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飛
【關鍵詞】英語 課堂教學 方法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學生參與、體驗、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當今的英語課程內(nèi)容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要真正實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除了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和學生觀外,還要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教材和教具,設計好教學過程。教師要恰當?shù)慕M織課堂教學,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會獲取分析、判斷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平等地與學生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決不能以自己的認識去支配學生的思維,以自己的標準評判學生的活動。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克服在英語學習中的害羞和焦慮心理,樂于向學生提供幫助,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創(chuàng)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二、課堂教學要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充分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小學英語是入門教學,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首位,教師可在課前舉行英語歌曲聯(lián)唱,可以用圖片、食物、簡筆畫、教具、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活動,利用角色扮演,模擬生活進行語言實踐等方法,讓學生的興趣達到高潮。教師把握好學生的興趣,就能通過課堂教學成功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教學要充分立足于基礎知識的掌握
英語教學要充分立足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以語言功能和技能的培養(yǎng)為目的,教師讓學生設計出個人信息卡,然后要求學生用所學語言知識表達個人喜好,與同學交流。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意義而不是集中在語言的形式上,增強了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教師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與技能,而學生的目的更多在于尋找一種快樂,游戲、唱歌等活動會讓他們興奮不已。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教什么并不等于學生學到了什么,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外語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興趣中參與語言訓練。
四、課堂教學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
新《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能夠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能力。只有接近生活的、真實的、復雜的活動才能整合多重的內(nèi)容和技能。這將有助于學生用真實的方式來應用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認識他們所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課堂教學向課外體驗延伸,教師可設立交際任務。如收集我們生活中關于英語的標志等,把課內(nèi)的虛擬情景放到課外的真實情景中,以分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去體驗生活,從而感受英語交際所帶來的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