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文
黃河是世界上起伏、溫差、水量波動變化最大的“渾河”。新華社記者唐師曾用照相機拍下了這河的雄偉和沿岸人民的生活。圖片的解讀是由他的200多位朋友共同完成的。
戰(zhàn)地記者唐師曾描述黃河,不選高高的自然源頭,不選滔滔的人海口,而是獨步陜西,用眼睛搜尋伏羲、女媧、文王、周公遠逝的背影,用思想揣度老子《道德經(jīng)》、玄奘《瑜伽師地論》潛含的玄機。
唐師曾常年獨駕大吉普,邊走、邊看、邊拍、邊想。他走訪黃河艄公,深入“盲流”的飯桌,探察污染的源頭,聽社戲、看皮影、吼秦腔……
他把黃河攝入鏡頭,存入電腦,背在身上與人分享,懇請觀者肆意聯(lián)想,自由評論。這些評論者中,有奧運冠軍、社會賢達、媒體精英、政府官員、中外學者、販夫走卒、中小學生,最終,用人類最莊嚴的形式——圖書,濃縮祖宗遺產(chǎn),幫助世界了解時尚中國的古老文化背景。
這本書的主編江林說:“當我通過E—mail編完最后一篇來稿時,仿佛聽完一部新版《黃河大合唱》。不同的是,這部‘合唱沒有指揮,如同古老黃河的每朵浪花,每粒水滴都相對獨立?;蚓К撎尥?,或泥沙滾滾??彀灞简v激越,慢板舒緩靜謐,匯聚成——《唐師曾——黃河的聯(lián)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