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勝德
【摘要】本文結合思想政治課教學以及新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課新教材特點和筆者教學實踐中的經驗,探討了在新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的相關理論和操作實踐,以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中等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教學
案例教學在國外各領域教學實踐中經過多年的運用,在理論及實際操作方面已經比較成熟,被公認是理論與實踐結合最密切的一種教學方式,不失為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好辦法。因此,案例教學如何與政治教學相結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有待于實踐的探索和理論的研究。
一、案例教學的內涵
從廣義上講,案例教學可界定為通過對一個具體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特殊情境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一定意義上,它是與講授法相對立的。案例教學以教學案例為載體,是基于一定的教學目標,選擇一定的教學案例從事教學的一種教學法,它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特征,強調師生對案例素材共同進行探討,并寫出有關案例報告,它與案例為本課程的關系更多的體現為一種內容和形式的關系。不過,還有學者認為,案例教學是以教師預備的案例為線索,學生通過個人自學、小組討論、班級討論,分析和研究案例及其問題,從而掌握理論知識,發(fā)展自身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案例教學在中職思想政治教學中的組織和實施
實施案例教學,不僅僅是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對案例做出分析,首先,應該是課前的充分準備,包括教師的準備和學生的準備。其次,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引入課堂,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討論分析該案例,最后做出總結性評價。
1.案例教學的準備
主要指案例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在選擇案例時,要體現教育教學目標,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是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所幫助。選取的案例語言要精練、生動,內容要有典型性、開放性、趣味性。
2.案例教學的課堂操作
當案例教學的前期準備工作就緒,就可以以某種適合于教學內容及學生需要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
(1)案例呈現。教師首先要明確該課所講授的內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通讀教材,使學生熟悉相關的理論知識,這部分內容學生課前盡管己經預習過,但教師也必須給予學生簡單的講解,使學生有初步的感性認識,為后面的案例討論奠定基礎,能使學生在案例討論過程中緊緊聯系課本,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2)案例討論。案例討論是案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案例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它與傳統講授法課堂教學中的討論是不同的。講授法的討論是教師傳授知識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臨時插入的一個小片段,而案例教學的討論則是師生通過案例分析,為解決實際問題而進行的,它伴隨著整個課堂,討論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討論舉一反三,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能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3.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
傳統意義上的評價,主要指課堂教學評價,由于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知識為中心組織教學的,因此對課堂評價以是否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為標準,對學生是以其是否掌握所學知識為標準,自下而上進行的評價,它的功能是測量學生,帶有技術理性色彩管理主義傾向,追求效率和控制,導致課程評價的機械化和非人性化,妨礙了學生與教師的健康發(fā)展。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理解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幫助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強調使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案例教學的評價就是對學生案例討論的評價,及時總結討論其中的優(yōu)缺點,分析案例的重難點,對學生討論中暴露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地點撥,不斷點燃學生心中的創(chuàng)新火花,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特有的情感氛圍,讓學生自己感受體驗。
三、案例教學在中職思想政治課中運用的建議
案例教學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學會學習,對于推進中職思想政治課素質教育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都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具有極大的運用與推廣價值。但同時,案例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還需要全體教師及有關教育部門的共同努力來不斷完善。
1.處理好不同層次學生的關系
同一班級的學生層次往往并不相同,學生習慣上被劃分為“優(yōu)秀生”、“中等生”、“后進生”。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應該以中間為主,促進兩頭發(fā)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然,以中間為主,并不是忽視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特別是不能漠視后進生的存在。在案例教學中,我們深感難以處理的是如何把后進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進生即所謂的“差生”,由于自身的弱點和缺陷,常常帶著自卑心理,不想或者不敢參與到討論中來,僅僅做發(fā)言同學的聽眾,甚至思想游離于課堂之外。為了使他們能積極參與到案例的討論中去,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后進生的情況,全面分析每個人的特點和形成原因,對他們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當他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者提出新的意見時,要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從而增強他們的信心。
2.建立完整的案例教學資源庫
編寫高質量的教學案例,它不僅要求教師深刻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更要熟悉案例教學的規(guī)律,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任課教師能夠通力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以豐富案例的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如果以教學組為單位或是以學校為單位組建教學資源庫的話,一方面,會減輕教師在尋找、編寫案例上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當然,如果能夠由教育主管部門牽頭,在全國或全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統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庫,廣泛征集案例,再組織有關專家集體研討,最后由專人加工整理,編寫出符合教學需要的教學案例,輸入案例庫,供任課教師選用,那對于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推廣將會有極大的幫助。
3.案例教學和傳統教學相結合
實行案例教學不是對傳統教學的完全否定,也不是對基礎知識的弱化。所以,應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案例教學和傳統教學相結合,兼顧和協調教學內容的多方面要求,這樣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案例教學法只是現代教學方法中的一種,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并不是簡單地以一種教法替代另一種教法,它必須隨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側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鄭金洲.基于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4]曾琦.學生課堂參與現狀分析及教育對策—對學生主體參與觀的思考[J].中小學教育,2003,(11):339.
[5]于忠海.案例教學應用于新課程的價值與實施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4,(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