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麗
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本身,同時還應通過語言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表達情感、認識社會的能力,給予學生文化熏陶。如果我們的教學只停留在字、詞、句的基本語言知識上,學生就不能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體現(xiàn)不出英語學科的特點。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就要運用正確的指導方法,把教學的“舞臺”讓給學生,促使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技能。
一、改變教學觀念
要把“舞臺”讓給學生,首先要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能使用這種語言來進行信息交流;其次,要使學生明白,語言作為各類信息的載體,承載著大量的社會知識、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必須豐富各種知識,以滿足語言運用的需要。最后。要讓學生意識到改變被動吸收的學習狀態(tài)才能不斷提高英語的學習成績。另外,教師自己要改變教學觀念,相信學生,敢于放手,其關鍵在于教師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學習指導方法。教師從“幕前”到“幕后”,學生則由聽眾變?yōu)榻虒W實踐活動的主體。
二、優(yōu)化心理素質
如何開發(fā)非智力因素,消除學生課堂自主學習的心理障礙呢?1、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2、盡可能分層教學。學生的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給予不同程度的學習活動安排。3、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以肯定與鼓勵為主,為學生留下廣闊的思維空間。
三、注意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1、情景教學使語言內容直觀,易被學生吸收,從而降低教學過程的難度,激起學生興趣及自主學習的欲望,更好地達到同等語言難度的教學目標。2、情景教學使語言更接近學生,更接近生活。如在上Satellites這一課時,我在配以衛(wèi)星繞著地球旋轉的教具的同時,設下了以下問題: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atellites?以此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提出問題,并讓學生自己去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yǎng)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的能力,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對以上問題學生給了我以下的回答:I want to know how they were carried up into space.I want to know whats in satellites.I wonder what are satellites used for.I want to know the history Of satellites in the world.I wonder how our country is getting along with satellites……以上問題,我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對超出教材范圍而一時不能找到答案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找答案。
四、指導學生自我教育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和互幫互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克服自己的弱點,有計劃地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第一、學生自我教育又要促進別人學習。任何人都有進行教學的可能和必要。比如,學生的自我評價,對外語課和學校的積極態(tài)度,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和促進自我學習及幫助其他學生學習。所以,全體同學同時都是教師。第二、外語課堂是學生進行模擬交流的場所,也是語言操練活動實體。學生互為對手,互為目標,互為手段,互為校正,也互受影響,完全體現(xiàn)了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這種教學的效果比教師教的效果還好。因為學生間的操練活動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操練內容符合學生的需求,操練方式多樣化和具有趣味性,能使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利用無意識注意。
總之,學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學習,不僅是外語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