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琳
“MADE IN CHINA”也許早就應該成為一個指標,用來表明中國制造的能力了。無論是在美洲還是歐洲,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它都占據(jù)了半壁江山。然而有一樣事物,對它卻是又愛又恨,始終不太敢觸及,這就是奢侈品?!癕ADE IN CHINA”,到底犯了什么錯?
“MADE IN CHINA”的愛與恨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風暴的侵襲,歐美受打擊嚴重,尤其是那些有錢人,身價縮水不少,對于永遠把他們當作“VIP”的奢侈品行業(yè)來說。首當其沖。而在這個時候。中國人民卻表現(xiàn)出無限的互助精神,甚至組團去國外購買那些名牌服裝和皮包,這也令那些大牌們不得不感嘆:中國人真是有錢,絕對不能忽視這么誘人的消費市場。然而,一來中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并沒有養(yǎng)成。二來,中國現(xiàn)在對奢侈品的消費,存在一個龐大的新型部落,他們可能資產(chǎn)平平,但卻會去享用奢侈品。他們可以花600美元買一只LV的手袋,也會只掏5美元在普通小商店買一個發(fā)夾。他們對品牌的消費往往取決于當下的財政狀況,并沒有連續(xù)性。第三,現(xiàn)在引領快速時尚的H&M,ZARA服裝品牌對于奢侈品牌的消費也造成了沖擊。這樣來看,頂級奢侈品的前景似乎不容樂觀。
對價格已經(jīng)貴得不能再貴的奢侈品品牌來說,為了提高贏利率,最直接的辦法是削減成本。美國知名的皮貨制造商Coach就是個例子。1996年,LewFrankfort坐上CEO的位置,Coach在美國的工廠便開始逐漸的一個個關閉,并將大部分的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放在了低價勞動力市場,其中主要是在中國。為了降低生產(chǎn)成本,Coach開始印上了“中國制造”的符號。這樣的舉措使得Coach的銷售額和利潤連年增長,并在《商業(yè)周刊》評選的五十家最出色的美國公司中名列第一。豐厚的利潤讓很多其他的奢侈品牌心癢難已,盡管如此,在他們看來,這也實屬是一種冒險行為。Coach也許就是占了它是“中國制造”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這個便宜,如果人們漸漸發(fā)現(xiàn)這里面的秘密,也許Coach就不能笑得那么燦爛了。
現(xiàn)在有很多人都喜歡養(yǎng)狗,同一類的狗怎么區(qū)別好壞呢,就是看它是不是“純種”。名牌消費也有一條基本準則就是原產(chǎn)地,法國商學院的教授——阿米塔瓦·查托帕迪亞雅曾說:“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品牌是一系列相關事物的組合,其中之一便是原產(chǎn)國。對于奢侈品而言,品牌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毀一個品牌就如同犯下滔天大罪,在權衡生產(chǎn)地和品牌形象利弊一事上,沒有一個品牌經(jīng)理會犯下致命的錯誤。”意大利頂級男裝品牌杰尼亞的常務董事、全球戰(zhàn)略聯(lián)盟CEOGiorgioDclpiano就很困惑:“中國產(chǎn)的杰尼亞在中國市場的接受程度竟然比歐美市場還要低,既有意大利的設計,又能支持本土制造,價格也更加合理,我不明白問題出在哪里。”他不明白的還有,對于奢侈品,人們消費它的設計,消費它的工藝,消費它的質地,更是在消費一種品位和身份。制造地點和歷史往往賦予了奢侈品更多的涵義和更高的價值。如果不是原產(chǎn)地的奢侈品,不說其他,品位和身份就會降低很多。這樣一來人們消費奢侈品的意義也就大打了折扣?!董h(huán)球奢侈品報告》2007年的統(tǒng)計顯示,86%的中國顧客會因為奢侈品牌標有“MADE IN CHINA”,的字樣而不愿繼續(xù)購買。
Prada集團就宣稱,Prada的工人要流著意大利文化的血液。生產(chǎn)地點的轉移,將意味著奢侈品品牌可能喪失其獨特的魅力,并難以證明其高價的合理性。巴黎春天的CEO瑟奇。文伯格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即使中國的制造水平能夠制造同樣品質的產(chǎn)品,巴黎春天也不會把旗下Guccl公司的生產(chǎn)移到那里,因為“如果一個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只為了增加毛利就把生產(chǎn)移至低價勞動力市場,那會毀了這個品牌的價值。”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全球總裁PatrickThomas接受采訪時表示,絕對不可能把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放到中國來。萬寶龍品牌負責人也曾很明確的表示:“中國目前的加工制造業(yè)完全能夠生產(chǎn)出精良的商品,但絕不是奢侈品。奢侈品的價值源于文化的傳承,而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奢侈品品牌都起源于歐洲,如果生產(chǎn)加工離開了歐洲的土地,就意味著文化的斷層,也就失去了作為奢侈品的核心價值?!奔幢忝媾R巨大的節(jié)省成本誘惑,這些大牌們仍舊不愿意讓一時的貪心而砸掉整個品牌。
奢侈品究竟有什么樣的能耐,能賣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價格,能像寶貝一樣人人都想把它捧在手里。而“MADEIN CHINA”又怎么不配它,降低它的身份了?
奢侈品的“奢侈”
當你購買一個Prada的手袋,期望它帶來的是意大利的神秘氣息,把它拎在手里,能感受到它是一個滿臉皺紋,滿頭銀發(fā)。把眼鏡架到鼻頭之上,穿著一個圍裙的外國老人在一針一線精益求精為你打造出來的,這樣才叫做正宗,才能對得起那些攢了很久的大筆白花花的銀子。如果哪天,不小心看到包上面的“MADE IN CHINA”,頓時意大利的氣息就會煙消云散,哪怕它真的不能再真,也總會覺得像背著冒牌貨一樣的丟臉。奢侈品不僅僅是靠著文化,靠著血統(tǒng)活下來的,它還有其自己生存的道理的。在我們擁有它的同時,更需要了解得是它的本質。奢侈品能給人們帶來“最好”的,又或者是“獨一無二”的。
服裝的高級定制,就是最好的“獨一無二”的例子,現(xiàn)在中國也在這方面顯露山水了。在國際時尚界,翹楚莫過于是Dior高級定制,近乎完美,無可挑剔。在LV的詞典里,也有個名詞叫做“特別訂造”。特別訂造服務是LV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無論客人的要求如何獨特,品牌都會花盡心思為客人達成愿望。就連日本的護膚品牌POLA都推出了“量膚定制”的護膚品。
奢侈品的“最好”往往都會好到你想不到的地步。Goyard品牌,源自1853年,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貴的帆布旅行箱,價格比LV高出3到4倍。Gnyard的旅行箱純手工制作,用輕巧的白樺木做框架,棉麻制品和大麻葉子做基底再涂上防水材料,邊角部分用鎳金屬制成,縫線連接處仍然選用皮革,品牌的Y字形Logo手工繪畫。即使是同款不同顏色的箱子,價格也不相同。因為印上不同顏色的成本不同。據(jù)說Chanel的終身設計師Karl Lagerfeld乘坐飛機出去旅行的時候,非要把它的Goyard旅行箱用保鮮膜裹個嚴嚴實實的:Ermenegildn Zegna頂級品牌西裝,專門提取生活在南美安第斯山脈的Vicuna野駝羊的羊絨(價格接近每盎司1000美金),加上11.7微米的黃金羊絨,將其運用在自己定制西裝的頂尖精華面料里。說到材質,記得有文章這樣寫過Hermes:“熟悉它的人們恐怕都會記得,歐普拉·溫芙蕾被攔
在巴黎Hermes門外,一氣之下取消20多只birkin訂單。因為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預訂Hermes的birkin不用等待太長時間:一種人是進入全世界富豪俱樂部的人,另一種人則是身價2000萬美金以上的明星。它所用的皮革是皮革市場前1%的用料,因為只有Hermes才出得起這個價錢。也只有等Hermes挑完,才輪到其他品牌挑選。在Hermes的皮革中,不管是光感十足的山羊皮、細致壓紋的公牛皮、鏡面般光滑的小牛皮,還是瑰麗的千層山羊皮,每一種皮革都有自己的價格,每一季研發(fā)的新皮革、新染色都有自己的名字。也正因為如此,Hermes才可以在漫畫《愛瑪仕之路》中如此大牌地宣稱:“Hermes只負責提供一流貨物,如何體現(xiàn)商品特色得看顧客自己。”
奢侈品確實可以給人極大的優(yōu)越感和滿足感。仔細想想“MADE INCHINA”到底做錯了什么?其實什么也沒有做錯,如果把Coach“中國制造”的標簽拆掉,應該沒有人會對它的手工有任何的懷疑。如果非要說出一個錯,那就是“MADE IN CHINA”做了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在一些人那里,奢侈品本身流淌著歐美的血脈,應該是他們的孩子,而中國卻偏偏要把孩子生出來。這就會讓他們心理上覺得“不純”,如果凡事造成了心理上的陰影,就麻煩很多。Prada一直在致力于“MADE BY PRADA”的概念,這樣一來,一個手袋可以將不同的部位分配到不同的國家去完成,最后只要“BY PRADA”就好了,只要是“BYPRADA”,其他又區(qū)分不出來,人們的心理問題也就解決了。
說“MADE IN CHINA”出力不討好。有數(shù)據(jù)表明,美國品牌DKNY,其很多產(chǎn)品都在中國生產(chǎn),DKNY的一件產(chǎn)品如果賣600美元,中國卻只能賺到20美元。替別人做嫁衣,何不自己也當當新娘子。
中國奢侈品創(chuàng)造“自主品牌”
法國的LVMH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公司,宣稱他們全球40%的銷售額在亞洲產(chǎn)生,而它的競爭對手,數(shù)字達到了45%。商務部預計,到2014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占全球總量的23%左右。統(tǒng)計顯示,目前我國奢侈品市場的年銷售額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8%。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僅次于美國和日本。據(jù)世界奢侈品協(xié)會統(tǒng)計,中國人的奢侈品消費已經(jīng)達到80億美元,消費人群達到總人口的13%。中國奢侈品消費額的年增長率在20%左右。
面對這樣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們理應近水樓臺先得月,率先搶得這塊大蛋糕,可是品牌的成功是很多條件的合力:一流的設計師,一流的手工藝師,一流的營銷團隊(賦予品牌形象內涵),更重要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的建立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況且只有被國際社會認可的,才能稱得上是奢侈品。但是中國人往往著眼于短期,缺少培育奢侈品品牌的文化涵養(yǎng)。他們不愿投入建立一個品牌所需的金錢、時間和力氣,他們想要快速回報,因此他們的前景在本地。
奢侈品往往喜歡打上國家的符號,文化的烙印。正是如此,人們認可接受,并把它作為真正奢侈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中國,很大的奢侈品市場都被國外品牌占據(jù)了,這就需要用特色來尋找機會,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很多專家學者,設計師都把民族當作了突破口,可是如時尚雜志《Wow》的新加坡出版商康艾德所說:“中國設計師如今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為了在國外造成影響,他們需要一個鮮明的民族形象,但在國內卻很少有人會接受這種民族特色,雖然在戛納電影節(jié)等西方大型活動中可以看見章子怡等女演員身著傳統(tǒng)的緊身無袖絲綢旗袍,但她們在家是不會這么穿的,她們很可能會選擇Dior或者Chanel?!?/p>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個笑話:美國,一個年輕人和一個年老的富翁在一個高級招待會上聊天。年輕人想問那個富翁是怎樣發(fā)財?shù)?,但又有些支支吾吾,老富翁倒聽出來年輕人想問什么,于是自己打開了記憶的閥門,他說:“那是大蕭條時期,有一天,我的口袋里只剩下5美分,就用它買了一個蘋果,晚上我就在屋里擦蘋果,把它擦得特別特別亮,第二天,我把這個蘋果以10美分的價格賣了出去,然后又以5美分的價格買來兩個蘋果,到了晚上我就在屋里擦蘋果,把它擦得特別特別亮?!蹦贻p人點點頭,表示他已經(jīng)準備好接受一個看中商業(yè)機會白手起家的故事,但他還是客氣的詢問:“后來呢?”老富翁說:“第三天,我繼承了一筆200萬美元的遺產(chǎn)?!边@個笑話告訴我們什么:別指望從其他人那里得到什么現(xiàn)成的成功法則,尤其是那些現(xiàn)在還因為這個法則而富有的人。
就像是歐美的奢侈品,我們永遠都不要妄想從他們那里得到什么,能靠的只有自己。
很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中國自己的奢侈品牌名店外,排著長長的隊伍,隊伍里大都是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他們?yōu)榱艘粋€限量的皮包,寧可等上一個上午,還可能因為沒有搶到而難過,這就是真正奢侈品的魅力所在。
中國奢侈品的“自主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MADE IN CHINA”會有讓中國人驕傲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