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解讀】
中考古詩文閱讀分古詩文默寫和古詩文賞析兩部分。古詩文默寫是中考語文的傳統(tǒng)題型,分值在10分左右。古詩鑒賞題角度一般比較小,題型以選擇、填空、簡答為主??疾榉秶饾u由課內延伸至課外,充分體現(xiàn)考題在課外、答案在課內的命題意識。這類題多從把握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分析表達技巧、品味富于表現(xiàn)力的詞語和句子、賞析名句等方面設置考點。
【例題精講】
一、古詩文默寫
1.理解型默寫
(1)(2008年北京市卷)《錢塘湖春行》中描寫早春鳥兒的兩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p>
(2)(2008年湖北省黃岡市卷)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中描繪夜間、黃昏時江面上美麗景色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解析:以上試題要求考生根據(jù)要求或提示默寫出相應的句子,重點考查對古詩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類試題,除了要熟背古詩,更重要的是要整體理解古詩內容。
參考答案:(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2)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2.遷移型默寫
(1)(2008年廣東省汕頭市卷)我們不要滿足于眼前的成績,而要放眼未來。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去實現(xiàn)我們遠大的理想。(用杜甫詩句填空)
(2)(2008年浙江省溫州市卷)五月,汶川遭遇八級地震。家園頃刻被毀,生命遭受劫難。危難面前,英雄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災區(qū)人民在絕望中重見希望之光。這正如陸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解析:以上試題對考生的要求較高,多設置一種具體情境。要求考生根據(jù)已有知識進行聯(lián)想、遷移。寫出符合情境的詩句。答題時應注意兩點:一是所填詩句要符合試題設置的具體情境,二是詩句要從試題限定的古詩或詩人詩句中選取。
參考答案:(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歸類型默寫
(1)(2008年浙江省奉化市卷)我國古詩文中,有許多關心民間疾苦、同情勞動人民的佳句。請寫出一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2)(2008年福建省莆田市卷)中國古代關于清明、春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的詩句很多,請寫出一個相應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解析:以上試題要求從某一角度出發(fā),按一定的標準,寫出某一類別的詩句。此類試題限制較少,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課內課外不限,符合要求即可。
參考答案:(1)示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示例: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二、古詩賞析
1.(2008湖北省荊州市卷)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從表達方式上看,詞的上闋重在________;下闋重在________。
(2)詞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達什么意思?
解析:(1)此題要求填寫表達方式,實際上是考查對這首詞的整體理解。詞的上闋寫太守率領人馬出獵平岡的場面,突出了“老夫”的狂放,是在敘事(描寫);下闋寫“老夫”在思想上的“狂放”,寫宴后“老夫”的豪興和膽氣,重在抒情言志。
(2)解答此題,關鍵是要理解“天狼”的含義。這里用“天狼”喻指遼和西夏,“射天狼”表示自己會像挽拉雕弓如滿月的壯士一樣,將西北邊陲的遼和西夏等侵略者趕出國境。
參考答案:(1)敘事(描寫)抒情(2)表達自己報效國家、御敵建功的決心。
2.(2008年廣西省百色市卷)讀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完成(1)~(2)題。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中的詞語“凄涼地”“棄置身”,暗含詩人長期謫居的痛苦和壓抑已久的憤激心情。
B.頷聯(lián)寫詩人回到了久別的家鄉(xiāng)。雖人事全非,心里卻有欣慰之情。
C.頸聯(lián)“沉舟”和“病樹”是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
D.尾聯(lián)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
(2)頸聯(lián)“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為人所稱贊。試從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蘊含的哲理兩個角度。說一說你的理解。
解析:(1)對頷聯(lián)的理解有誤。此聯(lián)運用兩個典故,表達詩人對受害友人的悼念。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充滿無限悲痛悵惘之情。
(2)應從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蘊含的哲理兩個角度來談。詩人借“沉舟”“病樹”感嘆自己屢遭貶謫、老病侵襲,以致無所作為,同時用“千帆過”“萬木春”來表達他對天下間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深感欣慰。作者運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喻指社會的發(fā)展,暗示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參考答案:(1)B(2)①此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身經危難,仍保持堅定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或“雖身經危難卻不消極氣餒,而是保持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堅強毅力”,意思對即可)。②告訴人們舊事物必將消逝,新事物必將發(fā)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或“包含著新陳代謝的規(guī)律”亦可)。
【強化訓練】
一、古詩文默寫
1.《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詩,寫出了禪院幽靜的環(huán)境。
2.人們常用李白《行路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句詩來抒發(fā)追求理想時的自信、執(zhí)著的情懷。
二、古詩賞析
1.讀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完成(1)~(2)題。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
(2)下面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此詩寫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的兩岸春景。
B.首聯(lián)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
C.在唐朝的詩人里,王灣并不算有名,但他的這首五言絕句卻使他留名青史。
D.本詩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闡發(fā)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
2。讀王維的《山中送別》,完成(1)~(2)題。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1)詩的第三句寫“春草”有什么作用?
(2)這首送別詩與一般的送別詩有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
一、1.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二、1.(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2)C
2.(1)詩句以春草為反襯,“春草明年綠”意指今年草綠友人走,明年草綠友人當回了吧,此情似淺實深,意蘊悠長,回味無窮。(2)不寫離別時的情景,而寫別后的心情,構思巧妙,余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