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語言是一種由語音、詞匯、語法構成的復雜系統(tǒng),學生要掌握語言,必須將這些因素“內(nèi)化”。朗讀,就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zhuǎn)換為有聲語言的“內(nèi)化”過程,是一種眼、口、耳、腦協(xié)同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活動。朗讀所形成的信號刺激強度,遠遠超過學生默讀、教師講解。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朗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征著其語文能力??梢娎首x更可以有效地把書面語言系統(tǒng)“內(nèi)化”在大腦之中,逐漸建構、完善一個處理語言的“格式塔”,從而把語言 學習過程變成語言習得過程。
一、重視語感的培養(yǎng)
“語感”一詞始見于1926年我國現(xiàn)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著《國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信念——傳染語感于學生》。葉圣陶先生用比較通俗的語言描繪語感:“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單靠翻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留意,得到真實經(jīng)驗,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理解力。換句話說,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靈敏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叫‘語感’?!?/p>
人的語感是對言語對象在語言知識方面正誤的判斷,同時也對內(nèi)容的是非真?zhèn)闻c形式的美丑的判斷。換言之,人們不僅對語言及語言活動作出感受判斷,而且也在內(nèi)心深處生動體味語言信息所蘊涵的聲音節(jié)奏,題旨情境,色彩情操的真?zhèn)?、善惡、美丑,能對其中真善美的東西產(chǎn)生情感體驗和諧共振。從表面上看,語感的對象是語言文字,但在它們的背后具有豐富的意向,深厚的情感。顯然,語感的對象實際上是蘊涵在語言文字中的情和意。語感較強的人,就可以透過語言文字敏銳地體味語言文字所蘊涵的豐厚情愫。
郭沫若先生說:“大凡一個作家或詩人總要有對于言語的敏感,這東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這種敏感的培養(yǎng),在兒童時代的教育很重要?!敝熳魅式淌谝仓赋?“敏銳的語感既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志。抓住語感的培養(yǎng),語文課的特點才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彼?,語感是構成一個人語文素質(zhì)的核心因素。語感是人對語言直覺地感知、領悟、把握的能力,是經(jīng)過長期的語言訓練而逐步養(yǎng)成的,而培養(yǎng)語感的首要途徑就是朗讀。
二、重視朗讀指導
朗讀即出聲地、響亮地讀,它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進行的基本訓練之一?!墩Z文新課標》明確指出,應重視朗讀。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鍛煉語感,內(nèi)化文本的重要途徑??茖W指導學生朗讀是語文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得到情感的熏陶?!笨梢娎首x,在閱讀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如何優(yōu)化朗讀呢?
1.保證讀書時間
教師可根據(jù)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正確地讀課文,切不可只做做樣子,走走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準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后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和調(diào)節(jié)功能。
2.擴大朗讀訓練面
朗續(xù)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diào)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要適當?shù)貏?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氣氛讓學生愿讀、樂讀、爭著讀。如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有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等等。如《頤和園》一文教學中,我是這樣來引導學生的:要想做好導游,首先要把課文讀熟,并要讀出感情來,讀出頤和園的美。這樣在介紹時,才能眉飛色舞,生動精彩,讓外賓聽了贊嘆不已。幾句話激活了學生的讀書欲望,連平時不愛讀書的學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讀起來。
再者,要根據(jù)每個班學生水平、能力的差異。在朗讀教學中體現(xiàn)層次性。復雜程度不同的語段要因“材”而讀,對不同要求的朗讀練習也應量“材”錄用,對朗讀的評價也要因人而評,讓學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悅。
3.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
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朗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才有可能通過朗讀準確傳達出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朗讀又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對課文思想感情的體會也將更加深入。魯迅先生說過:“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畢竟是少數(shù)?!彼栽陂喿x教學中,朗讀與理解截然割裂的現(xiàn)象是不允許的。朗讀要以理解為基礎,通過朗讀又可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它們相輔相成的,必須有機結合。
4.精選練點,錘錘有聲
葉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必盡情發(fā)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然而真正能讀出感情來并不容易,需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適當?shù)闹笇?,如停頓、輕重、緩急,語氣等等。因此,要精心選擇朗讀訓練點,每次訓練有個側重點,錘錘敲打,錘錘有聲。學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將舉一反三,極大地提高朗讀教學質(zhì)量。
5.朗讀形式多樣化,合理化
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qū)W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nèi)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等但要注意的是,一節(jié)課中范讀不能太多,要盡可能多地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而齊讀雖有造聲勢、烘氣氛之妙用,但也是“濫竽充數(shù)”和產(chǎn)生唱讀的溫床。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huán)節(jié)讀的形式,讓它們各盡所能。
總之朗讀教學不但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助成部分,而且它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nèi)容相連,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說話的能力,能更深切地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領略到文章的音樂美、含蓄美和形象美,它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值得重視。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永春達埔獅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