財產品中,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有26款,市場占比為35.6%,與上周45.5%相比有所下降;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發(fā)行了6款,全為渣打銀行發(fā)行,市場占比為8.2%;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發(fā)行了41款,市場占比為56.2%,發(fā)行數和市場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產品投資方向仍然以銀信貸與票據資產以及債券和貨幣市場為主,但也出現了新品種——中國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發(fā)行了2款股權投資類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都較高。
在保證收益型的10款產品中,上海銀行發(fā)行的各期限產品占比達六成。受投資標的收益率不斷下降影響,上海銀行本周發(fā)行的該類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較前期有所下降,其中“慧財”人民幣點滴成金理財產品(08044期)的投資期為1個月,扣除管理費后的預期年收益率僅為1.08%,低于銀行七天通知存款利率。
在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中,北京銀行“心喜”系列2008505號人民幣63天信托債券理財產品投資于短期融資券,預期年收益率為3.80%,在同類產品中優(yōu)勢明顯,但投資者在關注其高收益的同時,還要關注其信用風險。
在這一周,銀監(jiān)會公開發(fā)布了《銀行與信托公司業(yè)務合作指引》,該指引中的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信托公司投資于銀行所持的信貸資產、票據資產等資產的,應當采取買斷方式,且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回購。這一條對信貸資產理財產品做出了一定限制:銀行不能以回購信貸資產變相承諾擔保。但同時這種限制也是非常局限的,就目前來看,多數產品是通過到期貸款償還本息來獲取收益,僅有少部分是通過其他機構回購獲取收益。
此外,渣打銀行和荷蘭銀行本期都有結構性理財產品發(fā)行,其中,渣打銀行理財產品掛鉤于Libor和恒生H股指數基金,到期保證本金;荷蘭銀行理財產品掛鉤于新興市場基建指數,保證最低收益率。從中可以看出,結構性理財產品趨于穩(wěn)健。
人民幣和外幣理財產品的“八二”格局仍然沒有改變,本期人民幣理財產品發(fā)行了60款,市場占比為82.2%;美元理財產品發(fā)行了6款,市場占比為8.2%;澳元理財產品發(fā)行了3款,市場占比4.1%;港幣和歐元理財產品各發(fā)行了2款,市場占比均為2.7%。
13款外幣理財產品中,有12款理財產品為保證收益理財型,另1款為保本浮動收益型;在投資領域方面,投資于外幣債券和外匯市場為主,另有3款結構性理財產品。
人民幣1個月期和3個月期理財產品的平均年收益率分別跌至1.22%和1.94%,人民幣6個月期理財產品平均年收益率為2.18%,部分銀行在降息前后發(fā)行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正好相差0.27%,與基準利率的下調幅度相同;歐元3個月期和6個月期理財產品的平均年收益率分別跌至2.7%和2.8%,上周則分別為2.8%和3%,同時歐元理財產品進入“2%”時代;澳元3個月期理財產品的平均年收益率跌至4.03%,而上周為4.1%,澳元理財產品可能結束“4%”時代,進入“3%”區(qū)間。
理財產品短期化現象并沒有得到改變。本期1年以上期限理財產品有8款發(fā)行;3個月以下(含3個月)期限的產品有37款,市場占比為50.7%;而6個月以下(含6個月)期限的產品有50款,市場占比達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