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要想博弈高分,就必須在立意上棄舊求新,謀篇上求同存異,情感上棄假求真,情節(jié)上棄平求曲,落筆上還要做到棄大求小。這樣考場作文才能獲取理想的高分。
一、立意——棄舊求新
考場作文立意最忌拾人牙慧,人云亦云,這不僅激不起閱卷者評判的興趣,而且會使其乏味生厭。閱卷者鐘情的往往是那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妙品。例如,以“龜兔賽跑”的寓意為話題作文時,很多同學思維單一,把立意重點確定在贊揚龜?shù)某种院恪㈠浂簧嵘?,極易造成“撞車”現(xiàn)象。不妨換一個角度,有創(chuàng)見地提出“烏龜?shù)膬e幸取勝不值得贊揚,真正的較量和競爭是要憑強勁的實力”的見解,這一立意確能體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
當然,若要構(gòu)思立意不趨同,還得“剎住”思維“慣性”,對習慣的認識和傳統(tǒng)的見解作深層次的思考。有些同學一寫到老師,總是習慣性地將其比作“蠟燭”,“毀滅自己,照亮別人”。這樣的立意既平庸又荒謬,既不能使人感動,又不能概括教師職業(yè)的真正內(nèi)涵。為什么就不能告別傳統(tǒng)的認識,用太陽或燈塔來作比呢?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他的作用會像太陽、像燈塔一樣,放出永不熄滅的光輝,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理想!
二、謀篇——棄同求異
有些考生在謀篇布局上,記敘則“三段”敘:開始如何——經(jīng)過如何——結(jié)果如何;議論則“三段”論:應該如何——那些人如何——所以如何。千篇一律,令人乏味。古人云:“謀篇布勢,是一段最大功夫”,“布局須有千巖萬壑,重巒復嶂之觀,不可一覽而盡”(曾國藩語)。考場作文更要在謀篇上創(chuàng)新求異,如一考生的考場作文《爹和親家公的生意》:
俺爹和俺哥的老丈人湊的很粘和,一個是養(yǎng)牛養(yǎng)羊喂驢的,一個是販牲口做經(jīng)濟人的。養(yǎng)牛養(yǎng)羊喂驢的是俺爹,販牲口做經(jīng)濟人的是俺哥的老丈人。別看他倆生意不大,卻很有不少曲折的故事呢!
販牛記
夏日中午,炎日烈烈,樹蟬長鳴,些許輕風?!袄细?你盡管聽我的!準沒錯!來!來!喝!”俺哥的老丈人——老翟頭紅著臉,粗著脖子,捏著小酒盅嚷嚷著。
“老弟!我可全聽你的了!等這兩頭牛賣了好價錢,賺了錢,我請你喝二鍋頭!你說的那個主會出恁高的價嗎?”俺爹邊敬酒邊盯著親家公小心翼翼地問。
“會,肯定的事!”老翟頭斬釘截鐵地道。
一星期后,爹的兩頭牛賣了。太陽西沉了,紅霞未消盡。爹沉著臉,垂著手,低著頭,氣沖沖地回來了。嫂子忙迎上前,“爹,咋樣,價孬,價好?”爹一揮手,“去!去!去!都是你爹那個糟老頭子的話!讓我賠大了!”嫂子小聲咕噥一句,“誰讓你聽他的話呢!怨誰呀!”爹張開嘴,半天沒合上!
賣羊記
春節(jié)將至,爹盤著腿坐在爐邊椅子上點著汗煙,“吧嗒,吧嗒”,不停地吸著,“這一次憑他老翟頭咋給我灌迷湯,我都不聽他那一套,見他的鬼去吧!”爹狠狠地敲敲煙袋?!吧絻?,去把那二十只羊送到高莊的屠宰場?!薄鞍痴扇瞬皇钦f,李莊屠宰場價不賴嗎?”哥詫異地問。“我才不聽那死老頭子的話呢!”爹生氣地說。
可是,這次賣羊還是沒有比別人賺得多點,爹一聲接一聲地喘粗氣,悶著頭,紅著臉。嫂子得意地說,“誰讓你不聽俺爹的話呢!”
咋賣驢
就差那頭驢沒賣了。
人家給俺爹開玩笑,“老李頭兒,你那頭驢生意還聽你親家公——老翟頭的嗎?”爹低著頭,“再說,再說!”
時值暮春,爹的那頭驢壯而又壯,爹瞧著那頭驢,只字不提那個“賣”字。
俺哥的老丈人,也再沒來過。
考生諳熟形式為內(nèi)容服務的原則,為了適合表現(xiàn)“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內(nèi)涵較復雜的話題的需要,安排了三個故事:販牛記、賣羊記、咋賣驢。其中蘊含著耐人尋味的意蘊,“俺爹”賣牛聽信俺哥的老丈人的話,結(jié)果吃了大虧,而自作主張賣羊時也并沒有撿到便宜,結(jié)尾寫“爹瞧著那頭驢,只字不提那個‘賣字”,看來是相信自己還是聽取別人的意見,還真得讓“俺爹”動點腦筋,對讀者也富有啟發(fā)作用。巧妙的結(jié)構(gòu)與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相得益彰。
三、情感——棄假求真
惟真情能感人,考生要善于調(diào)動自己的情感積累,在真實情感的驅(qū)動下為文,讓思維在情感的河流里穿梭,語言在情感的波浪里翻花,靈魂在情感的激蕩中凈化。例如,一考生寫的《父親,我愛你》一文,以“我”對父親的情感變化為主線,展示了父親經(jīng)歷昔日的健康開朗的性格和經(jīng)歷喪妻挫折之后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富有濃郁的抒情氣息。其中寫道:“那天,天氣陰冷,像今天。媽媽在艱難地支撐了半年后,終被那可恨的病魔奪去了生命。那天,你眼睛紅腫,衣服單薄,我一時覺得你蒼老了許多,像一棵茁壯的樹突然被人一下子砍倒。那晚,你告訴我,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樸實的語言,真切的細節(jié),展示了父母之間真摯的情感和母親的去世給父親精神上帶來的巨大創(chuàng)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四、情節(jié)——棄平求曲
清代文人袁枚說:“凡做人貴直,而作文貴曲。”就是說寫文章要做到曲折多變,使故事情節(ji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而山重水復,時而柳暗花明,懸念迭出,跌宕起伏,妙趣橫生。使觀文者蹙眉才舒,又屏息凝神,隨情節(jié)的變化、人物的悲喜而驚懼、憂慮,歡欣、狂喜。為此,考生要學會懸念、誤會、抑揚陡轉(zhuǎn)等興波之法。
五、落筆——棄大求小
有的考生喜歡寫大題目、用大材料,認為這樣有氣魄,有力度,其實這種寫法,往往不能寫深寫透,不如從小處入手,向深入開掘,更容易寫好。
余志明,教師,現(xiàn)居江蘇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