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上把“上學”稱之為“讀書”,有它一定的道理。語文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讀占重要的位置。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課文讀的好,可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朗讀是眼、耳、口、腦并用的閱讀活動,有助于對課文的記憶,對鞏固字詞,提高表達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加強朗讀訓練。
第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人們只有對事情感興趣,才能積極去做;只有喜歡,才能讀得好。教學中為了給學生以新的刺激,引發(fā)他們對課文產(chǎn)生興趣,做到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二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
例如,我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讓學生先看書上的四幅畫,然后聯(lián)想可以從電視上看到的山水畫面,再聯(lián)系自己家鄉(xiāng)的四季景色??吹叫∨d安嶺這么美的景色,你想去看看嗎?那我們隨著作者到那美麗如畫的小興安嶺去暢游一番吧!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課文內(nèi)容的興趣。
無論使明媚的春天,枝繁葉茂的夏天,金色的秋天,還是銀裝素裹的冬天,都給人們帶來了美的感受。所以說:小興安嶺的四季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彼鼈兊戎覀?nèi)バ蕾p、去開發(fā)。
通過這一番了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很快地完成閱讀任務,全面了解課文內(nèi)容。
第二,學生對課文有了興趣,愿意去學、去讀,教師還要教會學生怎樣讀。在教學的不同階段,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可選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范讀,可為學生朗讀課文提供榜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領讀,一段用來幫助學生讀的爭取流利;齊讀,可以使全班或較多同學有朗讀的機會,有利于訓練學生讀準字音,正確處理停頓和語調(diào)等問題;個人讀,包括自由讀和指名讀;分角色讀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的領讀能力。
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全文6個自然段,課文的層次是總述——分述——總括。引用分角色來讀,同時也可以用齊讀、指名讀。這種讀中有思,思中有讀,形式多樣的閱讀,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正確的理解語言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三,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朗讀就是要通過聲音把中心思想和感情表達出來,在朗讀中,教師要充分啟發(fā)學生想象,引導他們自我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受到感染,具體而清晰地想象出課文里所描述的情節(jié)和形象。如臨其境,如見其人。朗讀時達到感情的自然流露。
例如,在指導朗讀《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朗讀“春天”一段,要指導學生用輕而緩的語調(diào),讀出春天給小興安嶺帶來了生機的感情?!跋奶臁毙∨d安嶺枝繁葉茂,朗讀時要深深有力,以表現(xiàn)樹木的長勢旺盛,突出森林的茂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加強朗讀訓練,在朗讀訓練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使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各種技能都能得到發(fā)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鹿泉市上莊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