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輝焱
[摘要]備件管理是企業(yè)設備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直接影響設備的維護、檢修、搶修工作,與企業(yè)的正常生產和經濟效益密切相關。從倉管、計劃管理、配件修復等方面闡述鋼鐵企業(yè)的備件管理方法。
[關鍵詞]鋼鐵企業(yè) 備件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TF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10168-01
在設備維修工作中,為了補償設備的有形磨損和縮短修理停歇時間而事先準備的各種替換零部件,通稱為備件。備件管理是企業(yè)設備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直接影響設備的維護、檢修、搶修工作,與企業(yè)的正常生產和經濟效益密切相關。然而,由于許多備件的消耗無法準確預測,因此備件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單純著眼于某一方面都無法取得明顯效果。下面筆者就從幾個方面對鋼鐵企業(yè)的備件管理方法進行闡述。
一、做好備件庫存控制工作
1.加強備件編碼工作,充分發(fā)揮信息系統(tǒng)功能。備件編碼工作是企業(yè)備件物流現(xiàn)代化運作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首先應選擇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作為標準,在此基礎上做進一步的修改、優(yōu)化,然后就可將設備檔案中的備件編碼與備件定額表中的備件編碼相統(tǒng)一,這樣在設備檔案中輸入每臺設備名稱就可查詢到該臺設備的所有備件,有利于提高備件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另外備件編碼如果缺乏唯一性,將導致一系列的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當前要發(fā)動企業(yè)的設備管理人員,從企業(yè)實際使用的設備說明書著手進行備件重碼的識別,以及無編碼備件的編碼工作。
2.確定儲備定額,不斷完善備件清單,減少浪費。應按照新的備件ABC分類原則,組織各車間、部門領導和備件管理人員,對備件的年度消耗和最低儲備進行審核、分類、匯總。重點是對一些新投產設備和一部分的進口設備,要確定備件清單、制定備件儲備定額及消耗表。
3.成熟的備件采用社會化庫存,實現(xiàn)備件零庫存。實施VMI策略即供應商管理庫存,這種備件的供應方式代表了當今世界的一種潮流,通過對供應商及其以往歷史業(yè)績的考核優(yōu)化,對和本公司有長期業(yè)務關系、產品質量優(yōu)良、價格合理、售后服務周到的合格供應商,與其簽訂采購定點協(xié)議,將某些比較成熟備件的供應直接交給供應商,比如小型機具、某些閥門、軸承等通用件的供應,就可由供應商儲備足夠數(shù)量,按月或按季進行結算。這在備件的供應環(huán)節(jié)上就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
二、加強備件的計劃管理
備件計劃管理是備件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組織備件采購和供應的依據,備件能否做到既及時供應又不造成積壓,關鍵在備件的計劃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備件計劃周期將越來越短,比如西歐國家的備件采購提前期已縮短到了半個月,這為我們加速備件庫存資金周轉提供了有力保證。
1.各車間上報的設備備件計劃,必須按公司成本計劃中設備備件消耗費用的考核指標經充分論證后提出,做到計劃科學、周密、準確、經濟[1]。
在編制計劃前,首要的任務就是開展調查研究、收集基礎資料、了解有關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備件計劃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第二是要清點備件庫存、檢查備件臺賬,這項工作可以設計好計算機程序,到時由計算機自動顯示備件的存儲狀況,減輕備件計劃人員的工作強度。第三在編制設備大、年修工程備件需求計劃時,必須充分了解設備的檢修狀況。第四尤其需要重視全面掌握備件消耗、庫存、結轉情況,據R M Schroder的研究,對于那些提前期在兩個月左右,儲存時間在兩年以上的備件而又只消耗一件或沒有消耗,如果庫存量有5-6件,則可以將庫存定額降低到1-2件[2]。這些情況都清楚之后,才能準確地編制備件計劃。
2.優(yōu)化訂購數(shù)量。一般隨著訂購數(shù)量的增加,信譽程度的提高,價格折扣也加大;但訂購數(shù)量的增加也意味著資金占用的增加以及管理費用的提高,因此需在二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區(qū)[3]。
編制備件訂貨計劃的根本原則是:“既要保證備件的及時供應,又不造成備件的超儲積壓”。在備件訂貨計劃明細表中,必須明確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有備件編碼、規(guī)格型號、材質、平均單價、庫存和結轉情況已經消耗定
額、儲備定額等技術基礎數(shù)據;二是要有工藝區(qū)分及訂貨量;三是要有明確的交貨期及交貨數(shù)量。
三、組織好備件的修復工作
鋼鐵企業(yè)一般為大型企業(yè),年消耗各類備件億元以上,而在消耗的各類備件中,有相當部分具有修復重復利用價值。在備件修復管理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合理界定修復件管理的范圍
維護性修復系指離線備件經清掃、拆洗、加油、干燥、調整等即可恢復其使用功能的修理或修復行為,這類修復一般較為簡單;恢復性修復指離線備件經焊、鉚、鍍、切削、鑲補、粘接等維修、加工工藝或更換價值較高的元器件,才能恢復使用功能的修復行為,這類備件的修復一般較為復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是修舊利廢的主要對象。當然,在修復過程中允許更換軸承、密封等通用件或低值易耗的元器件,這類旨在恢復設備及其部件性能的修復行為一般按工程檢修項目處理,不在修舊利廢之列。若進一步對更換下來的上述零件進行再修復則又另當別論。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
企業(yè)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備件修舊利廢管理制度,界定管理部門職責,明確工作程序。具體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企業(yè)要充分認識開展備件修舊利廢工作的重要意義,成立以設備副廠長為組長,機動、計劃、財務等部門參加的備件修舊利廢工作領導小組,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相關管理制度。
2.明確設備管理部門為企業(yè)備件修舊利廢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擬定備件修舊利廢有關規(guī)章制度,對企業(yè)內部各單位備件修舊利廢工作實施業(yè)務指導。
3.設備檢修過程中更換下來的舊件,由檢修單位統(tǒng)一組織回收,由專門人員逐一進行檢查鑒定,對有修復價值的逐一登記造冊,并制定修復計劃。
4.舊備件修復原則上由各生產單位內部自行組織,企業(yè)內部各設備修理部門、單位要不斷提高設備修理技術水平,積極承攬備件修舊業(yè)務。確需外委者,按備件采購管理程序辦理,由企業(yè)機動部門統(tǒng)一對外簽訂合同。
四、小結
本文盡管對鋼鐵企業(yè)的備件管理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備件管理是一項具體、細致、復雜、技術經濟業(yè)務性較強的工作。將它研究透徹具有較大的難度,加之筆者水平有限,所以對鋼鐵企業(yè)的備件管理的研究還不夠完善,文中的有些觀點和看法可能還不夠成熟,希望有關專家不吝指教,以便促進備件管理的研究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鄒永清,冶金設備備件計劃管理工作淺析,新疆鋼鐵,2006,(2):43-44.
[2]R M Schroder.Minding The Store.Barrington:Power Engineering,2004,108(10):61-64.
[3]王文軍,德國企業(yè)備件的經濟性管理,中國設備工程,2002,(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