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磊
由于出口前景黯淡、經濟刺激冷熱不均、中小企業(yè)狀況不容樂觀等,中國經濟復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全球金融危機侵襲之下,過去一年中國經濟遭遇了嚴冬的寒意,而近期,一些經濟數據和現象似乎又讓人感到了回暖的氣息。
一季度GDP同比增幅下滑態(tài)勢減緩,包括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新增貸款等其他經濟指標也出現了回升跡象。4月15日,總理溫家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一攬子計劃已初見成效,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形勢比預料的好”。但官方也不忘提醒,“形勢依然嚴峻”。
對于中國經濟回暖的持續(xù)性和路徑,各方則存有爭議。部分觀點甚至認為,中國經濟還有出現二次回落的可能。
“形勢比預料的好”
進入4月,來自國家統計局和中央各主要職能部門的宏觀經濟數據密集出爐,經濟反彈來臨之快超乎預期。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創(chuàng)近20年來新低,比去年同期回落4.5個百分點,比上季度回落0.7個百分點,但對比去年四季度比上季度回落的2.2個百分點,經濟大幅下滑之勢已明顯收斂。3月份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8.3%,增幅比前兩個月提高4.5個百分點。
數據同時顯示,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下降1.2%;一季度工業(yè)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6%,其中3月份環(huán)比下降0.3%。雖然兩項價格指標繼續(xù)表現為負值,但降幅卻在收窄,表明通縮陰云正在消散。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PMI連續(xù)4個月反彈,3月份達到52.4。根據國際經驗,PMI是否超過50,通常被視為經濟走強或走弱的分界線。
此外,根據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創(chuàng)下史無前例的4.58萬億元,直逼去年全年4.9萬億元的水準。這直接推動固定資產投資超高增長。3月份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3%,較1、2月份高出3.8個百分點。
伴隨著投資與信貸的高漲,國內股票市場開始大幅反彈,滬指一度躍上2500點,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成交量放大。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梁紅表示,中國經濟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已經開始回升,將出現非常快速的斜率大于45度角的“V”形反彈。目前中國經濟反彈的速度和力度非常強,從基本面看并不是流動性泡沫,不存在下一次探底和第二波金融風暴。
渣打銀行中國區(qū)研究主管王志浩則認為,中國經濟不大可能再下降,但未來幾個季度“V”形走勢的可能性較小,較可信的觀點是緩慢上升。
復蘇的不確定性
但不少專家也指,由于出口前景黯淡、經濟刺激冷熱不均、中小企業(yè)狀況不容樂觀等,中國經濟復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多年來,中國經濟在出口導向型的增長軌道上高速運行,造就了以珠三角和長三角為代表的外向型經濟區(qū)域的繁榮。2009年,這一增長模式面臨巨大考驗,出口無疑成為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不確定性。
海關總署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外貿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4287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總值2455億美元,下降19.7%;進口總值1832億美元,下降30.9%。
作為中國GDP和外貿進出口的第一大省,一季度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15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1%之多。由于外貿大省受創(chuàng)較重,近期中央領導胡錦濤、溫家寶和習近平等還相繼到山東、廣東、江蘇等省進行調研。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4月15日表示,不能排除外需再次受到沖擊的可能性,他更認為,今年出口要保持較低的負增長,難度都相當大。
其次是經濟刺激計劃的冷熱不均。從宏觀層面來看,體現為投資與消費、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的不平衡。
一季度帶動經濟增長的主力是投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萬億元,同比增長28.8%。簡單扣除物價因素進行測算,實際增長為33.4%,是2005年以來同期投資增速最高的一年。
政府投資明顯高于私人部門投資。一季度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中,內資企業(yè)投資2.1萬億元,同比增長32.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投資同比增長37.7%。這也是兩家機構PMI數據大相徑庭的原因。相比反映國企活動的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fā)布的回暖版本的PMI數據,里昂證券編制的3月私人部門加權PMI為44.8,較前一個月還有所下降。
而國內消費需求的下行壓力仍然很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從2008年下半年的18%左右,放慢至今年2月的13.2%,到3月輕微反彈至15.9%。
現實情形亦表明,大量中小企業(yè)包括民營企業(yè)和外向型企業(yè)處境依然困難。這同時導致就業(yè)狀況未見好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4月23日公布,一季度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4.3%,比2008年末的4.2%又上升了0.1個百分點。
不排除二次觸底
4月7日,世界銀行在北京發(fā)布《東亞經濟半年報》報告預測,在大規(guī)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的支持下,中國經濟有望年中回暖,2010年全面復蘇。但世行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同時認為,對中國經濟的快速恢復不應過于樂觀。
4月2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fā)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再度下調,不過也給出了2010年全球經濟將開始緩慢復蘇的樂觀預計。IMF對中國增長的前景相對樂觀,但也同時提醒,不能排除中國經濟繼續(xù)下行的風險。
IMF預測今年中國GDP增長將為6.5%,明年為7.5%,與3個月前相比,分別下調了0.2和0.5個百分點。對此,IMF研究部副主管查爾斯?科林斯表示:“信貸猛增可能集中在大型國有企業(yè)、國有項目,而非消費信貸;通過縮短工期等措施來‘提速基礎設施建設具有自身的限制;醫(yī)療改革等社保體系建設也才剛剛啟動,很難在一兩年內顯著刺激消費?!?/p>
安邦咨詢4月27日發(fā)布的最新調研報告則稱,中國經濟已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了轉暖跡象,二季度GDP有望比上年同期增長6%-7%,但是中國經濟的回暖是一種搖擺不定的復蘇,雖然二季度經濟可能繼續(xù)回暖過程,但在更長的一段時間內,經濟不排除二次觸底的可能性。
國家發(fā)改委經濟研究所王小廣也預計,2009年一季度經濟可能是一個底部,二季度以后逐步好轉,但到2010年還會下降,中國經濟將呈現“W”型走勢。經濟真正走出底部或在2011年,屆時不需要政府刺激也可保持9%增速。
他還表示,目前談論中國經濟回升或者出現拐點很不現實。盡管現在經濟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尤其是信貸、投資均在復蘇,但這主要是靠政府作用的增長?!爸灰菄衅髽I(yè)利潤繼續(xù)下滑,那么中國經濟就沒有見底?!?/p>
而4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并未如坊間一些猜測那樣,出臺新的經濟刺激計劃,而是重點強調落實好現有政策措施。會議指出,要根據經濟運行情況和政策實施效果,不斷完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并“加強儲備性政策的研究,做好預案”,以有效應對經濟形勢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