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職業(yè)投資者,獨立財經撰稿人,專欄作家。1993年入市,16年的股市磨練,練就了對股市獨到的眼光與見解,已在全國各地主要證券報刊發(fā)表文章數千篇。所寫文章以政策、時事熱點評論、股票炒作心得體會為主,在投資者中廣為流傳。
進入11月份,明星概念股(明星持有的股票)在股市里紅極—時。浙江東方10月31日披露的第三季度股東名單中同時匯聚了兩大明星“徐帆”、“鄧婕”的名字,并分別為第三、第四大流通股股東,公司股票因此而受到爆炒。同時“郭冬臨概念股”中電廣通、中兵光電、盾安環(huán)境也受到市場的炒作。
與此同時,市場還進一步挖掘出了—批與明星同名的股東所持有的股票。如ST華龍排名第九位的流通股東是“陳寶國”;“湯燦”以200萬股持股量進駐長力股份,成為其第三大流通股東,冠福家用第八大流通股東“朱軍”,華邦制藥第十大流通股東“陸毅”,北斗星頭第十大流通股東“黃宏”,上海梅林第八大流通股東“陳明”,*ST海星第九大流通股東“周濤”等等。
其實,不論這些股東的名字是否是明星本人,都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中國同名同姓者多的是,而且就是明星本人炒股,也沒什么可奇怪的。畢竟法律并不禁止明星炒股,而且明星們隨著自身財富的增加,也有理財的需要。實際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明星炒股的事情并不少見。像大導演馮小剛雖然隨著華誼兄弟的上市使其身價過億元,但在華誼兄弟上市之前,他也投資股票,只是業(yè)績不佳,投資虧損甚至一度達到90%。
像馮小剛這樣,明星炒股出現虧損是很正常的。畢竟明星不同于股神,而且其精力主要是用在演出、影視制作上。相反,對股市的鉆研甚至不如很多精力專注的股民。李嘉欣曾虧損過億,曾寶儀投資雷曼兄弟虧損幅度達到100%,這些是娛樂圈盡知的。內地明星雖然對炒股之事諱莫如深,但在記者們的挖掘下,一些明顯炒股的事情也還是暴露在投資者面前。比如佟大為與套牢族為伴,黃磊也曾是割肉族,謝娜炒股更是買啥跌啥的“霉星”。
明星炒股很正常,炒股有虧有賺更是正常。但明星概念股受到市場的爆炒顯然就不正常了。它反映出來的是管理層對明星炒股的監(jiān)管沒有跟上。
正因為明星的炒股水平不見得比普通的投資者高,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明星炒股是不受市場關注的。畢竟市場上流傳得更多的是明星炒股虧損的消息。但是,“陳好”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明星炒股的看法。今年4月17日ST黑龍股票復牌,股價由停牌前的0.98元上漲到復牌當天的10.82元,暴漲1004.08%。然而,通過該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投資者發(fā)現,復牌前該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名叫“陳好”,與影星“萬人迷”陳好同名。而且第二大流通股股東“張羽”也與央視主持人張羽同名。通過潛伏ST黑龍股票,此二人擁有的資產均超過了兩千萬元。其中,“陳好”一人的獲利就達到了2700萬元。
此“陳好”到底是不是明星陳好,監(jiān)管部門一直沒有給投資者—個說法,更沒有對“陳好”的潛伏行為進行監(jiān)管。但投資者卻認定是明星陳好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明星的社會背景復雜,獲得內幕信息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于是當“徐帆”、“鄧婕”的名字聯手出現在浙江東方的時候,不少投資者便斷言,此中必有內幕信息,畢竟在此之前,市場上就流傳著阿里巴巴借殼浙江東方A股上市的消息。“徐帆”、“鄧婕”的名字出現在該公司的第三、第四大流通股股東里,這似乎更證明了市場傳聞不虛。如此一來,投資者自然少不了對該股票追捧一番。因此,明星股遭遇爆炒,顯然與監(jiān)管部門的監(jiān)管不力有關。
也正是由于監(jiān)管部門對明星炒股監(jiān)管不力的緣故,以至明星炒股又出現了新問題。經過監(jiān)管部門的調查發(fā)現,浙江東方股東中的“徐帆”、“鄧婕”并非兩位明星本人,而是同名同姓者。如此一來,這就不排除“徐帆”、“鄧婕”出現在浙江東方股東名單中,這是有人故意布的局,進而達到迷惑投資者來跟風炒作的目的。這種用明星作誘餌來釣投資者上鉤的做法,更是對投資者利益的極大傷害,監(jiān)管部門更應該拿出相應的對策出來加強對明星炒股以及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的監(jiān)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