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遠強
體育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一樣,有其固定的教學內容和一定的教學方法。但體育教學又不同于其他課程教學,具有更廣泛的活動空間和獨特的教學方式。經過多年實踐,筆者認為把“教”與“玩”有機結合起來,是提高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與“玩”結合由中學生的特點決定
中學生愛玩好動,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體育教學應從學生的情趣特點出發(f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寓教于玩。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在娛樂游戲中體現(xiàn)體育教學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目的。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階段,運動負荷不能過大,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非但起不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反而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把“教”與“玩”有機結合,使學生有張有弛,無疑是必要的。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體育教學只強調“教”是不夠的,還必須同“玩”結合起來,通過做游戲等趣味活動來啟發(fā)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總之,把“教”與“玩”結合起來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與“玩”結合的基本方法
集分結合在體育課堂上,教師集中學生講授理論知識和練習規(guī)范,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體育游戲形式進行應用。如在講授身體平衡技能知識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單腿站立、單腿跳躍、單腿跳接力等比賽,把“教”與“玩”結合起來。
課間穿插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趣味游戲,以活躍體育課堂氣氛,刺激學生運動神經的活躍。如在教授體操課時,可在課間放一段歡快的樂曲,讓學生嘗試合著音樂節(jié)拍以舞蹈形式做體操。在隊列練習時,穿插一些花樣等等。這些都能使枯燥、緊張的體育課變得生動、輕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命題發(fā)揮在教授某種體育運動規(guī)范后,由教師統(tǒng)一命題,提出運動量和鍛煉目的,然后由學生自己設計活動項目,自己組織游戲活動。如跳繩,打球,做游戲等。
內外聯(lián)系就是把校內體育教學與校外學生體育活動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體育規(guī)范要求進行,實現(xiàn)校外“玩”為校內“教”服務。
“教”與“玩”結合的原則
服務教改中心即為教學教改這個中心服務,把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體育教學中“教”與“玩”結合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寓教于“玩”“玩”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無要求、無目的的憑興趣玩,另一種是有要求,要實現(xiàn)一定目的的“玩”。在體育教學中,提出“教”與“玩”相結合,是把“玩”作為教的輔導手段,以“玩”助學,以“玩”促練,也就是在“玩”的過程中要體現(xiàn)教的意圖,實現(xiàn)教的目的。
循序漸進從引導、誘導的角度,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在漸進過程中使“教”與“玩”的形式、內容在結合上日益緊密,使學生一步一步地按照體育教學的要求有目的地進行各種“玩”的活動。如在低年級學生中練習躲閃能力,可組織開展比較簡單的“老鷹捉小雞”游戲活動。到了高年級,則應組織帶球躲人等難度大的躲閃游戲活動。
玩而不亂“玩”是助“教”的一種手段。體育教學中應用“教”與“玩”結合的方法必須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學要求和教學實際需要組織必要的“玩”,防止只玩不學的發(fā)生。
“教”與“玩”結合的實踐效果
“教”與“玩”的結合,豐富了體育教學形式和體育教學內容,滿足了學生的情趣特點和心理需求,實現(xiàn)了教者與學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鳴。因此,在體育課堂上,學生精神飽滿,興高采烈,自覺、主動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在體育教學中,穿插一些體育游戲,吸引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使學生的運動量增加,達到了運動負荷,促進了體能的增強?!敖獭迸c“玩”的結合,為體育教學營造了一個比較自由、民主的寬松環(huán)境,賦予了學生一些獨立自主的空間,在活動中培養(yǎng)健康的情趣,鍛煉堅強的意志,促進了學生個性、氣質的發(fā)展?!敖獭迸c“玩”的結合,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接觸了更廣闊的知識,促使學生在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協(xié)調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思維、判斷、記憶等方面能力的增強,為學生智力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
總之,中學體育教學中采用“教”與“玩”結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教師應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繼續(xù)堅持運用和完善這種教學方法,使教師教學更輕松,使學生學習更有樂趣。
(作者單位:湖北省鄖縣楊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