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文
大學時代的教育對人才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認識和探討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形成和培養(yǎng),不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對做好新時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如何認識大學生團隊精神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所謂團隊精神,就是團隊成員共同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是顯現團隊所有成員的工作心理狀態(tài)和士氣,是團隊成員共同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體現,是凝聚團隊,推動團隊發(fā)展的精神力量。從這一概念出發(fā),大學生團隊精神則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
首先是團隊的凝聚力。團隊精神表現為團隊強烈的歸屬感和一體性,每個成員都能強烈感受到自己是團隊當中的一分子,自覺地把個人與團隊目標聯(lián)系在一起。
其次是團隊的合作意識。團隊成員間相互幫助、互相關懷,大家彼此共同提高,在一個團隊中,只有每個成員都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力,并在共同目標的基礎上協(xié)調一致,才能發(fā)揮團隊的整體威力,產生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協(xié)同效應。
再次是團隊的高昂士氣。它體現了團隊成員對團隊事務的態(tài)度,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事務的盡心盡力及全面投入。
加強素質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已成為當代教育者所形成的共識。社會也把“是否具有團隊精神”作為人員使用的重要指標。目前,社會普遍對大學生的業(yè)務能力表示滿意,但也普遍認為大學生缺乏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我們也意識到,知識經濟步伐的加快,科技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呈現出各種學科、知識、信息、文化的交叉化,任何一個項目的完成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得以實現的,它需要各種英才的匯集,發(fā)揮團隊地智慧同時辯證的處理好合作與競爭、個體意識與團隊意識的關系。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小農經濟的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雖然也對此作了一些努力,但效果并不非常突出,部分大學生由于缺乏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要么僅僅注重個人的發(fā)展,忽視團隊的作用;要么缺乏個性,隨波逐流,在競爭中被淘汰。這種現象在近年來更加明顯地擺在了人們的面前。
良好的團隊精神不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徑,使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和行為方式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目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培養(yǎng)大學生團隊精神的重要作用,也主要體現在思政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等方面。因此,如何在進行教學、課外活動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使學生由較低的認知水平提高為較強的行為表現,從而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關系到一個學校的教育是否真正“以學生為本”,為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而努力。
為了進一步加強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下發(fā)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并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這些任務的實現,都離不開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二、培育大學生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培育大學生的團隊精神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心靈,而且也推動了學校更加有效地發(fā)展:
(一)團隊精神能帶動學校校風的良好運作和發(fā)展
在團隊精神的作用下,大學生能夠主動意識到學會與他人合作是基本能力,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長處、短處才是有效合作的基本前提。如在各種體育活動中、在采取團隊形式的各種教學活動和競賽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在團隊協(xié)作基礎上的團隊競爭力,認識到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團隊成員產生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交互行為,顯現了關心團隊的主人翁責任感,并努力自覺地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自覺地以團隊的整體聲譽為重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推動了校風自由而全面發(fā)展。
(二)團隊精神能夠營造師生的“精神家園”,助其建立歸屬感
團隊一旦形成了集體意識、共同的價值觀,便具有高漲的士氣、能夠團結友愛,成員會自愿將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學??蔂I造積極對話的精神平臺,如教學平臺、學生博客等建立對話關系,師生之間、管理者與師生之間就可以進行自由平等的心靈交流,從而實現價值認同和境界提升,并營造了一個融洽關愛的心靈空間。
(三)團隊精神有利于提高組織整體效能
由于多年的學校生活都是在各自為戰(zhàn)的學業(yè)排名競爭中度過的,學生們體驗最多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因而他們只具有單兵作戰(zhàn)的經驗。大學教育基于團隊合作的競爭模式培養(yǎng),是以每個成員的優(yōu)勢組合來提升團隊的合作成效,由此帶來的人際關系必然是互相協(xié)作并互通有無,所形成的心態(tài)則是寬宏大量,而每個人不僅能對自己的長處自信,同時也能欣賞他人的優(yōu)勢,這樣,在加強團隊建設時能進一步節(jié)省內耗。
三、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大學生團隊精神的措施與途徑
要實現培養(yǎng)大學生團隊精神這一目標,就必須從團隊精神的內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尋找結合點,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通過教學活動,特別是“兩課”教學,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所有的老師都擔任著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的知識、人格、做事方法、對事物的態(tài)度等都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自覺地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這也無不蘊含著對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兩課”教學生搬硬套,缺乏生動性,與學生的實際相脫節(jié),從而使學生失去認知的興趣?!皟烧n”教師應把理論教學與社會實際結合起來,聯(lián)系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通過各種形象生動的方法,用大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意識,進而形成它們正確的價值觀、崇高的理想、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正確的競爭協(xié)作觀念等。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團隊精神,會進而有效地促進“兩課”教學的有效開展,形成互動局面,使其不再成為學生為之頭痛的枯燥理論課。
(二)通過開展各種思想政治講座、座談會、心理健康教育等,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精神。
除了正常的教學活動之外,高校應該有針對性的舉行各種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思想政治講座、座談會、心理健康教育等,通過專家理論講解、事例展示、互動交流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促進它們相互關愛、相互理解、友好合作的人際關系。
(三)通過班會,加強班級建設,有效地凝聚學生的團隊精
神。
班級是大學生成長的重要單位、也是最基本的集體單位。為了班級共同目標的實現,需經?;蚨ㄆ陂_班會。在班會中,學生們以思想、學習、參加社團或項目實踐的體會、以及如何搞好各項活動等內容交流心得、暢所欲言,使得班級成員之間在心理上彼此認同,產生一體感和歸屬感,集體意識增強,同時,也易促進班級全體成員進發(fā)行動的力量,最大限度地為集體目標共同努力,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加強了與人協(xié)作的能力。
輔導員和班主任要深入分析班級的問題和了解學生的需要、愿望及能力,找準切入點,與班干部一道發(fā)動全體同學進行討論,做出積極健康正面的引導,提出符合實際、鼓舞人心的班集體奮斗目標。圍繞奮斗目標安排好各項工作,把大學生旺盛的精力轉化成為榮譽而戰(zhàn)的激情。還要經常督促、檢查目標的落實情況,有放有收,激發(fā)團隊成員爭當學習和工作的模范的愿望。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該重視班主任、輔導員和班級建設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強班級建設,增強班級凝聚力,使班級成員之間人際關系融洽,每個成員都能獲得歸屬感、榮譽感,受到他人尊重,獲取自信,最終凝聚成有力的團隊。
(四)培育校園文化。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及大學生社會實踐,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現在部分高校學生活動純粹為“活動”而活動,缺乏一種精神的引導,使得學生的認知停留在活動的表面,不能對學生品質養(yǎng)成形成有力的影響。校園文化活動和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學生在學校的“第二課堂”,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要精心組織以增強學生團隊精神和相互協(xié)作能力為重要目的之一的活動,比如球類比賽,群體性文藝活動,辯論賽,暑期社會實踐等,這些活動的圓滿完成往往是分工明確、組織協(xié)調較強、善于團隊協(xié)作的團隊,這能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團隊精神的重要。例如,我校團委提出的“十大類活動”。
(五)通過積極引導學生的社團活動,強化學生的團體意識。
大學生社團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載體,在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有力凝聚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大學生社團活動包含學術研究類、科普類、發(fā)明創(chuàng)造類、文藝類、體育類、志愿服務類等,這些社團的組建、成長需要的是一些有相同愛好、有較強組織協(xié)調能力、樂于奉獻、有好團隊精神、較強的自律性的學生來發(fā)展起來的。比如一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類社團,僅僅一個人的創(chuàng)意可能不是完美的,即使有好的創(chuàng)意,僅靠個人也是無法完成的,它需要社團成員組織分工、相互協(xié)作才能完成,正是在這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才逐漸凝聚起較強的團隊精神。
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它靠的是教育者的教育引導、學生個人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和社會輿論的影響。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才能培養(yǎng)出適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