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紹萍
內容摘要:素描在高職美術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然而普通與職業(yè)美術教育的素描教學存在著本質差異,必須要有適應高職美術的素描教學,應在高職教學中重視速寫的教學,合理使用多媒體組合教學。
關 鍵 詞:高職美術 素描教學 速寫 多媒體組合
素描能建立起視覺藝術的表達基礎,并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習慣,使人們能通過圖像、繪畫以及具象和抽象的形式表達出來。它比油畫、雕塑和攝影更富有生動性和表現力,而且它的表現上更直接,更能引發(fā)人們強烈的表現欲望。所以說,其他美術表現方法都是建立在素描基礎之上的。
基于這一點,藝術院校大多都是以素描作為美術訓練的基礎課程。我國的高職教育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起步較晚,根基較淺。絕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是從原有的中等師范??茖W校升格而來,這類型的院校中或多或少地開設了一些與美術相關的專業(yè),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專業(yè)設置、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大綱制訂、課程設置,教學目標確定以及教學方法的使用上,要么沿用中等師范學校的一些陳規(guī)俗套,要么照搬高等院校的框框條條。在這樣的教學思想左右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術專業(yè)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因此,要提高美術專業(yè)的教學質量,抓好基礎教學變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美術素描教學的真正內涵
高等美術教育與高等職業(yè)美術教育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高等美術教育注重理論、表現和研究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而高等美術職業(yè)教育更重實踐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培養(yǎng)。高等職業(yè)教育,以提高學生各項美術技能和技術水平為主要教學目的。學生將來畢業(yè)后,一部分進入中小學從事美術教學工作,一部分到企、事業(yè)單位擔當美術設計或與美術相關的工作。也就是說,他們在未來的美術教育和美術設計中,更多的是從事將高層次藝術與設計服務于學校和社會工作。因此,這就需要在培養(yǎng)定位、課程設置上,強調就業(yè)崗位的職業(yè)性,培養(yǎng)技術性的人才,要求高職畢業(yè)生既要有美術專業(yè)理論思想,又要有必要的實際操作能力。
職業(yè)技術學院素描課程的教學目的,一定要緊密結合高等職業(yè)美術教育自身的實際和特點,突出實用性和技能性。所謂實用性就是淡化表現性、個性、生動性等純藝術特征,緊密結合學生的現實特征和水平,考慮其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實際,強調造型基礎訓練的功能性,牢牢把握各類設計的造型特征。自20世紀以來,我國美術院校一直沿用前蘇聯“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學體系”,主張將看到的一切“細細地畫出來”“如同你平時見到的那樣”。素描教學內容安排,首先從石膏幾何體、靜物入手,接下來石膏像是從頭像到半身、再到全身,在此期間插入一些人物頭像、半身、人體、全身人像等完整過程,一幅畫少則幾課時,多則幾十課時,以為只有這樣,學生經過長期的磨煉,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況且素描教學的主題一直是以人物畫為中心,認為人物是最高境界,正所謂“畫神鬼易,畫人難”。這一教學體系對我國美術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造型嚴謹性的要求依然適用于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學生實際。如果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學生缺少起碼的造型能力,他們將來的工作肯定會出問題,所以造型的準確性應該是職業(yè)技術學院美術專業(yè)素描教學的第一目的??墒牵呗毭佬g教學計劃的專業(yè)課與文化理論課課時數有嚴格的規(guī)定,專業(yè)課的三年總課時不能超過1800課時,素描這一基礎課程課時數每學期最多不超過72課時。由此可見,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學體系并不完全適合高職美術素描教學。根據這一實際,高職美術素描教學是為培養(yǎng)實用功能和應變功能打基礎的,旨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yǎng)學生掌握美術造型能力,這就決定了素描教學方式必須達到“短時、高效”。因此,學生應眼、腦、手協(xié)調發(fā)展,短時、高效地掌握基本的造型能力,為今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高職美術教學中必須重視速寫的教學
在過去的素描教學活動中,雖然有些教師認識到了速寫的重要性,但是大都把它列為課外訓練,沒有真正納入課堂教學。只要提及素描教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必須進行長期反復的馬拉松式的訓練,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素描訓練。然而,長期作業(yè)只是素描的一種表現形式,速寫是素描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除此之外,還有中期素描、短期素描等形式。它相對于其他素描形式,不僅僅由于時間較短,主要強調以線構成,而且它還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它最能突兀靈感,最能體現情感,尤其是最能表達作畫者的思想和意圖。速寫不限于時間的長短,也不限于手法的單一。
“速寫”一詞,英語為sketch,意為快速的概括?!案爬ā笔撬賹懙木?,是繪畫整體性的有力體現,幾乎是落筆成形,不能進行過多的修改,也可說它是偶然的真情的流露,是第一印象,是畫者高度集中精力的結晶。它比擦了又擦,改了又改的長期素描更直接、更真情、更富表現力,是外界對象的真實寫照。“線”是速寫的主要元素。法國19世紀古典主義藝術的代表者安格爾說:“線條——這是素描,這就是一切?!彼孛鑼Π哺駹杹碚f是“線”的藝術,干凈利落、靈動富有表現力的線條對于古典主義來說何其重要!速寫就是“用線條來表現對象的藝術”,線與線交織構成“面”?!艾F代繪畫之父”塞尚則認為“世界上一切對象都可以看成是方體、圓球體、錐體簡單的幾何體”,因而速寫又是可以用塊面表達的藝術。速寫的表現技法多樣,有明暗變化為主的速寫,也有單一線條的速寫;有寫實為主的速寫,也有變形的速寫等。另外,采用不同的工具如鋼筆速寫、炭筆速寫畫面效果截然不同,別有一番情趣。速寫對客觀條件要求極低但表達題材極廣,人物、靜物、風景、動植物都是它的表現主題。
顯然,速寫與素描沒有明顯的界限,速寫之所以被稱為“短期素描”,是因為它相對來說時間稍微短促一些,但它是提高學生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的一條最有效的途徑。它可以使學生抓住對象的特征,進行大膽夸張、取舍表達自己內心不同的感受。它本身工具簡單,隨手可得,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速寫。
速寫一直是美術工作者收集資料、記錄生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中國畫家歷來就有在創(chuàng)作之前先勾勒粉本的傳統(tǒng),粉本即草圖,也就是現在意義上的速寫。最早可以看到唐代畫家的粉本,在國外,意大利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荷蘭的倫勃朗、俄羅斯的列賓等,也給后人留下了難以計數的速寫畫稿。作為教學主要的形式,速寫只能是更實際、更有力。
三、使用多媒體組合教學,可以使素描教學事半功倍
多媒體已廣泛地運用到各種教學領域,并且呈現普及的趨勢。將多媒體技術納入教學,主要是利用它進行組合教學。多媒體組合教學具有傳統(tǒng)教學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一方面它能夠快速、高效地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直觀的、生動有趣的信息,創(chuàng)設互動式的教學情景,同時促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式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節(jié)約時間和資金,易于掌握,方便制作。它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學生學習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寓教于樂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教學輕松化、高效化的目的。
所謂多媒體,是指將文本、圖形、圖像、動畫和聲音的信息媒體集成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綜合處理的一種信息技術。多媒體組合教學是一個含義非常豐富的概念。我們所講的多媒體組合教學,實際上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將各種現代媒體有機地安排、穿插、銜接于教學活動當中,使它更有效地為教學服務。
學生一開始學習素描,要實現將三維對象轉換到二維畫面中去,也就是解決好空間問題,理解透視是學生學好素描的關鍵。首先,可以依據人眼的生理結構,運用動畫創(chuàng)設,兩個等高卻與人眼不等距離的物體的光影分別透過眼球前部透鏡似的晶狀體,投射到眼球后部的鞏膜上形成近長遠短物體倒立影像,通過神經傳送給大腦,這樣就使學生獲得了透視現象的理論基礎;其次,選擇生活中的各種不同角度的透視現象的照片和錄像,使學生對透視形成感性認識;最后,在屏幕上打出視錐模型,進一步分析透視原理,解釋名詞、術語,最后讓學生得出近大遠小、近長遠短透視結論。認識好這一理論,對于學生接下來掌握和運用好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傾斜透視、曲線透視等透視知識提供了保障。有了透視理論作指導,更為繪畫造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形體結構知識的傳授中,運用三維動畫,制作出一個圓面和一個球體,將它們置于具有固定光源的虛擬環(huán)境,將這兩個對象旋轉,引導學生觀察,可以得出面與體的關系,加深學生造型時的立體觀念。運用多媒體,還可以演示復雜對象的連接、榫接、穿插等內在關系,使學生透過表面,理解內部構造,明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道理。
對于素描教學中諸多抽象、深奧的理論,都可以找到多媒體的某種方法來化解,尤其在科學技術發(fā)達的今天。當然,教學情況千差萬別,正所謂“教無定法”,不能因為有了現代媒體而隨意地拋棄傳統(tǒng)的媒體和教學方法,如示范教學一直以來是美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方法。
總而言之,高等職業(yè)教育在我國仍然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高職美術教育是高職教育的一份子,素描教學上也應該有自己的特點,它不是普通美術院校的翻版,更不是補充和延續(xù),而是不同的類型。高職美術教育要辦出成效,還需要勇敢地去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林喜輝.淺談多媒體教學[J].科技信息,2008(17).
[2]許春亮,張展.試論高職院校美術教學中的素描訓練[J]. 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3).
[3]朱萬芳.素描[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廣東羅定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體育系
(責任編輯:軒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