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姝卿
[摘要] 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德育的自然滲透,應充分挖掘教材的內(nèi)在思想因素,根據(jù)學科特點和教材實際找準文化知識和德育結合點,上課時找準德育的切入點,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科教學和德育的有機結合,發(fā)揮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 小學 美術教育 德育 自然滲透 課題
一、美術教學中德育自然滲透的重要性
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整個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xiàn)“德育為首”的重要標志。既然“德育為首”的思想得到我們的重視,那么,學校就必須全面而又立體地實施德育教育,就不應該出現(xiàn)德育的漏洞甚至真空地帶??梢哉f,德育教育應是無處不在,不僅在學校、在課堂,也不僅在語文、數(shù)學課上!美術課同樣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一個重要陣地。如果美術教學中只注重畫畫,而不管德育教育,那么,學校的德育系統(tǒng)就是殘缺的,也就不能很好貫徹“德育為首”這一重要思想。
二、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培養(yǎng)美術人才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為什么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呢?就是因為如今教育成功與否就在于能否培養(yǎng)出有用人才,但人才是否有用,不僅看其專業(yè)知識——智育得到如何的發(fā)展,還要看其“德”的出現(xiàn)問題。高科技的犯罪就是因為重在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德育教育的直接惡果!
三、美術教學中德育自然滲透的迫切性
現(xiàn)在已是大行素質(zhì)教育之時,但從所周知美術課這一審美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陣地在學校很大程度上沒有得到重視,因此,每到美術課時,哪里還去管什么德育教育呢?很自然使學生形成這樣的觀點:美術課是雜課,甚至是耍課。這樣也就習以為常了??梢?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是小學的美術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
四、美術中德育自然滲透的路徑
(1)教師要德高為范。要改變學生美術課中散漫的習氣,首先,應從教師自身做起,重視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其次,美術教師在課余的時間內(nèi)要大量閱讀中外美術歷史,美術發(fā)展概況和作品的歷史背景、意義,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同時也加強了他們對美術課程的愛好。再次,在上課之前美術教師重視課前的準備,根據(jù)教材的安排及當時的實際情況,安排上課要用的課件、范圖、步驟圖和實物作品,有計劃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2)教學內(nèi)容的自然滲透。想要達到德育的自然滲透,就必須把德育與教學內(nèi)容融合,那就是在進行美術教學時,與教材內(nèi)容相結合地進行德育的自然滲透。這也是美術教學中德育自然滲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下面根據(jù)教材教學的安排分三部分進行重點闡述:①欣賞課中德育的自然滲透:在欣賞課中結合作品的內(nèi)容及主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最為簡潔有效的滲透方法。 每一件美術作品,特別是繪畫類都有所展示的內(nèi)容和表現(xiàn)的主題,抓住這一點就能夠很好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德育的效果自然也就好起來!例如,在欣賞《笛聲》這件雕塑作品時,老師開始就要介紹這幅作品的歷史背景:在解放戰(zhàn)爭的年代許許多多的小紅軍,從他們憧憬未來的眼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多么渴望讀書呀,但是革命還沒有勝利,為了讓大家都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和大人們一起并肩戰(zhàn)斗。我想同學們一定對小紅軍產(chǎn)生敬佩之情,同時也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成為別人心目中的榜樣。結合作品作者講敘與之相關的故事,不但能改變欣賞課的枯燥乏味,提高學習的興趣,而且也很自然的對進行德育的教育。低年級有幾課就做到了與故事相結合。例如,《小紅帽》,老師需要先講故事提高學生的興趣,“小豬的帽子被大風吹到樹梢上去了,小豬要上學去,怎么辦?”同學們就趕緊想有的說可以讓長頸鹿幫小豬取帽子,有的說小猴子可以上樹,有的說小鳥可以把帽子取下來。這樣不但活躍了整個課堂氣氛,同時也讓他們明白:我們生活在集體中一定要有一顆愛心,要踴躍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在我們的身邊才會有快樂。在高年級的教材中還有很多荷蘭著名畫家凡高的畫,凡高困苦坎坷的一生,可以讓同學們從中收益匪淺,對藝術的追求應堅持不懈,不管在怎樣的處境,決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相信:金子是總會發(fā)光的!②繪畫課在小學美術教學內(nèi)容中占很大的比例,可見繪畫技能培養(yǎng)是美術課的首要任務,但德育在其中同樣可以得到自然滲透。教學國畫時,不妨先對國畫加以介紹,指出中國畫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自成體系的中國民族所特有的繪畫,激發(fā)其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在學習齊白石老人的潑墨畫時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而且不能拖泥帶水。學習“梅、蘭、竹、菊”的畫法時,不妨指出梅花的“香自苦寒”,蘭花的“香遠逸清”,竹子的“高風亮節(jié)”,菊花的“敖霜怒放”,讓同學明白,做人也應具有如“梅、蘭、竹、菊”般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教學水彩畫時讓其欣賞領略異國不同的藝術風格的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藝術是無止境的,我們不僅要學習先人的更要學習國外的先進文化藝術,博采眾長是藝術發(fā)展的動力。同時,在教授學生具體學習過程中,學習難免會遇到這樣的困難,這時我們可以講敘畫家學畫的故事讓同學知道困難是在所難免的,教育同學勇于面對困難,并積極與之作斗爭,培養(yǎng)其堅忍不拔的性格。③工藝美術教學中德育的自然滲透。民間工藝美術教學在整個工藝美術教學中占有很大的的比例,有剪紙、鏤印、年畫、竹雕、泥塑、編織等。在教學時,讓學生明白他們是具有的感情,樹立民族自豪感,同時也告訴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和生產(chǎn)中也能創(chuàng)造出美,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藝術。賀卡制作教學,也可以讓同學明白:這不僅是一種藝術,更是能凝聚了人們之間美好的情感,表達誠摯的祝愿,而且也教育了同學們珍惜彼此和睦友善的同學,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在工藝美術的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培養(yǎng)其綠色環(huán)保的觀念,像立體、裝飾畫的設計等,通過利用生活中的廢品來創(chuàng)造出美的作品,不僅讓同學感受到變廢為寶的神奇也讓其明白這也是美化綠化環(huán)境的一個表現(xiàn),從而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3)學生的榜樣效應。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是我們德育滲透的對象,前面所講是充分利用教師教材對其進行德育教育,其實利用學生自身的榜樣作用,同樣也能起到德能的作用。教學過程中,同學遇到困難或者學習效果不明顯之時,除了講敘故事進行鼓勵之外,我們也可以推出學生中的榜樣,讓大家學習其經(jīng)驗。這當然包括上課的認真聽課,平時的刻苦鍛煉,無形之中就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分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手工制作,一些小組能夠順利完成作業(yè),都是因為相互協(xié)作,團結就是成功的保證。
總之,德育在教育中是永遠不變的首位。美術教育在任何時候都應成為思想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如何成功進行德育是我們永恒的探索。但是自然滲透的路徑并不是孤立的、獨立的,運用之時也不是單一的、呆板的。德育教育無處不在,無所不在。在美術教育中進行德育的自然滲透,學校的德育系統(tǒng)才能得以完善,其“德育為首”的地位才能真正得以顯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