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吉
新時期小學英語教育應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tǒng)一的原則,構建開放、有序的英語課程。依據其任務和學生需求,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教學目標,努力改革課程的內容、結構和實施機制,力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英語應用、探究與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fā)展。但如果把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機械地搬到課堂上也是不可取的,有三維目標意識是好的,但機械對應、逐條落實就不恰當了,互相割裂更不可取。對三維目標的理解應是三維一體,突出過程。
一、從教材整體出發(fā)確立教學目標。避免教學目標的淡化
確立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既要從本課特點出發(fā),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課文上,要樹立英語的整體教學觀念。從整體出發(fā),把眼光放在一單元、一冊書、一個學年、一個學段乃至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上來考慮,使其上下關聯,互為照應,分解合理,體現出學科的序列性。這樣,就不會為教一課而教一課,以致脫離教材,失去“英語味”。
如涉及具體單元或某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不能過于籠統(tǒng)、淡化,如以下的教學目標設計就存有此缺點:
一、知識目標:
1.掌握相關單詞,要做到聽、說、讀、寫四會。
2.掌握基本句型并能進行替換練習。
二、能力目標:
1.對學生進行初步的讀寫訓練。
2.能利用所學知識,根據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進行對話表演。
對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要清晰、具體、明確,注重前后聯系,體現目標的三維性。以牛津小學英語5A《Unit 6 Doing housework》Pan A為例,教學目標可設計如下:
一、認知目標:
1,能正確地聽、說、讀、寫morning,home,help,maths,聽、說、讀d0 housework,sweep the floor,clean the windows,help...with...,并且能夠運用詞語造句;
2.在特殊疑問句的基礎上,學習現在進行時的特殊疑問句What are you/they do-ing?What is she/he doing?及其答句Im/Were/Theyre...She/He is...:
3.能正確朗讀本單元課文,根據對話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并表演。
二、技能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在情景中運用現在進行時句型進行交際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電話和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與文化目標:
1.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務勞動和關心家人的思想與情感。
2.了解打英語電話的習慣與常用語,為學習5B《Unit 2 A telephone call》奠定基礎。
這樣從教材整體出發(fā),在觀照課程目標、階段目標和單元目標的前提下,設計每課時的教學目標就不會出現表面上熱熱鬧鬧作秀,深究目標實質卻不甚明了的課了。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確立教學目標,避免教學目標設計的偏執(zhí)性
課標倡導“以人為本”的精神,關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因此,根據學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發(fā)展需要來設計教學目標的理念是符合新課程精神的。某些教學目標的設計出現偏執(zhí),其主要原因是對學生的實際需求不了解。因此,要走出偏執(zhí)的誤區(q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設計教學目標。
教例以人為本的英語教學片段
上課鈴剛響,有位家長托人送來一個大蛋糕并請求作為班主任的英語老師為劉兵過生日,以表達遠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此時教師決定改變預設的教學目標,確立新的教學目標,即創(chuàng)設生日party情景,學習與生日相關的詞語、句型,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的思想情操。
師:Boys and girls,today is Bingbings birthday, Would you please sing the song"Happy Birthday"to him?
師:Look,boys and girls,I made a birthday card for Bingbing,How about you?Take out your paper and make a birthday card for him,
教師提醒大家畫自己喜歡的內容。并用英語互相介紹。又指導學生寫下英語祝賀語并簽上自己的英文名。接著,同學們開始贈送生日賀卡,教室里洋溢著熱情的祝福語,如"Happybirthdayt0you","Here is a presentfor you","Best wishesto you"等。
接著,教師利用Party上用過的物品開展教學,單詞有cake,card,present,candle,plate,fork,句型有"Whens your biahday?""What would you like"a birthday present?"等。
本教例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值得借鑒:
第一,“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發(fā)展需要來設計教學目標的理念符合英語課標精神,是英語課標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發(fā)展的具體體現。
第二,注重聯系教材前后內容,有效地將生日這一話題融入本課真實的情景中學習,并有所拓展,活用教材,體現了教學目標實施中的具體過程與方法。
第三,教無定法,因材施教,目標設計具有人情味,避免了預設目標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執(zhí)性。
三、從學生認知差異出發(fā)設計教學目標,避免教學目標實施缺位
新課標提倡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但是,很多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并沒有想到要分層落實,而是使用一把尺子來衡量全體學生。教師設計目標時必須認真進行目標的分解,提出整體目標的層次要求,實施分步分批達標。另一方面,學生間存在著個性差異,要求他們在同一時間就同一內容達成同一目標是不科學的。因此,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應準確把握學生課前目標的達成度,而后分層提出要求,逐層提升,以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上體現分層教學原則:
A層:切實掌握所學單詞、詞組及各語法項目,流利地背誦并表演所學的課文,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B層:掌握所學單詞、詞組及語法項目,能模仿課文進行對話,背誦重點內容。C層:基本掌握所學的四會詞語、句型,能理解并朗讀課文。
在具體的語言操練中,要求A層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自編對話并進行表演:B層學生背誦教師規(guī)定的課文。能用書上所提供的詞語做替換練習并進行對話;C層學生會讀和理解課文,能機械模仿交流、表演。
另外在預習、表演、作業(yè)、拓展等方面都應體現分層教學觀念。
四、從預設到生成靈活設計教學目標。體現教學目標實施的靈動性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教學目標大致是預設的,而且教學目標大多是教師按照教學參考書制定的。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執(zhí)行教科書目標,學生執(zhí)行教師的目標。自從新課改實施以來,許多人對此提出了反思,認為課堂教學目標不應是預設的,而應是自動生成的。但如果完全靠課堂自動生成,那就勢必會導致教學的隨意性。因此,只有將預設和生成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才是最佳選擇。
落實課程目標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只有將課程目標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目標,師生通過教學目標的達成才能最終實現課程目標。因此,教學目標確定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著整個課程目標的實現。相信小學英語教學會不斷走出教學目標在設計與實施中的迷茫,走得更加平穩(wěn)而深遠。