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聚焦]
《語文課程標準》:“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p>
在這一要求的指引下,古詩詞的閱讀鑒賞成為中考語文的重要考點。由于這類題型難度比較大,因此,考查以課內(nèi)為主,兼顧課外,但都是綜合性的閱讀,基本上取消了選擇題,主要為文字表述題??疾榈囊c主要有:詩中關(guān)鍵字句含義的理解,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描述名句中的畫面,重點詩句的含義及蘊含的哲理,詩詞句子的表達作用,語言揣摩等。
[題型分析]
最近幾年中考古詩詞閱讀的考查以如下題型為主,應(yīng)引起我們的充分注意。
一、考查對“詩眼”的理解
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這種題型要求品味出詩人煉字妙在何處?;卮饡r不能就字論字,應(yīng)放回原句中,結(jié)合全詩主旨、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分析。
命題方式:(1)對詩中某字某句,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2)從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感情的一個字?
(3)此詩某句中某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哪個更好,為什么?
(4)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例1](2008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考卷)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第四句詩中的“閑”字能否改為“忙”字?為什么?
參考答案:不能。因為“閑”字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詩人焦急等待客人到來,而客人卻遲遲不到的無聊和無奈的心情?!懊Α弊謩t與詩的意境和詩人的心情不協(xié)調(diào)。
答題要點:(1)要肯定“好”或說明哪一個更好,解釋該字的一般含義和在句中的意思;(2)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把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再現(xiàn)詩人所描繪的情景;(3)說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二、考查對名句的賞析
名句是整首詩(詞)精華所在,它們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稱道的地方。根據(jù)具體的句子,可三者皆說,也可側(cè)重于一個方面。
命題方式:(1)描述名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
(2)解釋某一聯(lián)的意思,并分析其情與景的關(guān)系。
(3)解釋詩詞的意思,說出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例2](2008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卷)品讀李白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按要求回答問題。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請對本詩后兩句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本詩后兩句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月亮人格化。在詩人筆下,無知無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帶去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牽掛之情。詩句想象豐富、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答題要點:(1)明確詩中具體的景物形象;(2)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景物形象,概括詩人描繪景物的特點;(3)說出詩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
三、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
古典詩歌十分講究表達技巧。它是詩人用來抒發(fā)感情、表達主題的一種手段。常見的表達技巧有:(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表現(xiàn)手法:小中見大、化虛為實、虛實結(jié)合、托物寓理、以動寫靜、聲色結(jié)合、多角度描寫、以樂寫哀、對比映襯等;(3)修辭手法:對偶、比興、擬人、夸張、雙關(guān)等。
命題方式:(1)這首詩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技巧)?是怎樣抒發(fā)詩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例3](2008年貴州省遵義市中考卷)
淮上與友人別
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結(jié)合詩句簡析本詩抒情手法上的特點。
參考答案:本詩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楊柳”“楊花”等詞,借“柳”“留”諧音,抒寫了詩人與友人握別時的滿懷愁緒。
答題要點:(1)準確指出抒情方式、表現(xiàn)手法或修辭手法:(2)要結(jié)合詩句和具體的詞語作分析;(3)這種表達技巧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內(nèi)容、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揭示了什么樣的道理。
四、考查詩歌的語言特色
這類題目也是中考古詩詞閱讀的一個??贾R點,它不重在個別詞句的巧妙運用,而重在對整首詩語言風格的品味。詩歌有豪放、婉約、沉郁、恬淡等多種風格,此外還要準確地使用評價詩歌的一些術(shù)語,如“簡練傳神”“生動形象”“一字傳神”“對仗工整”“語近情遙”等等。
命題方式:(1)談?wù)勥@首詩的語言特色。
(2)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例4](2008年安徽省蕪湖市中考卷)請閱讀陶淵明的《飲酒》,并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飲酒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參考答案:(1)全詩語言平淡樸實,不加雕飾,似無意為詩,而詩情自然流露,韻味雋永。(2)前四句寫自己隱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諦,“心遠地自偏”強調(diào)的是詩人內(nèi)心的寧靜。(3)后四句對這種隱居生活作了具體描繪,情景交融,言有盡而意無窮。
答題要點:(1)用一兩個詞語或一兩句話,概括語言特色;(2)結(jié)合詩中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詩中的用語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五、考查詩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詩言志、歌言情。詩歌的寫作目的也是為了表現(xiàn)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考查詩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幾乎成了考查詩詞閱讀的一個必考題。
命題方式:(1)從這首詩中我們可看出詩人對某某的觀點和態(tài)度是什么?
(2)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從詩中我們可看出詩人有什么感情傾向?
(4)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例5](2008年浙江省溫州市中考卷)
送友人
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①如關(guān)塞長。
[注釋]①杳:遠得看不見蹤影。
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表達了詩人與友人離別時的憂傷之情。(或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執(zhí)著的相思之情)
答題要點:(1)從關(guān)鍵詩句(主旨句、情感句)上著手,分析概括,推斷作答的切入點;(2)從作品、作家的相關(guān)背景資料入手,準確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3)從詩歌所寫的具體內(nèi)容人手,把握各類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如送別詩、懷古詩、愛國詩、哲理詩、詠物詩等,應(yīng)依據(jù)各自的類屬,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4)從作家的風格(豪放、婉約、沉郁頓挫)和語言特征(簡潔、含蓄、凝練)去領(lǐng)悟詩句的含義和表達的情感。
六、考查對詩歌所用典故的理解
用典就是在詩歌中運用典故。什么叫典故呢?簡言之,典故就是出于古典書籍中的軼事、趣聞、寓言、人物傳說或有出處的詩句、文章,都可以當作典故運用。詩歌使用典故,給我們閱讀和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要想正確地理解詩歌,必須了解詩歌中典故的含義。
命題方式:(1)要求指出詩中所用典故,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理解詩人借典故要表達什么意思。
[例6](2008年湖北省黃岡市中考卷)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詩的頷聯(lián)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聞笛賦:___________________
(2)爛柯人: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懷念故友(2)對歲月流逝、人世變遷的感慨。
答題要點:(1)要理解所引典故的內(nèi)涵和意義;(2)要把所引典故放在原詩中,結(jié)合詩句意思分析引用的目的和作用。
[能力提升]
以上是根據(jù)中考古詩詞閱讀具體的考題類型所做的一些分析,要想從容地應(yīng)對古詩詞閱讀題,還應(yīng)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平時應(yīng)加強積累,提升鑒賞能力。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養(yǎng)成反復誦讀的習慣,多背誦一些古典詩詞,增強感性認識;同時注意多閱讀報刊上的文章,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二是了解詩詞特點。學會把握要義。詩詞一般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通過生動的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聯(lián)想和想象十分豐富,語言精練,講究押韻,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因此,詩詞的思想性和藝術(shù)感染力都很強。我們應(yīng)了解詩詞的這些特點,學會把握其要義。
三是掌握一定的方法,總結(jié)鑒賞規(guī)律。要做好詩詞鑒賞題,一般須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意象。詩詞中的事物形象往往有比較固定的意蘊。常見的有四季物象,比如桃花、杏花表示春天,稻花表示夏天,桂子表示中秋,蠟梅表示冬天;有表意物象,比如柳枝表示送別時的離愁別緒,月亮表示思念之情;有載情物象,比如“冷月無聲”“涼月如眉”表示心中的凄苦寂寞。
2、體會意境。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其描繪的生活圖景的巧妙融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與作者內(nèi)在情思的統(tǒng)一。詩詞的主題往往是通過意境來表達的。
3、辨析寫作手法。詩詞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種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來展示,比如借景抒情、對比襯托、虛實相生、借古諷今、運用典故等。
4、品味語言。詩詞的語言講究準確、凝練、生動、形象、含蓄,富于表現(xiàn)力:講究押韻,富于節(jié)奏感;講究運用比喻、擬人、對偶、夸張等修辭手法,富于感染力。
5、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詩詞往往具有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這是作者表情達意的手法,也是我們理解詩詞的鑰匙。
6、知人論世。這就是說,理解詩詞時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聯(lián)系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社會風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常常在作品中有所表現(xiàn),并且會滲透到同期的許多作品中,帶有延續(xù)性;時代風云也總會折射到文學作品中來,許多同一時代背景下的作品往往具有共同的思想感情。
[熱身練習]
(一)蟾宮曲·九日①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②,歸雁橫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厥滋煅?,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
[注]①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xiāng)習俗。②對青山強整烏紗:意為自己勉強登高。烏紗泛指帽子。③歸雁橫秋:應(yīng)為“橫秋歸雁”的倒裝句式。④金杯錯落:酒桌上觥籌交錯。
1、讀了這首散曲后,你認為曲中揭示主題的是哪一句?
2、曲中的“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點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有什么作用?
(二)春光好
和凝
蘋葉軟,杏花明,畫船輕。雙浴鴛鴦出綠汀,棹歌聲。
春水無風無浪,春天半雨半晴。紅粉相隨南浦晚,幾含情。
1、這首小令上片從不同角度來寫景,請簡要分析。
2、古代詩人在表現(xiàn)送別時總是感傷的,這首詞在描寫送別的場面時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
(三)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汜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1、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第一句中“朝雨”一詞在詩中所起的作用。
2、有人說,這首詩的情誼主要集中在“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句上,你是否同意?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一)1、從標題“九日”及全曲內(nèi)容看,本曲主題應(yīng)為重陽佳節(jié),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應(yīng)為表達主題的句子。
2、“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點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這種氣氛的渲染,有助于思鄉(xiāng)主題的表達。
(二)1、開頭三句,都是從景物給人的感受這個角度下筆的?!败洝薄懊鳌薄拜p”三個字,十分準確地寫出了當時的主觀感覺。接著是從視覺角度來寫景,第五句又從聽覺角度來寫劃槳之人悠揚的歌聲。
2、作者寫一對戀人在水邊送別,是為了在這一幅美不勝收的風景畫中添上人物,是為了賦予自然景物以愉悅的生活氣息,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并沒有哀傷之情,使讀者油然產(chǎn)生“人在圖畫中”的藝術(shù)感受。
(三)1、因為有“朝雨”,道路才顯得潔凈、清爽,客舍、楊柳也別具清新的風貌,從而構(gòu)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圖景。
2、同意。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心境的細心體察,包含著一路珍重的殷勤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