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階層

        2009-03-07 03:07:34王立波
        人文雜志 2009年1期
        關鍵詞:低產中產階級階級

        王立波

        內容提要中產階級的研究一直是社會學界的熱點,本文則根據統(tǒng)計資料從階層規(guī)模、職業(yè)結構以及受教育程度分析了中國中產階級研究與中國社會結構的不對稱,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低產階級的概念,并且從收入特征、職業(yè)特征、消費特征、閑暇生活、受教育程度以及社會心態(tài)等方面分析了低產階級的社會特征,探討了低產階級所具有的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代表當下中國社會的主流消費等社會功能。最后提出低產階級研究將深化對中國社會結構的認識,并將成為中國社會結構研究本土化的一個新切入點。

        關鍵詞中產階級社會結構低產階級

        [中圖分類號]C9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9)01-0164-09

        一、中國社會結構與中產階級研究

        最近幾年,中國社會學最引人入勝的研究領域及對象莫過于中產階級,其研究成果的涉及面之廣是其他任何階級和階層所不能比擬的,中產階級的現(xiàn)狀、規(guī)模、心態(tài)、消費方式、社會功能及其發(fā)展趨勢等都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且經過學者們的積極努力,也在逐漸成為社會的共識,甚至引起高層的關注。

        然而,我們以為,中產階級研究能夠如此地形成規(guī)模,不僅由于中國已經出現(xiàn)了中產階級,而更主要的是因為這是一個國際社會學研究的特殊語境。中國中產階級研究和我們整個社會學體系一樣可以說是“舶來品”。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中國社會學在國際社會學學會的幫助下開始復興,而此時歐美國家已經進入后工業(yè)社會,“在美國80年代以來,社會上最富有的階層大約占6.7%,最貧窮的階層大約占6.2%,其余的87.1%的家庭,大致都處于一種中產階層或曰‘中產階級的地位上”,因而這個時期歐美中產階級研究已經成為主流社會學的一個話語空間,大量的以中產階級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著作已經問世。在這樣的國際學術背景下,剛剛發(fā)足的中國社會學研究,從歐美的社會學土壤中汲取了大量的營養(yǎng)也獲得了大量的研究靈感。

        但是,社會結構的研究有其特殊性。中國的社會結構與發(fā)達國家是完全不同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的中產階級的社會位置和規(guī)模也與發(fā)達國家完全不同。中產階級是工業(yè)社會的產物,在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中產階級不可能成為社會的主流。于是與國際社會學接軌的中國中產階級研究事實上與發(fā)達國家的中產階級研究具有著不同的意義。

        (一)非大眾群體的中國中產階級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后,美國中產階級已經占社會的81%以上,因此美國中產階級的研究是對社會主流群體、大眾群體的研究,這個階層代表著大眾的消費方式,代表著社會心理;然而中國的中產階級還只是一個少數的精英群體,南京大學周曉虹根據北京、上海、廣州、南京、和武漢五大城市的調查認為中國中產階層占11.9%;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春玲根據全國抽樣調查數據,綜合收入、職業(yè)、消費、主觀認同四個指標,提出全國中產階級僅占人口的4.1%,在大城市則能夠達到12%;其他研究也提出了類似的數據。

        不論是占人口11.9%還是12%,中國中產階級只是社會的少數人,和發(fā)達國家的“大眾”中產階級具有不同的含義。人們雖然期待中國中產階級能夠象歐美社會那樣成為社會穩(wěn)定的“防火墻”,能體現(xiàn)社會主流價值觀和維持社會穩(wěn)定,然而畢竟當下中國中產階級的規(guī)模決定了他們對整個社會的作用、影響的有限性。

        (二)中國職業(yè)結構與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的形成是職業(yè)結構變遷的必然結果。1973年,丹尼爾·貝爾分析了美國1956年以后出現(xiàn)的后工業(yè)社會的兩大重要特征:在經濟方面,從產品生產經濟轉變?yōu)榉招越洕?;在職業(yè)分布方面,專業(yè)與技術人員階級處于主導地位。1956年,在美國職業(yè)結構中自領工人的數目在工業(yè)文明史上第一次超過了藍領工人。1970年白領工人與藍領工人的比例超過了5:4。但是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見表1)。

        丹尼斯·卡爾著:《美國階級結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92頁即使我們同樣把專業(yè)技術人員、負責人、辦事員和商業(yè)服務人員加在一起作為白領的話(有學者認為中國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由于其勞動的技術含量低,更多地表現(xiàn)為體力勞動,因而中國的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被普遍作為藍領),那么中國的白領階層僅僅占勞動人口的14.21%,到了2000年也僅僅為19.65%。但是在美國八十年代白領就已經占勞動人口的65.4%,到1995年已經達到68.8%。此外,農業(yè)人口在中國仍然占勞動人口的大多數,而在美國農業(yè)勞動者只有2.8%,到了1995年更是下降到了1.9%,美國白領階層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美國早已走出了傳統(tǒng)農業(yè),而中國具有完全不同的職業(yè)結構,我們的產品經濟還離服務經濟甚遠,我們的白領人數和藍領還有成倍的差異,在這樣的職業(yè)結構基礎上談及中產階級的功能、社會作用,談及穩(wěn)定器,防火墻不能不說是一件奢侈品。

        (三)受教育程度的差異與中產階級

        在丹尼爾·貝爾的后工業(yè)社會中,中產階級是由以知識與科技見長的知識分子和科學家構成的,因此人們普遍認為當代中產階級大多具有良好的學歷背景、知識水平和個人素質,并且把教育程度作為中產階級的一個重要指標。

        根據OECD官方網站的統(tǒng)計數據(見表2),在2001年美國勞動人口中接受大專以上教育的已經占41%,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已經占91%,初中以下教育程度的勞動力人口僅占9%,OECD諸國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平均已經達61%,初中以下受教育的占29%,但是中國的情況完全不同,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的勞動力人口中,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僅為6%,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勞動力人口也僅僅為19.1%,中學以下受教育程度的高達81%。在這樣的受教育水平上,中國中產階級在規(guī)模上還不能成為一個主流群體,因此與橄欖型社會結構——中產階級幾乎涵蓋社會的80-90%的歐美國家比起來,中國的中產階級研究不能不說是早產的,并且和我們社會結構的現(xiàn)實是錯位的。

        其實也有學者明確提出了中國“中產階級比重很小,群體邊界不清晰”;李友梅在2005年也通過對上海的白領階層的研究提出目前中產階級對公共政策和制定過程的影響很小的“弱政治參與”,“他們也尚未形成穩(wěn)定的行為規(guī)范、知識體系和價值認同”;張翼通過對中產階級政治態(tài)度的經驗研究中也得出“中產階級并不必然是社會穩(wěn)定器”的結論。盡管他們的結論主要是對于中產階級社會作用的性質的復雜性和多維度的思考,但是事實上也是對于中國中產階級研究中的某種“一廂情愿”的反省。

        誠然,中國中產階級也一定會像發(fā)達國家中產階級那樣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因此對中國中產階級的研究,甚至包括言談舉止、消費習慣、心理特征、政治態(tài)度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但是,如果和中國現(xiàn)實的社會結構對應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的社會結構研究其實形成了一個很令人迷惑的現(xiàn)象,高度凸起的、形成了大量科研成果的是中產階級、高收入階層以及底層群體。而這些階層在社會結構中的比重卻是相當有限?!拔覈鐣^大的貧富差距使我國城市的社會上層大約占0.6%”,如前所述中產階級

        最多也僅占百分之十二左右,同樣我們最大限度地理解底層群體,假設占10%,那么總共進入我們研究視野的僅僅是社會結構中的一部分,其余的70%以上的群體在社會結構研究中卻成為了一個盲點,就是說我們忽略了一個更為普通的、大眾的社會階層。

        根據對中產階級的理解和我國的“擴大中等收入者階層”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中產階級作為社會的穩(wěn)定器是需要不斷被擴大的,然而如果站在整個社會結構的宏觀視角上看,中產階級的擴大也是其他社會群體進入中產階級的社會流動過程,那么是哪些群體有可能流入中產階級呢?是底層群體嗎?顯然不是,我們的社會結構研究的一個模糊地帶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事實上早有學者注意到這個問題,在探討低收入群體如何向中間階層流動的過程中,有學者界定了低收入群體的概念“指那些在收入結構中處于較低水平的社會群體”。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樊平也試圖從貧困群體中剝離出低收入群體,認為盡管“人均生活費比較低,在生活基本需求的水平、質量和社會交往方面居于社會下層等”方面二者是相同的,但是低收入群體“具有勞動能力,但在投資和就業(yè)競爭中處于劣勢,只能獲得較低報酬的社會成員”;而貧困群體“則不僅包括一部分低收入者,還包括沒有勞動能力、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無業(yè)和失業(yè)人員”。他們都試圖從另外的角度去關注即非中產階級,也非底層群體的社會階層。

        國內學界最近幾年悄然興起的工人階級的研究也似乎是以不同的研究范式來填補這種研究的空白,人們嘗試從工人階級的不斷產生,新工人階級的形成來探討中國社會結構中的一個基本的階級,填補社會結構研究的這一斷裂帶。然而工人階級畢竟是一個政治學的、經濟學的概念,我們可以把農民工作為新工人階級,把私營企業(yè)的工人作為新工人階級,在服務業(yè)不斷擴大的今天,工人階級研究仍無法概括所有介于中產階級和貧困階級之間的群體。

        中國人民大學的李路路教授明確提出“分析所謂中國中間階層的社會存在狀況……一個必然的前提是建立一個包括中間階層的階級分類框架,在這個框架中,至少應該存在一個在中間階層之上的上層階級,和一個在它之下的下層階級”,并且他還提出了“下層階級和自雇傭者”的概念。循著這樣的思路,本文試圖進一步具體地研究在中產階級與底層群體之間存在著的一直被我們所忽略的這個龐大的社會階層,這個社會階層應該具有怎樣的特征?有何種社會作用?

        二、低產階級及其社會特征

        中國的社會結構中存在著一個既不屬于中產階級也不屬于底層社會的群體,他們在社會結構中確是占據著絕大多數,我們暫且將其定義為低產階級。無產階級的概念已經具有特定的政治意義,下層階級不僅容易同底層階級相混淆,而且其概念本身側重于社會地位、與對于社會經濟狀況具有明顯界定的中產階級的概念存在一定的不對稱,而低產階級概念由于同中產階級一樣突出其經濟特征“產”、而且其“低產”更容易同底層群體相區(qū)別。在社會結構中該階級在財產、權力和聲望所構成的社會地位體系中也居于中產階級之下,底層階級之上,因此我們以低產階級來界定這個特殊而龐大的社會階層。

        我們以為:所謂低產階級是指在當下中國社會職業(yè)結構中以從事體力勞動為主,靠工資謀生,具有一定的職業(yè)能力和勞動技能,具有一份比較穩(wěn)定的工資,能夠維持基本的家庭消費需要,在勞動和工作中往往屬于被支配的地位、在教育程度上一般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的藍領群體。

        (一)低產階級的收入特征

        2005年1月,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一份最新調查結論:“6萬元-50萬元,這是界定我國城市中等收入群體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計算)的標準?!薄爸挟a”首次得到了數字化界定?!?萬元-50萬元”的標準來自國家統(tǒng)計局城調隊的一份抽樣調查。這項調查歷時4個多月,發(fā)放問卷30萬份,有效問卷263584份。根據相關負責人的介紹,該次調查樣本中家庭年收入六萬元以下的家庭為250217戶,占94.9%,五萬元以下的家庭為241746戶,(占到全部比例的91.7%),如果按照該標準,中等收入群體的規(guī)模為5.04%。這項標準一經公布,輿論嘩然。我們無意去討論標準的高低,我們所關注的是“中等收入群體”的現(xiàn)實意義。

        中等收入群體一般應該理解為一個社會的收入結構中,居于中間位置的收入群體,然而在我國“中等收入群體”概念的起源和社會結構顯然并不吻合,因而形成僅占5.04%,遠遠脫離社會的平均收入,盡管我們的“中等收入群體”是引用發(fā)達國家社會結構的中等,也可能是未來中國社會的中等,然而并不是現(xiàn)實的、當下中國社會結構的“中等”。而在當下中國社會收入結構中處于中間位置的是低產階級。

        如果說年收入六萬作為中等收入群體的下限的話,那么低產階級則以此為上限,低產階級的下限直逼我們社會的貧困限。按照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7年表10—1的數據,中國城鎮(zhèn)居民平均全部年收入12719.1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3587元,如果按照2006年戶均人口數2.95人,即三人計算,中國農村居民家庭根本無法達到中產階級的底線。于是我們僅論及城鎮(zhèn)數據。根據2007年中國人口統(tǒng)計年鑒的數據,城鎮(zhèn)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以三人計算(見表3),也只有高收入戶和最高收入戶的20%能夠達到我們所說的六萬的中產階級底線,即使我們把最低收入戶的10%都算做底層群體,那么其余的初略估算這70%左右的人口即我們談及的低產階級。他們2006年人均年收入為10075.4(上述四個層級的平均數),低于城鎮(zhèn)居民平均收入(12719.19元)2943.79元,戶均年收入(三口人)為30226.2元,其中低收入戶平均年收入約為17838.3元。

        由于這個群體的異常龐大,我們還可以將這個群體化分為上中下三個層級。中等偏上為低產階級的上層,他們在低產階級中經濟條件最優(yōu)越,也最有可能率先進入中產階級,中等偏下和中等的40%則屬于低產階級的基本群體,而低收入則屬于低產階級的下層,他們可能最后進入中產階級,也最容易跌入貧困群體。

        (二)低產階級的職業(yè)特征

        低產階級的收入特征是與職業(yè)特征密切相關的,低產階級主要以從事體力勞動為主,包括是熟練工人、半熟練工人和非熟練工人,他們在當今中國職業(yè)結構中居于大多數。他們具有一定的職業(yè)能力和勞動技能,因而具有一份比較穩(wěn)定的工資。盡管在國際上通行的職業(yè)分類一般把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作為白領,然而在中國由于“商業(yè)服務業(yè)中的很大一部分屬于傳統(tǒng)的商業(yè)服務業(yè),技術和管理含量、社會地位都比較低,更接近體力勞動”,因此一般被作為藍領。根據表1的數據,如果將商業(yè)服務人員也算作藍領的話,那么中國的低產階級所歸屬的藍領群體更加龐大,在2000年達到89.47%。

        低產階級主要是從事體力勞動,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崗位。大多數長期工作在同一個企業(yè),特別是國有企業(yè)的工人。他們有時也主動換工作,但是一般是在找到下一個相對好一些的崗位時才考慮,除非萬不得已,他們的家庭負擔承受不起失業(yè),他們的“跳槽”主要是在熟悉的領域,比如出租車司機大多不離開這

        一行業(yè),只是時常更換雇主,或者有條件的時候自我雇傭。他們在勞動組織中一般屬于被支配地位。

        這種職業(yè)特征決定了低產階級的社會保障狀況。作為大企業(yè)和中型企業(yè)工人的低產階級的上層,他們能夠獲得企業(yè)代為繳納的社會保險和醫(yī)療保險,因而狀況相對穩(wěn)定,而一些在小型企業(yè)和非正規(guī)就業(yè)的半熟練和非熟練工人,比如保潔工、送水工、飯店服務員、售貨員等則需要自己繳納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因而他們的實際生活狀況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他們則屬于低產階級的中下層。

        (三)低產階級的消費特征

        城市低產階級一般擁有自己的住房,住房面積按照2005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為26.1平方米、農村29.1平方米估算,三口之家的居住面積應該為75平方米到100平方米左右,城鎮(zhèn)低產階級或者在遠離主城區(qū)貸款購買了新小區(qū)的住房或者是住房私有化以后在老城區(qū)購置了二手房,年齡較大的可能在原國企的家屬區(qū)購買了自己一直居住的房子,也有人因為家屬區(qū)動遷購買了回遷房。他們一般沒有經濟能力購買第二套住房。

        私家車對低產階級來說還只是一個夢想,他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電動車和公交車,他們的身影表現(xiàn)在每天早晚上下班的自行車、電動車的洪流中,偶爾需要他們也能打車?!芭畠壕鸵Y婚了,他家給買了一個50多米的房子,我想給他們買個QQ車”(筆者,2008年5月10日與WLJ訪談記錄)。

        2006年他們的日常消費最高不超過表4的平均消費性支出。每月家庭食品消費大約為千元左右,一般不去飯店吃飯。

        每個季節(jié)每人可以購買一件百元左右的衣服、鞋襪,這個價錢的衣服可以去一般的百貨商店,也可以在地攤或批發(fā)市場買幾件衣物,他們普遍認為“百貨商店的衣服貴,質量和市場上的差不多”(2008年5月10日與WLJ訪談記錄),因此她們更多地愿意去逛批發(fā)市場,正因為低產階級的大量存在,這些批發(fā)市場在任何季節(jié)都人滿為患。

        (四)低產階級的閑暇生活

        大多數城市的低產階級有自己的休閑方式,他們或者在傍晚,或者在休息日打麻將,也有的早晨或者傍晚加入城市街頭和公園的休閑隊伍中,四十歲以上的城市低產階級大都具有過國企工作的經歷,他們渴望集體的情感支持,比如公園的毽球隊、秧歌隊、交際舞隊都是他們的一個精神家園,市內各公園,各區(qū)之間也經常有各種比賽,他們群體內部也經常組織一些聯(lián)誼活動比如郊游、聚餐,在個別成員遭遇特殊困難、或者成員家的紅白喜事他們也都能夠出現(xiàn),并給予一定的物質支持。低產階級的家庭也偶爾進行一些近距離的旅游和一日游等,他們能在孩子、老人過生日的時候買些禮物和張羅個比較熱烈的聚餐,博物館等免費開放他們也是比較興高采烈的,一旦有時間他們就會去參觀,他們也熱衷于看各個商店的降價銷售、打折促銷廣告,他們經常為了一個百元商品,往返于幾家商店去比較價格。

        (五)低產階級的受教育程度

        低產階級一般具有高中以下受教育程度,主要為中學受教育程度,由于受教育程度比較低,沒有可能進入專業(yè)技術人員的隊伍,所以他們主要為藍領階層。由于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比較低,城市低產階級一般比較重視子女的教育,然而由于自己經濟能力、精力、以及教育方法的問題,上層低產階級的子女一般有可能接受大專以上的教育,而中等和下層低產階級的子女大多數依舊沒有接受較高的教育,因而,子女有更大的可能成為“新失業(yè)群體”,成為新的“啃老”一族,更加加劇了低產階級的生存壓力?!吧习嗟臅r候,天天干到很晚,也沒有時間管孩子,我女兒小的時候我偶爾去接一次孩子,孩子歡天喜地地,可是我就是忙,孩子高中不好好念,畢業(yè)就在家了,有時候去幫別人賣賣貨,找個對象也沒有工作,將來想讓他們做個小買賣?!?2008年5月10日與HY訪談記錄)

        (六)社會心態(tài)及發(fā)展趨勢

        低產階級的群體異常龐大,還可以劃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低產階級的心態(tài)也因為經濟地位的不同而存在不同,上層低產階級將能夠最先進入中產階級行列,主要是技術工人和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由于經濟相對穩(wěn)定,因而社會心態(tài)也相對穩(wěn)定,他們雖然收入不高,但是具有小富自安的滿足感,他們在城市社會的勞動者群體中,屬于境遇比較好的群體,和原來的工友們比起來值得滿足,和改革開放前比起來,他們更是非常滿足。城市中層低產階級主要是半熟練工人,他們當中許多是實現(xiàn)了再就業(yè)的國企下崗工人,他們的失落感相對比較強,他們在改革開放前往往和當前社會的各階層屬于同等社會地位,然而改革開放以后,他們不僅對不穩(wěn)定的工作不適應,對自謀出路不適應,而且由于大多數人需自己交納各種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增加了自己的經濟負擔,因而心理壓力和心理的怨氣也都比較大。

        下層的低產階級主要是非熟練工人和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民,其中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民心態(tài)比較平和,由于中國的戶籍管理體制,他們已經習慣于城鄉(xiāng)二元社會,而如今能夠進入城市社區(qū),和城市人一起生活,盡管要遭遇一些歧視和不平等,但是比那些在農村依靠農田生活的同齡人不知要好過多少倍,他們的收入可能要低于一般城市人,但是他們的參照群體主要是農村的父老鄉(xiāng)親,因此他們的滿足感和城市生活的欣喜感都使他們成為一個社會心態(tài)上相對穩(wěn)定的群體。

        而下層低產階級中的“城市人”則是一個心態(tài)并不穩(wěn)定的群體,生活境遇的艱難使他們具有較強的失落感和不公平感,特別是前國企的下崗工人不僅面臨著身份的轉變,而且如今和“農民工”在同一個勞動力市場上競爭,因此這是一個心態(tài)相對不穩(wěn)定的群體。下層低產階級的發(fā)展趨勢很容易受社會經濟狀況的影響,如果社會經濟不景氣,或者遇到天災人禍,“城市人”很有可能跌入貧困群體,“農民工”則會結束城市化過程退回農村。如果社會經濟發(fā)展比較穩(wěn)定,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有可能持續(xù)上升。

        三、低產階級的社會功能

        中國社會的迅速發(fā)展,一方面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另一方面也創(chuàng)造了同樣舉世關注的社會分化。貧富差距日益加大、吉尼系數不斷高升,社會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存在著大量的矛盾、對立與沖突。中產階級研究的熱潮事實上反映了人們的一種期望,希望中國的中產階級能夠像發(fā)達國家的中產階級那樣也成為社會的“穩(wěn)定器”和上下矛盾的“緩沖層”,然而由于中國中產階級人數少、規(guī)模小,其所具有的對兩極分化及矛盾沖突的緩解功能十分有限。而在當下中國社會,具有這種作用的恰恰是規(guī)模龐大的低產階級。

        (一)低產階級是當前中國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

        低產階級是中國的普通大眾,他們不象底層群體那樣絕望、無助,他們也不象中產階級那樣有知識有地位,但是他們是當下中國社會的決定性力量。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2007年3月至7月在全國開展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問題全國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四分之三左右的城鄉(xiāng)居民認為中國當前社會和諧穩(wěn)定,社會基本和諧與穩(wěn)定成為中國目前社會形勢的主要特徵。九成左右的城鄉(xiāng)居民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形勢持樂觀態(tài)度”。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總體狀況是很好的”表示比較同意或很同意的占90.5%。零點調查

        公司的調查報告也表明藍領群體對當前生活比較滿意,對未來生活比較有信心,雖然認為工作所獲報酬不夠合理,對于自己的職業(yè)還是比較喜歡,心情雖然比不上白領那么“愉快浪漫”,平靜滿足仍是他們的主流心態(tài),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對于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有著清晰客觀的認識。

        中國中產階級的穩(wěn)定器的作用應該屬于未來的中國社會,那么在當下中國社會,低產階級才是社會的穩(wěn)定器。現(xiàn)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工業(yè)化也在總體上進人中期階段。從國際經驗來看,這個階段也是社會發(fā)展容易出現(xiàn)矛盾和問題的時期。中國現(xiàn)實經濟社會生活中面臨不少矛盾、挑戰(zhàn)和壓力。當今中國社會的穩(wěn)定主要不是取決于少數的中產階級,而是取決于最廣大的低產階級(這也是普通大眾的代名詞)。在中國經濟轉型和體制轉型并存,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東西差距、南北差距同在的歷史發(fā)展階段,中國低產階級以其規(guī)模、人數以及對社會發(fā)展的“樂觀態(tài)度”,成為化解和消融上下矛盾的巨大海綿、成為中國社會穩(wěn)定的最大的基石,成為我們不應忽視、也不能忽視的社會力量。

        (二)低產階級代表當下中國社會的主流消費

        如果說中產階級能夠引領消費潮流,將形成“健康而超前的消費行為方式”,那么低產階級則代表當下的主流消費。

        一般說來中產階級以擁有私家車為標志,中國的汽車銷售市場發(fā)展也極為迅速、令世人咂舌,“到2007年末我國私人轎車保有量達到1522萬輛,比上年增長32.5%”,然而“目前中國每千人擁有不到50輛汽車,而全球平均水平為120輛,美國為750輛,中國的整體汽車消費水平還不高”。而中國低產階級的主要交通工具則不然,在2007年摩托車為每百戶25.3輛。盡管在2002年中國城鎮(zhèn)居民每百戶自行車擁有量已從1998年的182.1輛下降到了142.7輛。但是中國自行車的擁有量約為4.7億輛。2001年自行車產量已達到5200萬輛,占世界自行車總產量的1/3強,產量、出口量均占世界總量70%以上,國內消費量也居世界第一。到2005年新興起的電動自行車銷量就已經突破1000萬輛。如果說經濟學的主流消費概念要以銷售額和銷售利潤為基礎的話,那么社會學對于主流消費的概念則應該是以人為本的,自行車代表了當下社會的主流消費,代表了最廣大數量的民眾消費。

        房地產業(yè)的發(fā)展也面臨著同樣的狀況,房地產業(yè)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為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做出了貢獻,中國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積從1978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的11.4平方米,然而同時“商品房空置問題越來越凸現(xiàn)出來。僅從沈陽來看套內面積超過120平方米的大戶型住房空置高達85.7%,其中超過150平方米的達56.3%,于是不得不通過政府的行政干預來限制大戶型的生產而增加中小戶型的建設,而各地的房地產市場,“中小戶型是市民的主力需求”“中小戶型成為市場的主流”。

        休閑消費也是如此,作為中產階級消費表征的健身房、高爾夫和網球場在中國還是比較奢侈的健康消費,我們從清晨公園里的龐大的、人群熙攘的太極拳、秧歌隊、毽球隊、羽毛球等健康消費中能夠了解中國的大眾消費模式,這也是低產階級的消費模式。

        五、結論與思考

        中產階級在歐美橄欖型社會結構是與中間階層重合的,是社會的主流的、大眾的群體,因此才能成為“中產”階級,但是當中國社會的“中產階級”僅僅是社會的“小眾群體”,社會地位也不處于社會結構的中間位置的時候,不僅中產階級的概念是未來型指向的概念,而且許多人使用的中間階層其含義也包含著相當的不確定性,當下中國諸多的社會階層自我認知調查都顯示,中國社會中自我認同為中等的占“40.2%”,自我認同為較低的占24.3%,筆者在遼寧的研究也顯示出同樣的趨勢,自我認同為中等的高達63.58%,認同較低的占13.8%,蟲口果我們把這個中等位置和中產階級,以及發(fā)達國家的中間階層等同起來,則很難得出合理的解釋,引入低產階級的概念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中等位置不過是當下中國社會結構的中間位置,這個位置與學理上中產階級“中間階層”暫時還沒有什么關聯(lián),在中國的社會結構條件下這里的“中間階層”代表著的是一個龐大的我們稱之為低產階級群體的客觀地位及其主觀認同。

        事實上中間階層和中等收入都是指社會平均線左右的人群,在不同的社會結構中具有不同的內容。當下中國社會結構中,低產階級位于社會的中間位置,占據大多數的時候,這是中國的社會結構所決定的。因此認識和解讀低產階級是理解當下中國社會的關鍵。

        如果說對中產階級的關注是聚焦一個中國社會未來的主流群體,具有前瞻性和預見性;而對低產階級的關注則是對中國現(xiàn)階段社會結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處于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社會結構不同于發(fā)達國家,中國的職業(yè)結構、受教育程度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都決定了中國社會結構的“發(fā)展中”特征,因此我們的社會結構研究也不能完全局限于發(fā)達國家的研究框架。低產階級是中國的主體社會階層,是當今社會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tài)的主流載體,對這一群體的研究可以豐富和完善中國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階層研究,作為國際社會學界的熱點問題中產階級和底層群體的研究是發(fā)達國家社會結構的使然,然而在中國當前的發(fā)展階段,這兩個階層還都是社會中的小眾群體,而低產階級的研究恰恰是對中國社會結構研究的豐富和完善,通過對低產階級的研究深化對中國社會結構的認識、也將成為中國社會結構研究本土化的一個新切入點。

        對低產階級的研究有助于社會政策更加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是關注民生,關注民生則是指關注最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而最廣大的民眾無異于占人口一半以上的低產階級。然而由于低產階級的主體地位未能得到普遍的認同,不僅在中國社會結構的研究中,廣大的低產階級成為社會結構研究的真空,使中國的社會結構劃分事實上成為了一個不周延的劃分,而且在社會實踐中低產階級的消費模式也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和關注。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電動車禁行否的行路權之爭,實際上演繹成為民眾與政府的抗爭,是因為這是一個龐大的階層;在房地產業(yè),對中小戶型為代表的主流的低產階級房地產需求的忽視也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瓶頸;此外各地關于禁止街頭燒烤,路邊小店,甚至禁止小商販,黑摩的、馬路用工市場等城市行政管理措施也都面臨著諸多的困境和尷尬,而這些都需要通過對低產階級需求的研究,實現(xiàn)社會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完善,實現(xiàn)政府與民眾的和諧。

        關注中產階級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關注低產階級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當今中國社會在通貨膨脹、下崗失業(yè)、城鄉(xiāng)區(qū)隔和貧富分化的情況下,還能夠保持社會的相對穩(wěn)定一直是一個世界奇跡,然而,僅僅通過中產階級和底層群體的研究無法解釋這種奇跡,只有通過對低產階級的生活方式、社會心態(tài)的研究才能夠給出具有說服力的解釋,也只有關注低產階級的社會需求、政治需求和消費需求,才能實現(xiàn)社會的進一步穩(wěn)定發(fā)展。

        猜你喜歡
        低產中產階級階級
        低產棗園如何改造
        誰最早提出了“中產階級”?
        階級話語與翻譯:以英譯《暴風驟雨》為例(1949~1966)
        翻譯界(2018年2期)2018-03-05 07:55:26
        成齡低產梨園改造豐產栽培技術
        誰最早提出了“中產階級”
        “偏離”與“回歸”:京郊土改中的路徑依賴與階級劃分(1949—1950)
        近代史學刊(2017年1期)2017-08-16 06:06:03
        誰最早提出了“中產階級”
        文史博覽(2017年10期)2017-01-28 22:11:30
        在美國哪些州生活成本最低
        海外星云(2016年16期)2016-09-01 22:00:24
        低產“金絲4號”小棗密植園的改造
        低產低效井排水采氣工藝技術研究
        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丝袜足| 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高清| 又粗又黄又猛又爽大片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极品|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亚洲| 日本无码欧美一区精品久久|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日韩视频二区在线|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臀|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二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女同在线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在线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在线观看视频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日韩国产自拍精品在线| 青青草手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综合| 色噜噜色哟哟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夜夜春夜夜爽试看视频 | 国产91 对白在线播放九色|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国产女精品视频网站免费| av一区二区不卡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中文人妻av久久人妻18|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人妖| 国模91九色精品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