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數(shù)學課堂,應該是師生平等相處、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民主合作、教學相長、合作探究、自由自主、和諧發(fā)展的過程.和諧能給學生營造認知與情感和諧統(tǒng)一的氛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并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充滿激情和活力,達到最佳的教與學的效果,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個性品質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fā)展.那么,如何構建和諧的中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呢?
一、科學認知,讓課堂活躍起來
中學生對各種新生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極強的求知欲,并且活潑好動,愛玩耍,好表現(xiàn).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并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積極的心理因素,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能夠“經常”引發(fā)學生好奇心和產生興趣的好課,注意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口、動手、動腦,在群體活動中讓學生進行積極合作交流,尋找時機讓學生進行自我表現(xiàn),縮短學生同教材的距離,創(chuàng)造一個活躍、愉快的教學氛圍.
例如對于七年級“畫立體圖形的三視圖”的教學,我在課前就布置學生用硬紙板做一些大小一樣的長方體模型,并把各個不同的面涂上不同的顏色,再讓學生堆成不同形狀不同層數(shù)的物體,再從正面、上面和左面去看,把所看到的圖形描繪出來.第二天學生帶著自己制作的長方體模型到課堂,結合自己親身實踐和體驗來講解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每個學生把自己所擺的物體與所畫的三視圖互相展示和同學交流驗證,整個課堂互動活躍起來,學生個個胸有成竹,爭先恐后地發(fā)言.這樣的課堂能不充實、活躍、融洽、和諧嗎?
二、課前準備,讓課堂容量更大
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所以教師應根據(jù)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好教學設計及課前準備,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課堂上,教師要多舉一些學生所熟悉的、有趣味的、貼近他們生活背景的事例,以抓住學生思維的脈動.
例如對于“有理數(shù)加法”,由于加法的法則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于是在導入新課時一位教師這樣問學生:“如果我們規(guī)定向東為正方向,一只蝸牛向東爬了3米,然后又向東爬了2米,請問蝸?,F(xiàn)在在什么位置?”此后,再改變其中一種的方向,再問學生蝸牛的位置,并繪出運動的位置圖.這時學生很感興趣,紛紛議論,互相對比,各自展示自己的位置圖.教師先暫時不點破題,讓學生們懷著迫切求知的心情跟隨自己進入新課的學習.
三、優(yōu)化手段,讓課堂效率更高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投影儀、電腦、電視、實物、圖表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及其他教具,讓學生多種感官協(xié)同合作,吸引學生思維的注意,促進積極思維,形成一個和諧求知的課堂空間.
如:(認識立體圖形①)播放含有各種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精美圖片.
教師:在這幅美麗的圖片中你能找出學習過的各種圖形嗎?
學生: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球、三角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
教師:你能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嗎?
學生:分成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兩類.立體圖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球;平面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
教師:體與面有什么關系?
學生:體是由面圍成的.
(認識平面曲面②)教師展示2008年奧運會主體育館的圖片,問:體育館的頂部是什么?
學生:面.
教師:這個面與體育館的運動場地面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地面是平的,頂面是彎曲的.
(教師引入平面與曲面的概念)
教師運用情境圖片作為線索,以觀察生活中的圖形、研究這些圖形之間的關系作為學生的基本活動平臺,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作為知識的生長點,運用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圖片欣賞(也就是發(fā)現(xiàn)和欣賞生活美、創(chuàng)造生活美)建立起學生認知與情感態(tài)度動機之間的協(xié)調與平衡.
四、講究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應對多種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個人操作學習、教師講解學習、個人自學學習、實驗講解結合學習,等等,)合理、靈活運用,讓學生置身在多元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使學生要學、樂學,使學生充滿激情,充滿活力,達到課堂教學最佳的效果.
例如數(shù)學活動課上教師出示:國慶節(jié)就要到了,某班組織50名同學去公園劃游船,每條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條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請你幫隊長出出主意,準備怎樣租船.這是一道開放題,答案很多,安排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每個學生都可以從別的同學那里看到解決問題的另外一些角度,培養(yǎng)了學生全面考慮問題和善于從別人身上取長補短的好習慣.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