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洪
人類社會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從來就沒有絕對封閉過。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總是通過種種途徑進行著主動或被動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走的也是既有古老源頭,又引入新鮮活水的文化強盛之路。
縱觀整個中國文化史,凡是思想處于異?;钴S,社會處于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轉型時期,必定呈現出取長補短、兼收并畜的開放特征。先秦諸子百家、橫議爭鳴的時代,是否亦具備上述特征呢?處于這個時代大背景之中的屈原是否亦受此影響?他的作品是否也帶有某些相關表征?現擇取“九天”一語予以闡述。
《離騷》云:“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饞而■怒。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對此,王逸注曰:“九天,謂中央八方也?!蔽宄荚唬骸熬?,陽數,謂天也?!焙榕d祖曰:“《淮南子·天文訓》九天,中央鈞天,東方蒼天,東北變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昊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東南陽天。又《廣雅》九天,東方皞天,南方赤天,西方成天,余同。”(均見洪興祖:《楚辭補注》)三者俱從橫向空間出發(fā),以四方及自己所在地中央來理解“九天”,實際是固有之“八方”觀念外加中央而成。
朱熹《楚辭集注》曰:“九天,天有九重也?!弊C之《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與“九天之際,安放安屬”,朱氏釋“九天”為九重之天當更接近屈騷原意。奚祿詒云:“九天,天有九重也,按天文圖:第一重天無星帶八重轉動,第二重二十八宿天,第三重土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火星天,第六重日輪天,第七重金星天,第八重水星天,第九重月輪天?!敝祢E聲云:“九天,九重天也。第一宗動天,二恒星天,三填星天,四歲星天,五熒惑天,六日輪天,七太白天,八辰星天,九月輪天也?!保ㄒ陨暇姶薷徽隆⒗畲竺鳌冻o集校集釋》)
奚祿詒和朱駿聲承朱熹之說而發(fā)揚光大,俱以為九天乃天有九重之義,且一一詳舉之。明清西方傳教士帶進西方科學技術和天文學知識,對士階層當有較深影響。奚、朱兩氏應受此影響,故注騷涉及天文地理多異于前說。
“九重天”觀念似與上古西亞“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有關。該文明言天僅七重,即金、木、水、火、土、太陽和月亮。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相當于今伊拉克及敘利亞東部)的人常建七星壇以象征七重天,其后又變?yōu)榫胖?,乃以蝕為第八重天,彗星為第九重天。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認為天體次序共分九重,依次為:月亮、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土星和恒星天,在恒星天之外還有一層“宗動天”,宗動天由神來推動。宗動天則把運動逐次傳遞到恒星、太陽、月亮和行星上去。古希臘天文學來源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玩索“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之文意,此處屈原是想找個能說公道話,執(zhí)事不偏不倚之人來為自己對懷王的滿腔忠誠作證。這里“九天”當是某人的指代。那么,此“九天”之人為誰呢?《九歌·少司命》有“孔蓋兮翠旍,登九天兮撫彗星。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贝搜陨偎久鼙止瑹o所私阿,故宜為下界萬民之平正,極似當今社會公證機關之公證人。兩相印證,屈原《離騷》“九大”當指“少司命”無疑。中國民間“灶神”,也有稱之為“九天司命”的,“灶神”功能之一為督察人間善惡。以此推測,前論當無大過。
但是,“九天”之神怎么又和“少司命”扯上關系?是屈原信筆所致,抑或是神話中固有意象的流露呢?
《春秋》記載,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艾F代天文學家判斷此星孛即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每76年繞太陽一周,散布在彗星軌道上的碎片,會形成著名的獵戶座流星雨。彗星俗稱掃把星、災星,民間往往把它的出現和戰(zhàn)爭、災害相聯系??妓鳌翱咨w兮翠旍,登九天兮撫彗星。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文意,此處少司命當有登越九天、斬除彗星之意。又古西亞人認為第九重天即乃彗星天,少司命登上九天正為斬除彗星而來。在茫茫星空中,少司命會以什么身份出現來擔當射殺彗星的獨特功能呢?
公元前3000年前,迦勒底人從東部扎格羅斯山岳地帶來到兩河流域,在那里建立了國家,創(chuàng)造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迦勒底人把星星稱為“天上的羊”,天上的“羊群”隨季節(jié)而變化。他們把天上顯著的亮星,用想象的虛線連結起來,描繪出各種動物和人的形象,并且用一定的名稱稱呼它們,這就是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秤、天蝎、射手、摩羯、寶瓶、雙魚等12個星座。據段渝《古蜀絲綢與南方絲綢之路》介紹,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古蜀就通過“南方絲綢之路”與中國以西的印度、阿富汗以及中亞、西亞地區(qū)發(fā)生了文化接觸和交流??芍诠?0世紀甚至更早時間,中西交流已呈活躍狀態(tài),那么,“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的星象觀就極有可能通過這種交流傳入中土。
獵戶(射手)星座主體由4顆亮星組成一個大四邊形,構成獵人身軀。在四邊形中央有3顆排成一條直線的亮星,正像系在獵人腰上的腰帶。另外在這3顆亮星下面,又有3顆小星;它們是掛在腰帶上的佩刀。整個形象就像一個雄赳赳、氣昂昂站立的獵人,一直為世間生靈所注目。在希臘神話中,關于獵戶星座尚有動人情節(jié)。海神波塞冬(Poseidon)之子名奧賴溫(0rionis)。奧賴溫生來魁梧強壯。他不喜歡生活在海里,總是到山野間捕獵,整日陪伴他的是一條名叫西立烏斯的獵犬。奧賴溫打獵時碰到月神也是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Artemis),兩人很快就被對方的人才和獵技深深吸引。這一切,卻使太陽神阿波羅懊惱。在他的精心誘導下,阿爾忒彌斯誤射了正欲出海的奧賴溫。最心愛的人竟然死在自己的箭下,阿爾忒彌斯悲痛欲絕,獵犬西立烏斯在傷痛中亦隨奧賴溫而去。宙斯收殮奧賴溫的尸首,把他升到天庭化作獵戶座。生前不能常相廝守,死后,奧賴溫總算能和心上人阿爾忒彌斯夜夜相伴。西立烏斯也以自己的忠誠贏得了宙斯的同情,被提升到天界,繼續(xù)陪伴在主人身旁,這就是大犬座。為了不使西立烏斯寂寞,宙斯還特意給它找了個伙伴——小犬座。宙斯知道奧賴溫生前最喜歡打獵,就在他身邊放了一只小小的獵物——天兔座。
獵戶星座在我國二十八宿中屬于參宿。從冬季到次年的初夏,參宿都是夜空中最璀璨的一個星座。參宿一、二、三組成了獵人的腰帶。參宿四是獵人的右肩,參宿五是左肩,參宿六是右足,參宿七是左足?!对姟ふ倌稀ば⌒恰罚骸皣G彼小星,維參與昴?!闭自妼懸粋€為公家勞碌奔波,不舍晝夜的人。當他在星空下“肅肅宵征”之時,抬頭仰望蒼穹,看到的是熠熠生輝的參星橫亙夜空。主人公是否有指參星為證,表白自己勤勞辛苦的一片公心?《晉書·天文志》:“參十星,一曰參伐,一曰大辰,一曰天市,一曰鈇鋮,主斬刈。又為天獄,主殺伐。又主權衡。所以平理也?!眳樘飒z,主權衡以平理,正與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合。屈原要找的“九天”,只能是脫離楚國社會環(huán)境,不為現實所囿的神人。他就是少司命,是參星之主神,也就是獵戶星座之主神。
梅文鼎《中西經星同異考》卷下于參星下列《古歌》曰:“總有七星觜相侵,兩肩雙足三為心。”《西歌》曰:“參宿七星明燭宵,兩肩兩足三為腰”?!豆鸥琛放c《西歌》大致相同,即是說,在中國古代,人們即把參星形象比作了人形?!妒酚洝ぬ旃贂吩疲骸皡榘谆⑷?,直者是其橫石,其外四星,是左右肩股也?!钡?,這種比附并沒有反映在二十八宿的命名上,卻恰恰與十二星座之射手(獵戶)暗合。這實際透露出早在先秦時代,中西間的天文學知識可能已經有了某種交流?!洞蟠鞫Y記·夏小正》曰:“參者牧星也?!薄澳痢碑斢蟹拍林?。聯系西亞古迦勒底人把星星看作天上的羊群,似乎正可看出這種文化交流的潛影??梢哉f,在屈原的時代,古希臘甚至西亞古迦勒底人關于天空星座的認識當已流傳到中土,其把星座比附成人或動物的想象亦應流布甚廣。把獵戶星座腰間三亮星下方的三顆小星比作獵人的佩刀,流布到中土可能就演化成佩劍。這恐怕亦是屈原《九歌·少司命》中“竦長劍”的來源。此種想象及其恰切,非常切合獵戶座比附后的獵人形象。
當中西文化進行交流之時,流布于中土的這些神話傳說經過融合改造,已深深根植于人們的記憶與思維中。屈原的一些作品正反映出這種因文化交流而凝固成某種語詞的穿越時空性的深層意識,故而留給后世諸多神秘意蘊,以供世人探尋覓求。
作者: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成都)博士生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