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
歸雁洛陽邊。
作者簡介
王灣(693~751),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河南洛陽人,現(xiàn)存詩10首,最為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賞析
詩的一、二兩句,首先從仰視和俯視這兩種不同的觀察角度,描寫了詩人乘船所到之處的自然環(huán)境。往上看,只見青翠蔥郁的北固山巍然矗立;往下看,清澈的長江水卷起層層波濤向東流去。山峙江邊,水涌舟行,滿目青山綠水,一派美好景色。
詩的三、四兩句則是由岸及帆,從遠(yuǎn)到近。新春來臨,浩浩蕩蕩的潮水漲滿了長江,兩岸間的距離便顯得格外寬闊,給人以豁然開朗之感。寬平的江面上,一葉白帆高高懸起,客船乘著勁吹的春風(fēng),駛向前方。遠(yuǎn)處那逶迤的江岸,是詩人放眼所見之景,近處波動的客船是詩人挺身所立之處。詩人的審美視野,就是這樣從遠(yuǎn)到近地移動著。
詩的五、六兩句,描寫清晨所見到的景色。由于能夠突顯其特征,故而給人以新穎、新鮮之感。詩人由殘夜將盡清晨來臨,聯(lián)想到舊年將盡新年來臨。
詩的最后兩句,從寫景轉(zhuǎn)入抒情。身在清山綠水之間,滿目鮮麗的春色,自然會引起濃郁的故園之思。而此時此刻的詩人,卻不得不漂泊異鄉(xiāng),有家難歸,只有把滿懷深情,寄托于一紙家書之中,希望長空中向北飛去的大雁,能夠替自己捎信到遙遠(yuǎn)的洛陽,給家鄉(xiāng)的親人帶去自己的思念和祝福。
這首詩在內(nèi)容上,通篇描繪春景,而處處隱含思鄉(xiāng)之情,融情人景,情景交融,堪稱一篇境界超遠(yuǎn),爐火純青之作。
新語文學(xué)習(xí)·小學(xué)中年級200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