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喬 梁 本刊通訊員 曹 琳]2008年10月底,我刊組織西北地區(qū)幼兒園園長及骨干教師赴寧滬杭參觀考察。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開闊眼界、開拓思路,通過參觀學習來了解寧滬杭三地的幼教發(fā)展現狀,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期更好地促進西北地區(qū)幼教工作的推進和開展。
參觀考察團一行16人前往此行的第一站——南京。
10月29日,參觀考察團全體成員前往南京市鼓樓幼兒園聚福園分園參加“南京市鼓樓區(qū)示范課例展示活動”。南京市鼓樓幼兒園是南京市一級一類幼兒園、江蘇省示范性實驗幼兒園,該園由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創(chuàng)辦于1923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幼兒園,在陳先生指導下,鼓樓幼兒園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作為江蘇省示范性實驗幼兒園,對全省乃至全國各類幼兒園教育工作起著表率作用,近年來,接待了數以萬計慕名前來參觀的學習者。而鼓樓幼兒園的聚福園分園多年來始終遵循陳鶴琴先生“大自然、大社會”的教育理念,幼兒園以“一套班子、一個教師隊伍、一本帳、一塊牌”的辦園特色,從幼兒園的管理模式到教師隊伍,再到教育理念始終與鼓樓幼兒園保持一致,而它的新環(huán)境、新布置又比鼓樓幼兒園多了一些“創(chuàng)新元素”。
在“示范課例展示活動”中,我們觀摩了大班的健康活動:《彈跳精靈球》。大班的小朋友每人手持精靈球(羊角球),在老師的帶領下隨著音樂做自由操——他們有的騎著球跳跳跳、有的拿著球拍拍拍、還有的手持球轉轉轉,在老師的啟發(fā)鼓勵下嘗試各種玩球方法;緊接著,老師又引導小朋友們探索騎著球跳過障礙物的方法,小朋友又開始了嘗試、練習,老師也及時抓住時機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去尋找更好的方法“怎樣才能成功地跳過障礙物?怎樣才能不碰到障礙物?”小朋友們邊試邊總結:“腳要用力蹬地:腿要夾緊球;先助跑;要跳得高一點……”新方法層出不窮。最后,大家通過共同嘗試終于找出了好辦法。整個活動在“寵物小精靈請客”的游戲中自然結束。觀摩這節(jié)課后,我們普遍認為這個活動效果很好,健康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小朋友們在輕松自然的玩樂過程中學到了本領,而且,活動量適中,練習密度也符合幼兒年齡特點。
課后,我們參觀了幼兒園環(huán)境布置,重點觀看了各班的區(qū)域活動角。走進每一個活動室,活動區(qū)的材料都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小小建筑工地”、“美味餐廳”、“小舞臺”、“銀行”、“超市”等種類繁多,成人世界中的場景在這里都能看得到,小朋友們有的去銀行取錢,有的去超市買菜,有的帶孩子去醫(yī)院打針,還有的到美發(fā)屋燙頭……玩得投入主至,連我們在一旁拍照都絲毫不受影響。通過區(qū)域活動角的參觀,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好壞直接反映出幼兒園教育理念的科學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區(qū)域活動既是幼兒的一種學習活動形式,也是教師組織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
29日下午,我們前往南京市實驗幼兒園和南京市第二幼兒園。
南京市實驗幼兒園其前身即南京市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因為倚靠南京師范大學的強有力的學術背景,該園在全國幼教界也是聲名遠播。幼兒園雖然占地面積不大,但布局合理、環(huán)境優(yōu)雅,一條防雨長廊的頂部繪制了五彩斑斕的圖畫:綠樹,鮮花,植物,動物,仿佛置身于美麗的熱帶雨林,而這一長廊不僅是一個景觀,也是一個供孩子們玩耍、嬉戲的小型運動場;主樓里大班和中班孩子們的教室都是躍層式的,上層是休息室,下層是教室和活動室;而新改造的小班樓則讓入耳目一新:小班樓所有的教室都是采用瑞吉歐模式建構的,不僅解決了空間不足的缺陷,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們一個開放式的教育生活環(huán)境,使孩子們的興趣得以萌發(fā)、潛能得以挖掘、思想得以發(fā)揮和交流。
南京市第二幼兒園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方面有獨到之處。朱清園長專門向我們介紹了“運用信息技術建構互動型健康成長課程的研究”這一課題的產生、形成和實施的過程,其如何帶領一線教師對課題進行長期的調研、實驗和研究,如何掌握大量的經驗并產生了一大批豐碩的成果,如何形成了幼兒園有效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一特色等問題引發(fā)我們很多的思考和借鑒。正因為如此,南京市第二幼兒園還是國家課題“基礎教育階段現代學校制度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的研究基地,而且,在“現代學校文化制度的建立”這一課題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帶著對南京幼兒園的一些不舍和期望,我們來到了本次參觀考察的第二站——素有“人間天堂”美稱的杭州。
如果說在南京參觀的三所園是幼兒園行業(yè)之中的領頭羊,那么杭州市西湖區(qū)紫荊幼兒園就是其中的后起之秀。這所幼兒園成立于2005年5月,占地6999平方米,其中戶外活動面積5074平方米,綠化面積2150平方米,整個園所環(huán)境優(yōu)美,綠草茵茵,建筑外觀簡潔明快,除標準設置外,還增設了140平方米的室內輪滑區(qū),120平方米的大型翻斗樂游樂設施以及100平方米的室內恒溫游泳池。整個園所的硬件設施不僅在杭州乃至全國范圍內都堪稱一流。園長葛玉芳年輕干練,不僅有著多年的幼教經驗,更是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接受新的事物和方法,在她的帶領下,幼兒園遵循“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這一理念,以“0~3歲早期教育研究”和“藝術教育”為辦園特色,形成了以“快樂紫荊”為主線的辦園理念。在參觀中我們發(fā)現:“快樂”這個主題的確滲透于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大到幼兒園制度、口號,小到班級門口的一個指示牌,無不充滿“快樂”元素。而這些“快樂”的種子,已經深深印入我們的腦海,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
帶著這份“快樂”,我們來到了本次參觀考察的最后一站——上海。
浦東新區(qū)浦南幼兒園是上海市示范幼兒園。浦南幼兒園在“以人為本,重在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辦園理念的引領下,確立了“為孩子的一生負責”、“為孩子生命奠基”的教育信念,以培養(yǎng)“雙能”(能說會道、能想會做)、“雙健”(健康體魄、健全人格)兒童為目標,堅持“全面發(fā)展,辦出特色”的辦園方向,開拓性地創(chuàng)建了“早期閱讀”的特色教育之路,使幼兒建立了對“書”的積極態(tài)度的同時,語言、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個性得以張揚、自主能力獲得提升、良好習慣予以形成,具有了今后學習“語言”的敏感性,為幼兒的后繼學習和終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更值得一提的是林劍萍園長是上海市特級園長,浦東新區(qū)學前工作室負責人,她不僅帶領本園老師開拓創(chuàng)新,更是不遺余力地為浦東新區(qū)乃至上海市的幼兒教師的培養(yǎng)和深造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上海市閘北區(qū)芷江中路幼兒園是上海市示范幼兒園,全國中、小、幼現代科技教育實驗基地。該園素以出色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別出心裁的區(qū)角活動聞名于全國幼教界。園內設施齊全,環(huán)境優(yōu)美——有形狀別致、生意盎然的草坪,童話意境濃郁的“芷江一條街”,栩栩如生的大腳印戲水池、小鴨子沙坑等。三幢教育樓分生活游戲區(qū)與藝術活動區(qū),內設多媒體活動室、電腦房、玩具城、多功能小舞臺、舞蹈房、電子琴房、美術室與語言室等,所有的活動室都對孩子自由開放,孩子們在這里隨意玩樂,自己動手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每個活動室的老師只是負責巡視,并不干涉孩子們的行動?!@就是芷江中路幼兒園多年探究的“幼兒園自主性探索——表達教育活動”的真實展示。我們不禁慨嘆連連,有一位參觀團成員更是驚喜萬分,她說:“我夢想中的幼兒園就是這個樣子的!”
上海市南西幼兒園是我們此行參觀的最后一所幼兒園,其前身為上海市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幼稚園。南西幼兒園歷經十年的游戲課程探究,成為上海市唯一以游戲教育為特色的市級一級一類示范性幼兒園,目前還是上海市靜安區(qū)游戲課程師資培訓基地。該園立足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游戲為發(fā)展個體個性的契機,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而以愉快一日生活為特色的“愉快進餐”活動聞名全國:在特色餐廳里,全園幼兒輪流享用每周一次的自助午餐,使得“愉快進餐”既培養(yǎng)了幼兒在生活活動中的主動性,獨立性,又熟悉了餐桌上的禮儀,有利于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和生活情趣的培養(yǎng),大大提高幼兒的自主性。而餐廳四周五花八門的游戲休閑區(qū)角是全體孩子們的最愛,小小健身區(qū),翻斗樂,錄像室,孩子們在用午餐后到午睡前的一小段時間里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這一時間段里,全園的孩子不分班級,不分年齡,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此次參觀考察活動在五光十色的印象中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叵胨鶇⒂^的園所,每個都有各自明晰的辦園理念、每個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每個都有值得他人探究的經驗。參觀考察活動雖然結束了,但這次活動給我們的啟示和引領值得每一位成員去體味、去思考、去嘗試……正如大家在分別時所說的那樣:我們深感差距很大,“硬件”的差距可以逐漸彌補,但思想上的差距就需要更新觀念、開拓思路、創(chuàng)新發(fā)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所以,我們的路還很長,還需要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